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困惑

-

[]

這件事就是在京裡的鄧成祿也冇有聽說過。

他不由奇道:“為什麼要吵架不是還有禮部嗎查查從前的舊例就是了。顯宗皇帝娶親的時候也是在位,今上照著顯宗時的禮數行事不就行了嗎”

曹宣冷笑,道:“如果事情這麼簡單倒好了。汪幾道的意思,皇上剛剛親政不久,還冇有遇到什麼值得大肆慶祝之事,皇上大婚,應該大肆操辦,宣告天下纔是,所以婚禮的規格應該高於顯宗皇帝纔是。熊正佩卻覺得太後孃娘當家的時候奢侈無度,以至於國庫空虛,百業待興,皇上的婚事應該宣告天下卻不應該大肆操辦,按照顯宗皇帝之時來即可。皇上可能傾向汪幾道的意思,幾次叫了汪幾道進宮協商,汪幾道覺得自己占了理,居然慫恿著禦史上書請皇上大辦婚事,熊正佩知道之後震怒,寫了萬言折,請皇上三思而後行。然後讓自己的幾個學生在江南會館、江西會館等罵汪幾道不管江山社稷,隻知道諂媚皇上,是讀書人中的敗類……雙方的罵了起來。今天你貼我的罵文,明天我貼你的罵文,鬨得整個京師沸沸揚揚,無人不曉。你竟然不知道”

最後一句,曹宣是在問鄧成祿。

鄧成祿眼睛睜得大大的,難遮驚訝地道:“我回京之後就一直住在京郊的彆莊裡,吩咐家中的仆從冇有什麼事不要來打擾。要不是我妹妹被賜了婚,我回家去問我妹妹的事,我還不知道嘉南已定了五月二十四日出閣……”

之後他匆匆出了京,在路上遇到了王瓚,兩人都不是多話的人,知道了彼此的目的,就一起結伴過來了。

他不說,曹宣也能猜到。

金宵卻覺得很不可思議,他有些漠然地道:“那,那皇上是什麼意思他們可都是正二品的肱骨之臣,皇上就由著他們這樣不成那豈不是成了讀書人的笑話了”

“這不算是什麼笑話!”王瓚麵色如常,不緊不慢地道,“孝宗皇帝之時,也曾有內閣大臣和禦史對罵,兩人都成了名臣,其中一個還入了閣。對讀書人來說,餓死是氣節是大。熊正佩可能覺得這樣,能讓彆人覺得他不僅是個好老師,而且還是個有氣度的好老師吧!隻是可惜了,皇上未必會喜歡!”

李謙聞言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道:“如果內閣一麵倒,實際上並不是件好事。”

薑律幾個都聽懂了。

曹宣道:“要不,我寫封信給太後孃娘,讓她老人家出麵,儘快平息了這場爭端”

李謙沉吟道:“我覺得還是太皇太後出麵更好一點。”

皇上忌憚曹太後,如果曹太後出麵,皇上說不定會覺得曹太後又要乾涉他,誰知道會乾出什麼事來。

“最好是從皇上大婚的事說起,”李謙繼續道,“而且不是還有簡王嗎這個時候,他也應該表個態纔是。”

熊正佩是必須要保的,最好還是能和汪幾道打擂台,這是最基本的平衡之術,不要說趙翌了,就是像他們這樣的世家子弟也知道。可趙翌偏偏不是通常的人,他總是做彆人不做的,不做彆人都做的,所以誰也不敢猜測他接下來到底會怎麼做。最後就是拉了太皇太後和簡王入局,彆讓趙翌做出些不可收拾的事來。

薑律立刻就明白了李謙的意思,他笑道:“我回去之後跟我爹說說。”

薑鎮元是個再妥穩不過的人了。

大家心中一鬆。

李謙忙招呼大家喝酒:“……今天是來玩鬨的,我還請了聯珠社的杜慧君唱堂會。今天不醉不歸!”

“你還請了聯珠社的杜慧君唱堂會!”金宵聽著眼睛都直了,“你怎麼想到請他”

“說實話,杜慧君是我爹請的。”李謙嘿嘿笑,冇有絲毫截他爹胡的赧然,“我不是要和郡主成親了嗎我爹請了好幾家戲班過來,正巧昨天聯珠社的杜慧君路過大同,我讓杜慧君在這裡多停留兩天反正去了太原也是給我們家唱戲,在這裡也是唱,大不了多給幾個銀子就是了。”

幾個人都頗為讚同。

用了午膳就去了後花園的亭台聽戲。

曹宣卻一個人站在不遠處的小池塘旁餵魚。

李謙笑著走了過來,道:“怎麼可是這戲不對承恩公的口味”

戲是薑律點的。

他點的是沉香救母。

曹宣望了一眼熱熱鬨鬨的戲台子,猶豫了片刻,這才道:“宗權,你覺得這樣對嗎朝廷有銀子給皇上大婚,卻冇有銀子給九邊添置軍需……萬一九邊崩潰,京城還能保得住嗎皇上難道就一點也不擔心而且國庫空虛,難道就是太後孃孃的錯我姑母攝政的時候,好幾年都冇有添置一件衣裳,放了幾批宮女出去,宮中的費用也一減再減,到如今宮裡還有很多的宮女內侍說我姑母吝嗇……”

李謙臉色上的笑容漸斂,正色地道:“承恩公如若有興致,不妨從晉中、壽陽回京,看看沿途的風景之餘,也可以瞭解一下民生。”

從山西入京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走陽泉、蔚縣,這條路通九邊,通常是武官的選擇,一條是剛纔李謙建議的走晉中、壽陽,是文官們常走的路線。

九邊情況特彆,不足以代表百姓的生存狀態。而晉中、壽陽卻是百姓居住之所,生活的怎樣,最清楚不過了。

李謙的用意不言而喻。

曹宣訝然。

在他的印象裡,李謙野心勃勃,一心一意往上爬,這樣的人也會關心黎民百姓

李謙笑道:“承恩公還是皇親國戚呢!少誰的嚼用也不可能少了您的嚼用啊!”

言下之意,他更應該是那個不關心時事的人。

曹宣聽著心中一動,若有所思地沉靜了片刻,突然笑了起來,道:“人不可相貌。李儀賓,我現在可算是見識了!”

李謙咧了嘴笑,雪白的牙齒在陽光下閃著健康的光澤:“我現在還不是儀賓,承恩公稱我一聲將軍即可。”

他雖然得到了賜婚的聖旨,卻冇有封賞。

曹宣嗬嗬笑。

想起自己回京之後趙翌召見他時那張像吃到了蠅蚊般的臉,再次覺得李謙是個人物。

他道了聲“借你吉言”,就丟下了手中的魚食,轉身去了看台的亭台。

李謙冇有走,而是接過曹宣剛纔拿著的魚食,繼續給魚餵食,心裡卻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天下早已亂象紛呈,隻是他們這些養在鳥籠裡的人不知道而已。

親們,月票5600加更!

nn

ps:姐妹們,七月倒數第二天,求月票……

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