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佰叁拾貳回 召集天下(1)

-

第436章日軍成了甕中之鱉

戰士們很多都拔了手榴彈的導火線,但鬼子已經衝到跟前了。

一部分戰士冒險將手榴彈扔到十米開外。希望手榴彈爆炸時先炸到鬼子。

“轟轟轟……”

一部分戰士在拉了導火線之後,被鬼子開槍打成重傷,還冇有來得及將手榴彈扔出去,就在原地爆炸了!

這樣,在一營陣地前後出現了一陣陣爆炸聲。

三連的戰士們就這樣絕大部分殉國。

這時,六連的戰士衝了上來。

劉辛結在二營訓練衝鋒時,都是機槍手、衝鋒槍手頂在最前麵。

不等爆炸的硝煙散儘,一陣彈雨朝鬼子掃了過去。這樣,鬼子被打了一個昏頭轉向。在一陣手榴彈爆炸的硝煙中,鬼子看不清衝過來的鍋軍,就算是看得清,單發步槍的威力也差了很多。

鬼子被打倒了一片。

緊接著,六連跟鬼子博殺在了一起。

六連是生力軍,短兵相接的火力又生猛,跟鬼子拚殺占儘了上風!

一箇中隊的鬼子很快就被消滅。

不過,六連也損失了一半。論單兵素質,鍋軍還是差了一截。

“轟轟轟……轟轟轟……”

在一營陣地上的鬼子還冇有死絕之際,喪心病狂的石川朋就命令炮兵開始炮擊。

一營陣地上的戰壕幾乎全部被毀,留下的隻有部分炮彈坑。戰士們隻好躲在炮彈坑內。在重炮的覆蓋下,哪裡還有什麼生存的機會?

鬼子第三輪衝鋒開始了。鬼子衝鋒的模式千篇一律,不過,這次鬼子發起衝鋒之後,炮兵開始炮擊四連的陣地。防止四連的鍋軍從側翼威脅衝鋒的蝗軍。

鬼子衝上一營陣地時,陣地上的六連隻剩下十來名戰士了。他們抵抗了一陣,被優勢兵力的鬼子全部殺害。

九連衝上陣地時,這次效果冇有六連幸運,陣地上冇有手榴彈爆炸的硝煙。雙方對等射擊。

好在九連的火力比較猛,雙方在陣地上下膠著在一起。

可是,一六九團已經冇有了預備隊。

譚鐘樹隻能拆東牆補西牆。迅速作出決定,將八連調了過來。

恰好鬼子在五十八師一七二團陣地上需要炮火支援。炮擊四連的鬼子炮兵轉移到白茅山陣地上。

九連在得到八連的支援下,四連也開始從側翼發動了攻擊。終於將這一批鬼子打退了下去。

石川朋看到一六九團打得太凶悍,他又將矛頭對準了五十八師。

五十八師得到了五十七師兩個補充營的補充,但戰鬥力明顯還是比五十七師差一把火候。

鬼子第一次衝鋒就將一七二團的預備隊打光了。

第二次衝鋒就占領了白茅山靠近公路這一側。

雙方開始在白茅山山脊上血拚。

好在這時,天色黑了下來。鬼子停止攻擊了。讓廖麒麟稍稍喘息了一口氣。

當晚,第三線陣地基本構築完成了。在炮火掩護下,五十八師、五十七師順利地撤了下去。

一六九團、一七零團、一七一團分彆據守石拱橋、下坡橋和徐樓村。

這一道防線是據河防守。這條河叫淋溪。淋溪的河水比較豐沛,這段時間正好是南方的雨季。淋溪的寬度比泗溪窄,但水深大部分達到一米五到兩米,徒涉很困難。

在五十七師據守的這一段淋溪上有三座橋。分彆是石拱橋、下坡橋和徐樓橋。

一六九團據守的石拱橋很窄,也很小,長度不到二十米,寬度不到四米。至今仍然保留著,作為上高縣抗日愛國教育基地。當然,主要事蹟就是在上高會戰中一六九團在這裡打擊敵人的故事。

--

在北路,日軍第三十三師團撤回去之後,第七十軍、七十二軍就抽了出來。

羅擢英立刻命令兩個軍各帶一個主力師南下,合圍日軍第三十四師團。

第四十九軍在擊敗了第二十旅團一個大隊之後,渡過錦江,從三十四師團背後壓了過來。

因為五十七師、五十八師在高安東北阻擊了三十四師團三天時間。外圍各部逼近了三十四師團的主力。將鬼子壓縮到南北寬十裡、東西長三十裡的地帶。

這樣,東有四十九軍;南有五十一師;西有五十七師、五十八師;北有七十軍、七十二軍各一個師。等於三十四師團被四個軍團團圍在了上高到高安之間一個狹小的地區。

大賀茂一方麵繼續向前突擊,指望一舉擊潰七十四軍,然後在回頭掃蕩其他**部隊。

這樣,三十四師團開始瘋狂地向西攻擊。

大賀茂選擇了五十八師駐守的聶家村和五十七師一七零團駐守的下坡橋。

如此同時,五十一師開始發力猛攻。由於第二十旅團冇有得到重炮的支援,而五十一師重炮發揮出色。這樣,雙方在南線展開了血腥搏殺。

日軍為了挽回敗局,竟然釋放毒氣彈。但仍然被五十一師擊退。最後,第二十旅團被迫撤到錦江以北。

在下坡橋,鬼子用重炮猛轟下坡橋西側。將一七零團的陣地大部分炸燬。人員死傷慘重。

日軍一個衝鋒就奪取了下坡橋。

因為這是整個會戰計劃內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圍殲三十四師團的關鍵。王耀吾和羅擢英都嚴令五十七師必須守住。

師長於成萬親自趕到一七零團坐鎮反擊。雙方在下坡橋頭激戰一晝夜。終於奪回了下坡橋西頭。

在聶家村,鬼子二一七聯隊一大隊幾乎是傾巢而出跟五十八師血拚。但鬼子後勤供應出了問題,加上強弩之末,雖然鍋軍也打不動了,但鬼子對後勤的依賴更加嚴重,他們真的打不動了。

大賀茂原計劃擊潰正麵之敵再回頭收拾其他方麵的鍋軍,哪知道,正麵根本無法突破,他就變成了一個甕中之鱉!

這時,大賀茂也不顧臉麵了,連忙向第十一軍司令官圓部和一郎求救。

圓部和一郎本來就冇有怎麼關注這一場戰役。在接到大賀茂的求援電之後,一看地圖才發覺三十四師團已經成了甕中之鱉。他立刻派參謀長和幾名高級參謀坐飛機趕到南昌,實施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