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鳥儘弓藏,兔死狗烹50

-

孩子們哪裡懂胡清雅是在忽悠他們,一個個奉若真理,聽的無比認真。

吃飽喝足,他們又開始繼續找其他的果子。

胡清雅這次走在前麵,冇走多遠就聽到前邊有翅膀撲騰的聲音。

她往後比了個噤聲的食指,腳步輕輕的往前走了幾步。然後飛速的扔了個尖銳的石子過去。

撲棱的聲音戛然而止。

虎子大氣都不敢出,走過來指了指草叢。

胡清雅點頭。

他這才招呼著小夥伴過去看。

一會兒,不光抱回來一隻野雞,還拿回了六個野雞蛋。

“嬸嬸,這隻野雞正在抱窩。”虎子有些可惜。

他們家的母雞抱窩的時候,他奶奶都讓他躲著些。然後不久就會有小雞破殼了。

“這麼說這還是受精蛋。”胡清雅想了想交給虎子一個艱钜的任務“虎子,你回去問問你奶奶,這些雞蛋能不能孵小雞。”

虎子這會兒又不想要小雞仔了,他想吃烤雞蛋。

“嬸嬸,不能吃掉嗎?”

胡清雅搖頭“這些雞蛋不知道孵了多久了,裡麵可能有已經成型的小雞了哦!你要是不怕咱們就烤了吃。”

話說五香毛雞蛋還挺好吃的。

虎子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還是不要了。”

“你們呢?”胡清雅又看向其他人。

他們也不想吃毛茸茸的小雞。

胡清雅語氣遺憾道“烤小雞還是很好吃的哦,你們確定不吃麼?”

可能是她的語氣有些恐怖,也可能是她的眼神太過有壓迫感,孩子們齊齊後退一步。

“好吧,那就交給虎子,讓他帶回家去。要是孵出小野雞來,以後就有源源不斷的野雞可以吃了。”胡清雅說的不太走心。

孩子們卻都記在了心裡。比起一次把蛋吃掉,還是源源不斷的野雞更有吸引力。

胡清雅又帶著他們走了幾個地方,發現了刺泡、蛇泡,還有沙蓮子。

胡清雅抬頭看看天,今天又是冇有收穫的一天。

“今天就到這裡了,我們早點回去吧。”

走了不短的路,收穫也不錯。孩子們都聽話的跟著往回走。

走到柿子樹附近,他們把之前放在樹叢中的兩個揹簍找了出來。

胡清雅把自己裝了冇多少的揹簍遞出去,把兩個滿簍子提起來“這個太滿了,我提,你們提著我的就行了。”

胡清雅口裡的滿是對於他們這種5-8歲的孩子來說的。對於她來說加起來也就三十多斤,雖然有些重,但也不是提不動。

等從後山走出來,天也將黑未黑了。

胡清雅要了半熟的柿子,答應給他們做柿餅。熟透的柿子和她揹簍裡的麻藤包(孩子們叫它牛哈卵)就給他們分掉了。

孩子們又往她的揹簍裡放了許多的金鉤子(拐棗)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去。

湯圓原以為今天還能做糖葫蘆,誰知道胡清雅隻是帶了些不能吃的柿子和為數不多的拐棗。還有空了的稻草靶子和一筐各種各樣的野果子。

“今天不做糖葫蘆了嗎?”湯圓有些惋惜。可惜了昨天的糖,還剩了那麼多呢。

“你想做就做吧。把果子都清洗乾淨,明兒去地頭擺攤去。”胡清雅玩笑道。

湯圓卻對胡清雅口裡的擺攤很感興趣。纏著她說到底怎麼回事。聽胡清雅說完直呼主子吃了大虧了。

野果子是從山裡采的,根本就不值錢,冰糖卻是十分精貴的。

“這就是哄孩子們的玩意兒。糖吃多了容易蛀牙,再說我又冇短了你的糖吃。”不說飴糖和麥芽糖梨膏糖等,就是白糖冰糖和紅糖廚房裡都放了不少。

“這不一樣。”湯圓也說不上來哪裡不一樣,就是覺得主子不應該這麼做。

“主子這是跟村民拉近距離呢。你看主子多受孩子們的喜歡。你忘了下午有人往咱們院子門口送野果子了?”繡珍說著拿出幾個外表毛茸茸的褐色野果子來。

胡清雅定睛一看,這不就是她找了兩天的野生獼猴桃嗎?

造紙需要紙藥。

紙藥有好幾種。獼猴桃藤、槿葉、野葡萄、黃蜀葵根、榆皮、沙鬆根、仙人掌等或是莖,或是葉,或是根,經過浸濕、揉搓、捶搗等工序可以獲取到它們分泌的粘液。

這些粘液新增到紙漿當中,就可以懸浮紙漿,使紙張分佈均勻,便於之後的分張。(百度)

生石灰已經有辦法獲取了。紙藥她還冇有頭緒。原本她是打算用仙人掌的。隻是這會兒國內還冇有這種植物。

至於其他的都冇有野葡萄和獼猴桃藤容易獲取。

她這兩天不光冇發現野葡萄,也冇發現獼猴桃。她還以為山上冇有這兩種植物呢,這會兒看到野生獼猴桃不由得有些驚喜。

“繡珍,知道是哪個孩子送的嗎?”

繡珍搖頭“孫叔看見的時候已經在院門外了。”

胡清雅也不遺憾。知道山上有這東西,她接下來隻需要用心尋找就行了。總歸是有希望的。

大丫回來,胡清雅跟她交代了一下接下來生產的事宜。讓她把她之前在後院生產的肥皂送去鎮上,就讓她回去了。

秋收的時候她也不是什麼都冇乾。跟大丫湯圓她們也做了不少出來,這會兒陸續皂化完成,已經可以分批出貨了。

大丫明兒要早起開門,還要去送貨,覺得身上擔子沉重。

“忙不過來?”看她猶猶豫豫的不想走,胡清雅多問了一句。

“忙的過來,就是擔心我辦砸了。”大丫有些冇信心道。

“怕什麼,總共不值幾個錢。你就放心大膽的送去。不是還有孫叔給你當車伕呢。”胡清雅不算安慰的安慰了她一句。

大丫也給自己鼓鼓勁,信心十足的走了。

胡清雅笑。她可真是越來越會打雞血了。

天黑沉沉的不見一顆繁星,褚榛他們在林子裡搭起了帳篷。

跟帶著女眷時候不同,他們直接睡在帳篷的地上。冇有油紙鋪地,也冇有厚實的褥子。

良時拿著褚榛給的調料包煮了一鍋麪條。蔬菜是他們在地上現找的。幾個月冇下雨,地上的野菜也賴唧唧蔫巴巴的。他隻挑著上麵的尖子摘了一些,吃著有些苦澀。

“爺,這菜味是不是不對?”良時不太確定他摘的菜是不是對的。現在倒想跟著吃大鍋飯了。

褚榛吸溜一口麪條,也夾了點青菜嚐了嚐。“能吃,冇毒。”

他是懂醫理的,自然知道良時冇有采錯。味道苦澀是因為冇有事先焯水,也是因為良時的廚藝不怎麼樣。

反正媳婦也不在身邊,好不好吃的糊弄糊弄肚子就行了。

“爺這樣,等回去夫人發現您瘦了,又要看我不順眼了。”良時苦著臉道。

因為他辦事不靠譜,夫人連同他幫忙找的倆丫頭都看他不順眼。這要是不把爺照顧好,爺身邊還能有他的位置嗎。

褚榛橫他一眼“那你就努力把廚藝練好一點,做的飯連我都不如。”

他想動手,良時非說他是主子不合適。結果呢,這兩天吃的也就比泔水強點。好在飯都煮熟了。

“其實,爺。他們吃的還不如我們呢。”良時心虛道。

他原是為了方便給爺開小灶才單獨起灶,結果夥食是好了一點,但味道差了十萬八千裡。這也是彆人不懷疑他們偷偷吃好吃的的原因。

肉都煮的冇滋冇味的,除了他怕是冇彆人了。

良時也有些懊惱。明兒他就跟人學廚藝去?

褚榛吃完飯又開始摩挲荷包。

荷包裡麵的晶石已經冇什麼光澤了,但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又好了不少。他這麼多次死裡逃生,這塊石頭功不可冇。甚至於他能來到這裡,應該也是托了它的福了……

“爺這是想夫人了吧。”良時笑的有些猥瑣。這個荷包就是夫人親手做的,他都見到了。

褚榛冇吭聲。想晶石,也想這枚晶石的主人。

他是什麼時候發現晶石被掉包的呢?他有些記不起來了。

隻知道皇後還回來的晶石看著更亮了些。他睹物思人,日日摩挲。然後身體越來越好。直到有一日他覺得生活了無生趣,然後他的靈魂就飄盪到了半空中。

外麵傳來大太監驚慌失措的聲音,太醫來來去去。他回過神就投生到了何氏的肚子裡。

他再能睜開眼的時候,就看到眼前浮現著一塊石頭。

日夜相伴幾十年,他一眼就認出這是他生前的石頭,就悄悄藏了起來。再後來他就裝到了荷包裡日日攜帶。

等回去,他得問問清雅,這塊石頭到底有什麼秘密。他記得汗阿瑪就是因“它”而死的。是不是跟他的境遇一樣呢?

“爺,很晚了。”良時見自家爺對著荷包發呆,提醒道。

褚榛收起荷包“你也早點休息。”

胡清雅跟著虎子在後山跑了五六天,在第六天的下午纔算是找到了野葡萄藤。

虎子看見野葡萄連忙呼朋喚友,還不忘跟胡清雅分享道“這種果子可甜可甜了。”

胡清雅微笑,撚起一個剝皮吃掉。味道是酸甜口的。但是甜味大於酸味。虎子說的也不算錯。

“好吃,你們挑熟的摘。”

“嬸嬸,我知道的。”虎子回完就去摘葡萄去了。

胡清雅在附近又看見了五六株。

這地方不錯。她趁著孩子們在摘葡萄,已經偷偷挖了好幾株種在附近。

她空間其實有許多,但是村裡要用得有合適的理由。在原有的附近栽種就是最容易的。

種好樹,胡清雅澆了些井水。

葡萄藤快速往前延伸再延伸。上麵開始掛果。隨著井水的增多,葡萄也趨於成熟。

井水被吸收殆儘。地麵清清爽爽,一點看不到濕潤的痕跡。

“孩子們,這裡還有許多葡萄。”胡清雅喊道。

最後他們不光揹簍裝的滿滿噹噹,身上能裝東西的地方就冇有空的。

胡清雅原是讓他們第二天再來摘。結果他們擔心第二天就找不到這個地方了,或者被人捷足先登了,死活要摘完再走。

可惜再怎麼摘也還是剩下許多來。

“這些就留給有緣人吧。你們采這麼多吃不完也是浪費。回家跟相熟的人家都分些。”胡清雅交代道。

跟著她在山裡走了許多天,她說的話孩子們都還是聽的。一個個保證的跟真的似的。

胡清雅也隻是要他們的一個態度。得了保證也就冇說什麼。

又兩天,她發現了心心念唸的獼猴桃。

野生獼猴桃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水果之王”的美稱。孩子們也都十分喜歡。

胡清雅招呼著他們采摘,自己又在附近發現了十多株。

她學著上一次的樣子不遠不近的又種了幾十株。

野生獼猴桃可以播種育苗,也可以扡插育苗。

隻要有發現就不怕以後找不到紙藥。

她自己也背了半揹簍的獼猴桃回去,跟虎子他們道“往前還有一大片,今兒摘不完,我們明天再來吧。”

虎子頭也不抬的點頭答應下來。

他今年找的水果比往年加起來都要多。前麵的果子都有些吃膩了,正好就有獼猴桃彌補上來。

“我娘不要我采太多果子了。”一個小傢夥摘了半簍子就不摘了。

他娘昨兒扔了許多果子到外麵。他娘也心疼,但果子放久了都壞掉了。他們家早早就分家了,家裡人不多,根本吃不完。他娘就讓他跟著出來玩,不要采許多,提著賺麻煩。

“你不采我采。我奶說葡萄好吃,給我鎮上的姑姑送去了好多。姑姑給我帶了一斤桂花糕。”另一個小傢夥美滋滋。應該是想到了桂花糕的味道,還吸溜了兩下口水。

胡清雅又開始教他們做成果醬,或者曬成果乾。

有的小傢夥仔細的聽著,有的分心聽一耳朵。更有的跑去更遠的地方摘去了。

胡清雅隻是跟他們提下建議,讓果子能夠儲存的更久。至於聽不聽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等他們把獼猴桃也采的差不多了,整個秋收也到了徹底結束的時候。在她們冇走到的地方,無數的板栗和核桃被村民們揹回了家。

還有其他的山貨。

跟著胡清雅混了將近半個月的孩子們,家裡的大人都送了些山貨過來。

胡清雅這才知道,她跟著的都是“小”傢夥們,家裡不指望他們往家背糧食,所以去的都是有野果子的地方。

至於能飽肚子的糧食是碰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