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走出樹林

-

“它的產量如何?適合大規模生產嗎?”

產量也是李衛國擔心的,這款槍總體來說非常的不錯,要是產量能跟上就最好了。

“首長,這得看您打算用多少生產線了!”一旁的整個根據地兵工廠負責人的何東認真地說道。

“若是把根據地的所有生產捷克式以及馬克沁的生產線全部換成這款新式機槍,每個月能給我提供多少成品的機槍。”

李衛國思考了一會讓說道,他也得看看這款機槍產量能否滿足部隊的需求。

“首長,若是把根據地所有兵工廠的機槍生產線都換成這款機槍的話,每個月的機槍產量能達到800挺,若是等生產的熟練度上來後,這個數據應該還能增加!”

何東想了想,說了一個大概的數字,畢竟準確數字還得等真正投產後才能知道。

“你讓我想想啊!”李衛國也得算一下這個產量的,部隊得多久才能換成這種新式機槍。

現在的八路軍把輕機槍已經普及到班一級了,現在八路軍的一個旅正規編製是8000多人,配備有350來挺輕重機槍,差不是平均20幾個人裡麵有一挺機槍,這個比例若是跟國民黨最精銳的那幾個師,一個師一萬餘人600來挺輕重機槍,稍微差點。

但是比雜牌軍的活力倒是高了不少,這也得益於**自己的兵工廠產量逐漸上升的緣故。

每個月生產800挺,差不多每個月能換兩個旅的到三個旅的機槍,整個八路軍換下來估計得一年出頭的樣子,這倒是能接受。至於換下來的那些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還可以給根據的守衛部隊或者前方的遊擊隊使用。

特彆是那些遊擊隊,若是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對於日寇的破壞力也就更大了。

在李衛國想的時候,旁邊的何東,還有王浩這個研發的團隊都在等著李衛國的決斷,他們當然希望這個機槍能夠量產,那樣他們的努力也就冇有白費。

“先不急,畢竟是新武器,肯定得經過戰場檢驗,你們先在這個兵工廠生產一批出來,我想給一個旅換裝,讓他們去檢驗這款槍到底是否合適,以至於完全取代捷克式輕機槍以及馬克沁重機槍。

而且在檢驗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這款槍存在的不足之處,也可以及時改進!”

想了一下的李衛國還是決定先生產一批出來試試,畢竟涉及全軍換裝,由不得他隨便決定。

“好的首長!晚點我就去安排,先小批量生產這款機槍,先放到戰場去檢驗一下效能。那這款槍,首長你要不要給取個名字?畢竟是新式機槍,總的有個稱呼吧!”

聽李衛國這麼說,何東也知道該怎麼做了!

“名字的話,這得想想!今年是1937年,要不就叫做37式通用機槍,我也希望它是我軍第一款量產的通用機槍!還有我之前說過,我想要的機槍研製出來後,這個團隊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老何,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參與的人按照功勞不同,給製定一個相應的獎勵方案。”

想到之前自己說過的話,李衛國就把這件事交給了何東,讓他去搞定。畢竟作為領導不可能事必親躬,那樣下麵的人要著乾嘛。

“是!”

“衛國,聽說兵工廠那邊剛剛生產出一款新式機槍?你看了覺得怎麼樣?”

此時的李衛國帶著林標在老毛家裡,這段時間他也比較忙,這邊剛從兵工廠回來,老毛就把他叫道對方家裡去了。

“稀奇事啊,主席對武器方麵怎麼突然這麼關心了?”李衛國跟老毛也是地位差不多的人,所以平時冇事也開開無傷大雅的玩笑。

“這不看你剛回來冇兩天,就跑去兵工廠,我才知道是出來了一款新式機槍。我也有點好奇,什麼機槍讓你這麼著急的趕過去?”

老毛主要的工作主要是負責黨內大的事情的決議,對於武器方麵他不怎麼瞭解,而且又不是帶兵之人,所以基本不關注這方麵的事。所以李衛國聽到對方詢問這個事,就有點驚訝。

“是一款通用機槍,是我們兵工廠仿造從德國進口的那幾挺德軍現役的一款通用機槍進行設計的。不過我隻同意先小批量的生產,畢竟這是一款新槍,還冇有經曆過戰場的檢驗,等真的冇什麼大問題,這款槍倒是一款好槍,我的計劃是讓它全麵取代我軍的捷克式輕機槍以及馬克沁重機槍。”

見老毛都主動問及此事,李衛國便大概的解釋了一番。

“這件事衛國你就多費心了,隻要這款槍真的好,我會讓後勤那邊全力協助兵工廠的。”

老毛這種聰明人,不會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跟擅長的人深聊,那樣隻會給自己找不自在。

“那就有勞主席還為這種小事擔心!”李衛國笑著說道。

“衛國,其實這次找你來,是想談談南洋的事情。南洋的工作展開不易,那邊是英法的殖民地,民眾也大多是當地土著,這對我們控製那裡會產生不小的困難。所以我打算推薦一個人,讓他去協助林標、張國套他們的工作。”

老毛說道後麵,看了看李衛國旁邊的林標,淡淡的說道。

“(⊙o⊙)哦,主席是打算推薦誰去,那邊的工作主席也說了,一般人很難駕馭,不然我也不會把林標派過去了。”

李衛國這哪裡冇聽出老毛的意思,就是也想去南洋分一杯羹。這也很正常,以現在**的實力,的確有那條件去想境外的事情了。而且以老毛的眼光,他不會看不出來南洋縱隊的未來前景,國共在抗日結束後絕對還有一戰。

若是真的能在南洋拉出一支軍隊,到時候這支軍隊就可以直接威脅國民黨的西南大後方,可以作為一支奇兵的存在。而且他也相信李衛國的眼光,不然對方也不會把自己的愛將派到南洋去,所以老毛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先把自己的人放進去再說。

“康部長,過來跟李副主席(軍委副主席)、還有林司令打個招呼。”

“李副主席、林司令!”

隻見老毛從身後叫出一個40歲左右的、帶著眼鏡的男子,李衛國之前就看見這個人了,他隻是冇想到老毛派的人居然是他,有點小意外。

“原來是康部長,怎麼主席,你捨得讓他去南洋受苦去?”

原來來人是康生這個後世的一個大禍害,此時的他是**中央社會部部長,因為是留蘇的,以前也是王明的派係,一致擁護王明的錯誤主張。不過看樣子,這個傢夥應該是改換門庭了。

“衛國你這說的,作為我黨的優秀黨員,豈能因為艱苦就不去,若是怕苦就不用做黨員了。是不是康部長?”

“是主席,我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安排!”康生認真地說道。

“衛國,南洋縱隊我覺得不能讓張國套一個人把持黨務,他之前在鄂豫皖的所做作為,你也知道,所以我打算讓康生同誌去擔任南洋縱隊的政治保衛局局長。你看如何?”

老毛也不能說塞人就直接塞人,那樣特也無法服眾,所以他得經過李衛國的同意。

“主席,你也知道南洋縱隊接下來的工作。我隻希望康部長去了之後,彆把我們自己的同誌給禍害了,畢竟我們若是想控製南洋的革命武裝,隻能把他們本土民族意識覺醒的給清理掉,所以我希望康部長去了之後能知道分寸。”

對於康生這貨,李衛國也不是冇去瞭解過,以前學的王明那一套,冇事就肅反,最喜歡冤枉優秀同誌,排除異己。既然現在老毛打算讓他去,但李衛國也得給他打打預防針,免得後麵壞了中央的南洋大計。

“康部長,衛國同誌的意思也就是我的意思,去了南洋希望你能跟林司令、李副司令、張政委團結起來,一切以中央的大局為重,明白了嗎?”

老毛知道,李衛國一直不喜歡王明一派的人,也反感在黨內搞什麼肅反之類的行動,所以他也得給康生打打預防針,免得他不知道分寸。

“主席,副主席,你麼放心,我知道分寸,我會和幾位同誌好好合作的,保證不會壞了中央的大計。”

見兩位boss都這麼警告自己,康生即便心有不快,但也得忍著。隻見他站起來,認真地保證道,態度也十分誠懇。

“副總司令,難道真的讓康生去南洋縱隊?他以前可是擁護王明的,而且聽說他在蘇聯的留學生中搞‘鎮反肅托’,害了不少好黨員。”出了主席的家後,林標問著旁邊的李衛國。

“這件事已經定了!其實康生去就是一個雙刃劍,他本來就屬於那種劊子手,張國套也是一樣。

隻要他們把對付的目標放在當地的革命乾部身上就行,我相信他們處決那些當地的民族主義者,肯定不會心慈手軟。你的工作除了壯大我黨力量外,也得保護我們的同誌,彆讓這兩個劊子手給禍害了!明白了嗎?”

李衛國其實也看得挺開,一些小人用好了其實也有不少好處的,隻要不給機會讓他們禍害自己人就行。

“明白,我一定會保護好我們的同誌的!”

聽李衛國這麼說了,林標也知道該怎麼做了。林標不像李衛國其他的一些有能力的人,光說打仗這些八路軍的有不少將領都能打,但是若是在其中找一個能應付複雜的政治鬥爭的,恐怕也就林標最合適。

曆史上林標可是跟著老毛一起上的井岡山,也是老毛的鐵桿親信,但是在後麵老毛被博古等人迫害的時候,林標還是軍團長,也冇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而且他在建國前的幾十年裡,從一個黃埔四期畢業的小兵,做到了十大元帥裡排第三的人物,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論資曆,他在十大元帥裡估計是墊底那種,但是他就憑著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若是光有能力冇有政治手腕的人,是無法走到那個地步的。

接下來,林標等人在根據地冇有待多久,連年都冇有過,就開始啟程前往南洋了。

這一行人人還不少,總共加起來也有上百人,除了林標等帶了幾個自己的親信,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抗大畢業的優秀學生,這些人本來是打算畢業後直接去國內的八路軍、新四軍或者抗聯去任職的。

不過黨中央有其他安排,他們隻能服從,踏上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旅途。這些人當中有可能不少人都會埋骨東南亞這個異土,但是他們也無怨無悔。

而且可以預見,隨著南洋縱隊的實力逐漸變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抗大畢業生前往南洋,去那裡展開革命鬥爭。

在林標這些人走的當天,黨中央的重要領導都冇有去送他們,因為這件事他們不想鬨得人儘皆知,以免影響**的接下來的那些行動。

而國民黨方麵也隻是知道有一批人將要通過自己的轄區,前往東南亞,至於他們去那裡乾什麼,他們也不清楚。反正老蔣看見不是在自己的地盤,他也不會太過關注,典型的屬於那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

而在林標一行走後冇幾天,李衛國的苦日子也終於要結束了,因為他剛剛得到訊息,他的妻子周雯已經帶著自己的嶽父一家到了西安。作為女婿,他再怎麼也得親自去迎接,方顯誠意,而隨著他一起去西安的,還有三個小傢夥,他們也將會去見見他們一些素未謀麵的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