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驚心動魄

-

“梁山七器出土以後,受到家們的青睞,也成了外國人垂涎的目標。◎頂點小說,在其後的時間裏,由於社會動盪,戰亂頻仍,這些國寶重器頻繁易主,命運多舛,如今已是天各一方。”不少人都非常感概。

關於它們的鑄造經過,曆史上冇有記載,大家無法追究。所幸的是,這些器物上鑄有字數不等的銘文,正是這些銘文,為揭開“梁山七器”的神秘來曆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這是商周時期,專門為大臣鑄造的青銅鼎呀!很特別。”有人說道。

其他的先不說,大保鼎是最明顯的例子。

大保鼎內壁上鑄有“大保鑄”三字銘文,線條清晰流暢。在我國古文字中,“大”和“太”字型一樣,因此,這件鼎也被稱作“太保鼎”。

“太保”是我國周朝一種官職的稱謂,擔任太保的人,既是周王的輔弼重臣,又是最高的執政長官,地位非常顯赫,與同是輔佐國王的太師、太傅並稱為“三公”。

由此,金石學家認定,這件鼎就是西周初年的重臣時任太保一職的召公鑄造的。

“七個鼎,基本上都是為了紀念、表彰做出重要貢獻的大臣而鑄造的。”有老研究解釋道。

“國寶呀!”

“梁山七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曆史研究價值,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上前鑒定的人,都特別留意了上麵的銘文,雖有所磨損,但看起來還是挺清晰的。

“誰認識這些銘文?”銘文是非常古老的文字,一般人還真解讀不了,得請教專門研究古文字的專家了。

青銅器銘文,又稱金文、鍾鼎文。它是遠古曆史最早、最完備、最有說服力的記述,是最具魅力的符號語言。比之同時期的甲骨文字,有著更多的有意味的創作特性,而且可以憑藉精湛的鑄造技術,使優秀的青銅器文字在相當程度上表現出筆意來。

商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很簡單,少則如圖像化的族徽,多也不過百十來字。西周的文字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飛躍,著名的《毛公鼎銘》、《虢季子白盤銘》、《大盂鼎銘》和《散氏盤銘》被稱為青銅器銘文中的“四大國寶”。

銘文在商周時期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書法藝術,為曆代研究書法的人們所重視。從史料學的角度來看,青銅器的銘文因為具有極其豐富而確鑿可信的史料價值,而顯得十分珍貴。古人往往將國家或宗族的大事銘刻其上,並且表現形式多樣化。

因此,隻要將這尊大鼎周身的銘文解讀出來,就能得知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些大事,在場的人都十分好奇。

“你們讓一讓,讓一讓,我來看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還拄著柺杖,在外邊喊道。

大家連忙讓出一個位置來,那老人帶上老花眼鏡,足足研究了十多分鍾,才將那為數不多的銘文解讀出來,大概的意思就是:佳九月既生霸辛酉,在燕,侯易憲貝、金。揚侯休、用作召伯父辛……

“這是憲鼎,上麵記載的應該是燕國建立的事情,憲是一個人名,在當時也是一個召公,很有實力的一個公卿大臣。”那老人跟大家說道。

這麽一來,這個鼎其實在那個時候,就是身份的證明,就好像後麵封建時代,那些大官的官印一樣。

而燕國作為一個公國,憲鼎就相當於國之玉璽一樣重要。

“拿出來拍賣,合適嗎?”楊帆有點擔心地對何探說道。

何探無奈地對楊帆解釋,正是因為這件重器非常要命,相當於燙手山芋,所以他才放出來的。不然,讓國家知道,搞不好不聲不響就被收走,那損失就大了。

現在拿出來拍賣,肯定會有人高價競爭下來,然後捐給國家。

讓他無償捐出去,絕對不可能的,怎麽也得賺一筆才行。隻要保證,寶物冇有被外國佬帶走,那就冇事。

“也對!”楊帆想了會,點頭道。

換成是他,要無償被人拿走,他也會難受。楊帆自認為是個有良心的人,但從不承認自己能大義到那個程度。

“好,既然大家冇有問題。那麽,現在開始拍賣,底價五百萬,每次加價不得少於十萬。”拍賣師見氣氛吵得差不多,馬上進入拍賣環節。

他話音剛落,一個大腹便便的人舉牌。

“六百萬,那位先生出六百萬,還有更高的嗎?好,這邊的小姐出六百五十萬。大家注意了,此寶雖然是梁山七器,但獨一無二,錯過就冇有了。”

一個成功的拍賣師,應該具備隨便開口都能達到添油加醋的效果。

六百八十萬

七百萬!

七百五十萬!

七百七十萬!

……

報價根本就停不下來,一個人剛喊完,下一個人就重新整理了。梁山七器的名頭太大,很多人都想出點錢,搏個名聲。他們當中,很多人都知道,這種重器,國家不會希望大傢俬藏的,捐給國家,是最好的選擇。

“一千萬!那位先生給出一千萬,各位,還有更高的嗎?”拍賣師在上麵吆喝著。

一千萬還冇保持五秒鍾,就被打破了。

楊帆望過去,發現一箇中年人,身穿西裝、帶著斯文的金邊眼鏡,乾脆站起來,報出了一千五百萬的天價。

很多人都是汗顏,還能愉快玩耍嗎?有你這樣報價的嗎?

“一千五百萬!難道梁山七器,就隻值這個數?”拍賣師顧視全場。

很快,也站起來一個胖子,看起來也是一個有錢人。

“兩千萬!還望何少成全。”

果然,冇有讓大家失望。

得!很多人直接放棄了競價的念頭。這樣的大鱷出手,他們根本冇有機會。

有人馬上認出這個胖子的身份,梁國土是一個房地產商,全國各地都有他的項目,鋪得很開,資產接近百億。

“梁總說笑了,這方大鼎本人也有大用,希望梁總割愛!”何少又加了五百萬,完全不把錢放在眼裏一樣。

接下來,都是他們兩個在死磕,周圍的人都是圍觀得心驚肉跳。

最後,讓何少四千五百萬拿下,創造了何探的拍賣行青銅器的拍賣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