第42節

-

宋江的來信裏說了三件事。

第一,通告自己已經正式在梁山入夥,蒙山寨之主晁蓋厚愛,眼下坐第二把交椅。

第二,梁山兵馬正在攻打青州,請各路江湖好漢積極配合。願意歸附梁山的,可以拿出人手、兵器、糧草,供應到青州城外,城破之後論功行賞;保持中立的,請繼續安居樂業,不要胡亂傳播謠言;若是有人要與梁山作對,那麽不好意思,宋江不能讓手下的兄弟們受委屈。

上麵兩條都是照抄的套話,大約是寫給左近所有黑道朋友的,一副江湖老大的賢者口吻。

而第三條,換了個字體,是專門寫給張青的:聞知武鬆武二郎在你處平安落腳,我心甚慰。江與二郎數年不見,十分思念,亟盼相聚,且知二郎身負血海深仇,官府指名通緝,江山之大,難有容身之處,請赴山寨共聚大義,江必會竭力佐助,幫二郎完成心願。

張青和孫二孃,四隻眼睛把那封信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絕望了:“冇邀請我們。”

武鬆則整個人都明亮了,讓張青小弟篩了碗酒,抿了一口,才大笑道:“好,好!宋大哥果然乾出了一番大事業!不枉我當年識了他!”見張青還是一副苦瓜臉,把他拉起來,用力拍拍他後背,笑道:“休要擔憂,到時我來給你們引薦,你們要上山,宋大哥不至於駁了我的麵子!”

一眾小弟齊聲起鬨喝彩,用馬屁聲把武鬆淹冇了。

武鬆平日裏冷靜得讓人不可思議,這時候,頭一次,卻是開心得幾乎忘形。潘小園在一旁看著,心裏不由得升起一絲陰暗的念頭。

算起來,他們平安到達張青夫婦的酒家,也不過不到一天的工夫。宋江知道。

陽穀縣武大郎的那件冤案,連陽穀縣本地的百姓都霧裏看花,說不清楚。宋江知道。

以及陽穀縣都頭武鬆被懸賞通緝的卷宗,此時恐怕還冇送到二百裏外的東平府。宋江知道。

這位宋江,手底下的眼線還真多。

環顧廳堂,張青手下的阿貓阿狗阿大阿二都在笑哄哄的賀喜。張青說,他們全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心腹兄弟。

嗬嗬。

水泊梁山顯然在急劇的擴張之中。不到半天,二龍山、桃花山又陸續來了通知,說山寨頭領已經帶領所有人馬加盟梁山,目前正在宋江宋公明的大營之中。原先的收信地址棄用,若要聯絡,可直接送信至山東濟州梁山泊開酒店的朱貴處,請他代為轉交。

再過兩天,江湖上傳來訊息,盤踞當地多年的清風山、白虎山,居然一把火燒了山寨,也去投梁山入夥了。

武鬆寫了封推薦信,引薦張青和孫二孃,將他們的江湖手段吹捧了一番,說必然會在梁山發揮作用。張青寶貝似的收了起來。

宋江號召大家貢獻兵器糧草。張青和孫二孃打開自家的珍藏,看看那堆曆年來從官兵手裏繳獲來的、生鏽的高精兵器,頗有點自慚形穢,最後決定,蒸一車饅頭做一車燒雞,給人家梁山好漢送過去,算是個見麵禮。

孫二孃對自己的手藝頗有自知之明。這事由孫雪娥全權負責。

潘小園負責幫他們清理開店以來的積年賬目。滿滿的十幾本黑賬,記錄著一代黑道夫妻店的發家史。潘小園看了大半天,覺得勝讀十年書。

忍不住拿起筆算算,孫二孃她們這十幾年,到底昧了多少不義之財,又有多少,是進了當地巡捕官兵的口袋裏的。

正當她沉浸在數字裏時,冷不防頭頂上一個聲音:“這是什麽?”

潘小園不慌不忙地寫完手底下的幾個阿拉伯數字,答道:“是我們閨中女子用的簡筆字。”

宋代文化發達,尋常小老百姓多少有點讀寫能力,也早就開始在非正式場合使用各種版本的簡體字,有些甚至比現代簡體字還要省事。對於數字,更是發明瞭譬如蘇州碼子之類的超簡速記寫法。相比之下,阿拉伯數字居然顯得不是那麽突兀。

況且她已經看出來了,武鬆這等江湖人物,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與陽穀縣那一乾成天八卦的芸芸眾生,簡直是雲泥之別。畢竟,他的世界,是充斥著各種傳說秘籍和秘密的世界。他要是拘泥於那一點點腐朽古板的祖宗智慧,那他也不可能平平安安的在江湖上混到今天。

武鬆果然冇有疑心,還好奇地多看了兩眼。果然是行行出狀元,這世上他不懂的東西還很多。

所以這就是她此前生意興隆的原因……之一?

他又問:“你看那麽認真做什麽?”

潘小園放下筆,認認真真地反問:“你真的要上梁山?”

雖然知道這是他既定的命運,但心中還是莫名有點悵然。

梁山最後……終究要覆滅的,不是嗎?

那些將要和他稱兄道弟的江湖好漢們,終究要有一大半,死於非命的吧?

就連他的宋大哥,也終於會在他那虛幻的夢想中,被人下毒害死!

還有他……潘小園不太敢想那個結局,但說不上為什麽,她固執認為,那應該已經不會發生了。但這並不能讓她多鬆口氣,反而更有些無中生有的心虛。

雖然眼下的劇情和她所知,已經稍有不同,但潘小園不覺得,自己這隻蝴蝶扇扇翅膀,能在這個世界引起哪怕一點點微風。

畢竟,宋江那邊,是完全按照既定劇本走的。該做的他都做了,該打的地方打了,該招的人,也一個個來到了他身邊——包括武鬆。

抬頭一看,武鬆卻是讓人意外的猶豫著。

他記得宋大哥曾經諄諄告誡,讓他走白道,博萬裏前程,青史留名,也不枉為人一世。莫要再讓黑道上的魑魅魍魎拖下水,永世不得翻身。

他記得分別時,宋大哥半開玩笑地跟他說,等異日朝廷大赦,兩人所犯罪行均得赦免,再行相見之時,或為同僚,定要一起乾一番事業。

他記得宋江說過,萬事均在一個“忍”字。當初武大冤死,倘若宋江在彼,定會勸他莫要衝動,忍一時之氣,留得有用之身,他日將仇人一一清算——可他卻選擇了遵從內心的聲音,直接上了刀子。從那時起,他就不期望再見到宋江了。

可現在,宋大哥自己成了北方黑道二把手!

當然知道他是被逼的。宋江上梁山之前的種種遭遇與無奈,在孟州道諸多小嘍囉口裏,已經演繹出了無數傳奇的版本,彷彿那是天命所定,是有個冥冥中的愛管閒事的神,在後麵推著他走。宋江禁止黑道傳遞關於梁山兵馬的謠言,可是關於他的這些流言,卻傳得格外快和遠。

當然他也知道,就算梁山是黑道,山東河北的大部分州府官兵,也不見得便有多白。就算梁山上藏汙納垢,未必冇有小人,但白道社會裏,難道不是彼此彼此?宋江所謂的“替天行道”並非空穴來風。梁山好漢們如何懲治貪官惡霸土豪的軼事,已經悄然在民間流傳開來。

武鬆罕見地神遊太虛了。直到潘小園叫了他好幾聲,才猛然醒過來。

“二哥,你全心全意相信那位宋大哥麽?”

這是潘小園所能說出的最大膽的話了。武鬆再怎麽跟她膈應過,好歹是她在這個世界裏認識時間最長的人之一。眼下是友非敵,她覺得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武鬆倚牆而立,不假思索地答:“當然。我欠他太多,冇有他,就冇有今日的武鬆。我若是不還他這份情,那才叫枉為人了。”

“義氣”兩個字或許太過虛幻,他認得,別人不一定買賬;於是他頓了頓,又找了個更現實的理由:“再說,我現在讓人懸賞捉拿,江南那邊也不會放過我。不去梁山,遲早要完,半個仇人都殺不掉。”

他倒是想得縝密。江湖凶險,本事再大也難做獨狼,他也必須考慮掛靠一個更大的“組織”。既然已經擺了明教一道,跟南方頭一號江湖勢力撕破了臉,那麽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投靠北方梁山,免得繼續被人惦記。

話說出口武鬆才發現,他居然跟這個“局外人”有板有眼地商量起這種事來了。或許她的這些問題,真的是一針見血?

於是他想了想,又道:“不過你說得對,一個人的建議畢竟會有紕漏。倘若……唉,倘若周老先生在,我還是會第一個去請教他老人家的。”

對於武鬆,宋江周侗同為人生導師,他一般的崇敬且信任。況且,武鬆不是神。這些日子以來,他大約也有許多迷茫和困惑,需要宋江這樣前輩級的人物來開解。

武鬆見她隻是點點頭,便恢複了事不關己的神色,忍不住提出了一句心中多時的困惑:“你就不好奇,那紙上到底寫的是什麽?”

潘小園眼也不抬,十分有自知之明地答:“我若問你,你會說嗎?”

武鬆一怔,看看她,輕輕一笑:“不會。”

潘小園內心連一絲漣漪都冇起,早就該看出來這人是多麽的賤德行。繼續埋頭清賬。紅圈圈標出一些關鍵資產和數目。

武鬆走開幾步,又回來,似乎有點不耐煩,“你還管這些東西做什麽?等咱們投奔梁山,這店、這賬,還不是一把火燒了。”

潘小園放下筆,心裏忽然有點過意不去,站起來,十分誠懇禮貌地告訴他:“那個,二哥,我冇答應和你們一起去梁山。”

武鬆明顯錯愕了一下。大家不是明擺著達成共識了嗎?連孫雪娥都叫喚著姐姐去哪兒我去哪兒,這人又整什麽幺蛾子?

他心裏焦躁,表麵上不顯山不露水,淡淡道:“去梁山對你最安全。他們有安置家眷的去處——先聽我說,知道你不願意當家眷,我隻要說句話,照樣能給你安頓好。你別忘了,你現在身份還是罪婦,你難道想讓官府捉住,再賣一次?”

潘小園一怔,“罪……婦?”

頭腦中理了理往事,這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心裏頭咯噔一沉。武鬆是眾目睽睽之下把她“買”走的,可第一那是強買強賣,第二,武鬆轉頭自己就成了罪犯,那麽官賣的文契依律作廢,她“潘金蓮”依然是等待發賣的罪婦——隻不過變成了在逃的,罪加一等。

打虎英雄,你坑人的時候,良心上不煎熬嗎?

潘小園更加覺得,如果自己跟他往梁山賣身,那遲早是要被他坑死的節奏。

她決心徹底跟此人劃清界限。抿出一個理解的微笑,捂緊那賬本,說:“孫二孃已經答應啦,等她去梁山,這店麵留給我,隨意改造經營。有這些產業在,我總不至於餓死了。至於官府那邊……”她想想,“孫二孃怎麽對付,我就怎麽對付。”

武鬆無語凝噎,換了別人,他可能還會婉言提醒一下,說你段數略有不足,想跟孫二孃這種老江湖學,是不是需要再考慮考慮。但聽著她大言不慚的語氣,連嘲諷都懶得嘲了。

“你一個光桿將軍,怎麽改造,怎麽經營?怎麽招幫工?怎麽保證旁人不會打你主意?”

“我自會解決。”

“隨你!但是你別忘了,梁山這一役,有宋大哥在,青州如同探囊取物。左近山寨儘皆投靠,此後這裏的大小黑道遲早都要奉梁山為主。你還想做局外人獨善其身,最好提前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他甩下這句話,就出門而去,幫著孫二孃他們收拾東西去了,留她一個人在賬房裏掂量。

潘小園不是不心虛,但船到橋頭自然直,她實在想不到自己在梁山上能有什麽用武之地。等過幾年梁山被招安,山上的貓貓狗狗小嘍囉,還不大多是被遣散的份兒?不如自己先提前給自己尋找一份出路。

腦子裏還在打算盤,武鬆自己又踅回來了,神情裏帶著那麽一絲不情不願的鍥而不捨。

“嫂嫂,你是直性人,女中豪傑,武二一萬個佩服。可是……”他咬咬牙,放低了聲音,“我大哥是將你托付我的……”

潘小園直接嗆回去:“好好,那你將我從縣衙救出來,護著我冇遭包道乙他們毒手,全須全尾的送來這兒,還有……”想細細數數武鬆對自己的恩惠,數來數去發現寥寥無幾,“嗯,還有許多別的事,你已是仁至義儘,照顧也照顧過了,答應的事都算辦完了,奴家十分領情,不敢再勞煩更多。”至於還有什麽生孩子的事兒,他冇提,就當他忘了。

武鬆覺得自己簡直是對牛彈琴,孫雪娥這時候也比她講理,“不說別的,要是你一意孤行,惹上黑道,冇兩天讓人砍了腦袋,你讓我怎麽跟我大哥交代!”

潘小園啪的把筆放下,揚起臉,跟他針鋒相對,冷冷道:“你怎麽交代是你的事,我管不著!”

每次提起這事,她心裏就跟用沾了胡椒麪的大碾子碾過了一般。誰讓你答應了?雖說是死者為大,你哥倆商量事兒的時候,問過我一句嗎?

明知道他說的極有可能成為事實,可就像賭一口氣似的,心裏頭的胡椒麪湧到鼻子裏,用力抽兩抽,重複自己的立場:“就算我真讓人砍了腦袋,回頭到那陰曹地府,我自己跟你大哥解釋,都是我自己作死,和他兄弟無關!”

話說僵到這份上,如果對麵是個同樣的江湖好漢,武鬆多半該直接上拳頭了。可她偏偏是個不會使刀的,天生占據了道德製高點,武鬆就像是高手被封了穴,一肚子火氣發不出,反噬自身,五臟六腑都燒出一腔子濃煙。

周圍的氣場冷得可怕。潘小園擺出一副不畏強暴的麵孔,堅決不能先軟,不依不饒的跟他較量眼神,直視他烏黑的眼。目光在殺人,心裏在發抖。

而武鬆也毫不客氣地瞪她。眼中開始是逼人的怒氣,到得後來,卻多了一點點難以捉摸的黑色的情緒,慢慢的移開了目光。

氣氛忽然變得……有些微妙。

第58章

9.10

不知過了多久,賬房門簾子一掀,悄悄探進來一張臉。

“喂,六妹子,武兄弟,談完事兒冇有,我進來下,啊。”

孫二孃一邊說,一邊旁若無人地走了進來,一邊心裏頭唸叨。現在的年輕人啊,一言不合就吵架,也不知是為了什麽雞毛蒜皮。要不是那武二郎的江湖名氣擺在這兒,她還真想訓上他兩句,論名分是長嫂如母,論年紀是小妹子,就不知道讓著人一點兒嗎?

武鬆悻悻然收了氣場,朝潘小園丟下一個“隨便你”的眼神,轉身也要走,眼光卻定在孫二孃手中的小紙包上了。

“做什麽?”

孫二孃微微一笑,不以為然地輕聲說:“外麵來了個雛兒,咱們收攤之前,最後再乾他一票。”斜睨了武鬆一眼,又笑著補充道:“小財主的錢不知道都是哪兒來的,還大喇喇的露富,這次給個教訓,也免得人家以後行走江湖栽大跟頭。”

這是告訴武鬆,第一,“雛兒”很可能是個為富不仁的角色;第二,她不會壞人性命;第三,你別管。

武鬆歎口氣,點點頭,掀簾子出去了。

潘小園朝武鬆瞪了一眼,合上賬本,也出了賬房,把空間留給孫二孃。

外麵的店麵已經恢覆成了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酒家模樣。掌櫃的笑臉迎客,店小二殷勤招呼,風流嫵媚的老闆娘剛從賬房裏忙出來,親手給客人抹桌子。

潘小園坐在一副最遠的座頭裝路人甲,手裏還不忘捧著一本帳在看。這店麵明天就轉讓給自己,現在她心裏麵已經覺著自己是半個老闆娘,還是要趕緊趁早熟悉一下。

而堂屋正中的座頭上,此時坐了一老一少。老的約莫四五十歲,家仆打扮,一把花白的頭髮勉強梳成個髻,正顫巍巍從行李裏取出雙麻鞋,服侍著那少年換了,一麵心疼地嘮叨:“小公子啊,你說你非要挑這擔行李做甚?老八我又不是走不動道兒,等回了家,叫我哪有臉麵去見官人呢?”

那少年一身新做的短打,一麵低頭換鞋,一麵笑道:“八叔就你話多。我還不比你身強力壯?這叫打熬筋骨!得了,明兒你替我挑一個時辰,成了吧?我爹都說了,你是來陪我長見識的,又不是腳伕——喂,小二,先打兩角酒,菜撿好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