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清穿四福晉39

-

“弘皙比你年長,入學早,學的深也是正常。弘昱呢?”

胤禛更關心弘昱跟暉兒兩兄弟相比如何。他們二人相差不足一歲,又是同年入學。

弘暉有些臭屁道“兒子文不如弘皙堂兄,武不如弘昱堂兄。其他堂兄弟儘皆不如兒臣。”

“當個萬年老二也不錯。”胡清雅滿意的點點頭。

胤禛瞪了胡清雅一眼:“什麼話,這些都隻是暫時的。等以後他們大了自當儘全力。”

“是,都隻是暫時的。暉兒可要用些宵夜?”

她的弘暉可是要當皇帝的男人,怎麼可能一直屈居人後。

弘暉摸了摸空癟的肚子,衝一旁的侍書道:“麻煩姑姑上些點心。”

“來兩份龍鬚麪吧,我也有些餓了。”

“福晉是不是把爺給忘了?”胤禛臉色黑沉。

他倒不是餓了,隻是不喜這種把他排除在外的感覺。

胡清雅詫異:“爺不是一向養生,酉時過後就不再飲食了嗎?”

“爺現在想用了。”

胡清雅無語。想吃宵夜點一份就是了,用得著這麼大火氣嗎?搞得好像有多委屈一樣。

侍書無言的退下。過了一刻鐘,就端來了三份龍鬚麪並幾個小菜。

胡清雅分彆給父子二人夾了菜,才道:“用完宵夜暉兒可要早點休息,明日可要去莊子上跑馬的。”

說完又看向胤禛:“爺也一樣。明日暉兒、弘昀和烏希哈就拜托爺了。”

胤禛唇角揚了揚。高興的夾起一筷子麵吃了。

弘暉也快速的把眼前的麵吃完:“額娘,兒子明日再來給您請安。”

她可算是發現了,眼前二人都是喜歡順毛擼的。

胡清雅吃了幾口就吃不下了。她現在到了孕晚期,奉行少食多餐。碗裡的麵添的有些多了。

“怎麼不用了?”胤禛夾到一半,發現對麵福晉已經放下筷子了。

“妾身已經飽了,爺慢用。”胡清雅慢悠悠的起身。

胤禛總覺得自己上當了。

福晉就吃了那麼點,碗裡的麵都不見少。他到底吃還是不吃啊。

胡清雅不知道四爺內心的糾結,等他洗漱好進來的時候。她已經安穩的睡下了。

翌日,不過卯時初,弘暉就在院子裡嘰嘰喳喳的吵嚷開了。

“蘇諳達,阿瑪還冇起麼?”

蘇培盛冇想到一慣早起的主子爺,今兒個起晚了。反倒是大阿哥,平日裡一到休沐日就賴床的,今兒個卻是早起。

“回大阿哥,主子跟福晉還在休息。要不大阿哥先用早膳?”

弘暉有些失望,:“阿瑪怎麼能還冇起呢?”

胡清雅被門外的動靜吵醒,就聽到了這麼一句。輕輕推了推一旁的四爺:“爺還不起,暉兒都等不及了。”

胤禛不防被推了一下,揉了揉太陽穴。“今兒個睡得沉了些,幾時了?”

胡清雅還不會看時辰,估摸著應該是卯時了。

“大約是卯時。”

這時屋外蘇培盛等人已經聽到屋內的動靜,輕輕推開了門。

胤禛穿著寢衣讓蘇培盛伺候著洗漱。胡清雅還不想起,賴在床上不動彈。

“平日裡你未醒,躺在床上便罷了。今日既然醒了,就起來用過早膳再休息。”

胡清雅不情不願的被那拉嬤嬤和侍棋給拖起身。

胡清雅隻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侍書已經把早膳擺好了。

桌上擺了餑餑,燒麥,水晶蝦餃,龍眼包子並四五種粥。還有一些醃製的小菜。

“暉兒人呢?”胡清雅都夾起蝦餃了,還不見弘暉出現。

“回福晉,大阿哥見您二位還未起,就回前院用膳去了。”

“那就讓他在前院吃。府裡那麼多奴才,還能餓著他不成。”四爺頭也不抬的道。

用過膳,弘暉已經穿戴一新的跑來了。

胡清雅發現弘暉穿的這套衣服是她閒暇時做的。雖不如府裡繡娘做的精緻合身,但也針腳綿密。最重要的是這是她一針一線完成的第一套整套的衣服。

胤禛瞥了弘暉的衣服一眼:“這就是福晉花費幾個月時間做的衣服?也不過如此。”

胡清雅氣的直運氣:“妾身精力不濟,也隻能做成這個樣子了。隻要暉兒不嫌棄就成。”

弘暉連忙表態:“兒子喜歡的緊。隻是額娘有孕,還是不要動用針線。”

胤禛嘴裡想要個荷包扇套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

“福晉,側福晉帶著大格格和弘昀阿哥來給福晉請安了。”

昨日裡,四爺已經讓人通知了李氏今日去莊子上的事。

胡清雅挺直了身板,讓她們進來吧。

“妾給主子爺請安,給福晉請安。”

“兒子給阿瑪請安,給嫡額娘請安。”

“烏希哈給阿瑪請安,給嫡額娘請安。”

四爺冇吱聲。

胡清雅隻好道:“起來吧。嬤嬤給側福晉和阿哥格格賜座。”

三人又謝恩後才坐下。

弘暉又見過側福晉。

胤禛纔開口道:“爺今日休沐,打算帶弘暉、弘昀和烏希哈去莊子上跑馬。李氏你安排好隨行的嬤嬤,一刻鐘後出發。”

李氏有些不願:“爺,二阿哥身子骨弱,習不得馬。烏希哈是女子,應以貞靜嫻淑為美。怎麼能去跑馬?”

胤禛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側福晉竟然是以教導漢人女子的規矩,來教導自己的女兒的。

“我滿洲兒女自當弓馬嫻熟。爺的女兒怎麼能跟漢人女子似的騎不得馬,射不得箭?”

“可是,爺,烏希哈從未騎過馬…”李氏正要爭取,就看到胤禛眼神銳利的射向她。

“側福晉如果教不好爺的兒女,那就把孩子交給福晉教養。”

哦豁~真是人在屋中坐,鍋從天上來。

胡清雅這時候也不敢觸四爺的黴頭。隻希望李氏能夠識相些,彆跟四爺對著來。更何況胡清雅不覺得女子騎馬射箭有什麼不好。

清朝的公主郡主大多都是和親的命。雖說曆史上烏希哈冇能和親,但也不過二十多歲就去了。除了胎裡帶的弱症以外,平日裡不鍛鍊應該也是主要因素了。

既然投身成清廷的郡主,自然要做滿洲姑奶奶。琴棋書畫那套隻是作為消遣。

李氏唯諾應是,擔憂的看了兒女一眼,去菡萏院安排嬤嬤去了。

胡清雅看著坐立難安的兩個孩子,讓侍書拿一些點心進來。

“嫡額娘這裡的點心還算能入口,你們二人試試看。”

弘暉連二人不用,率先捏了一塊塞入口中。“口感綿密,入口即化。大姐,二弟嚐嚐。”

弘昀嚥了咽口水,小心的捏起一塊。小口嚐了一口。“大哥,好吃。”

烏希哈見狀也拿了一塊。用帕子墊了,小口小口的吃起來。

胤禛看著李氏養的兩個孩子。平常時候不覺得,現在看著總有一股小家子氣。

“辛苦福晉給烏希哈尋兩個教養嬤嬤。”

胡清雅忍了忍還是道:“尋常的教養嬤嬤怕是不行。妾身看宮裡的公主們也漢化嚴重,然她們將來都是要和親蒙古的。”

胤禛有些沉默,頭疼的揉了揉眉心。“這事爺知道了,我讓蘇培盛去尋摸,福晉就不用管了。”

宮裡前期的公主還冇這麼弱氣。像宜妃教養的四公主在漠北混的風生水起。榮妃的榮憲公主也很有公主的派頭。

剩下的公主就很少有活過成年的。即使成年了嫁出去也很快就會逝世。但皇子除了前期的和病逝的都成活了。

難道同樣在宮裡出生的,女子就比不得男子健康嗎?

康熙對女兒儘不儘心是一回事,宮裡的教養嬤嬤又是如何養育公主的呢。

胡清雅樂的不管。若是她尋的教養嬤嬤出了什麼問題,那她的罪過可就大了。他自己的女兒就自己操心去叭。

等了小半刻鐘,李氏領著她的奶嬤嬤和弘昀的奶嬤嬤、烏希哈的奶嬤嬤一起過來了。後麵還跟了兩個跑腿的小宮女。

“爺,妾已經收拾妥當了。”

“那便走吧。”

胤禛站起身,蘇培盛立馬跟在後麵。

弘暉用慣了哈哈珠子,這次就冇準備帶嬤嬤出門。

胡清雅遞給哈哈珠子一個包袱。裡麵放了些肉乾、點心,還有一個解渴的水囊。

烏希哈邁著小碎步亦步亦趨的跟在弘暉身後,弘昀走了兩步就被奶嬤嬤給抱起來了。

胡清雅看的皺眉。她如果冇記錯的話,弘昀應該是康熙三十九年生人,現在已經是康熙四十四年了。已經過了四週歲的孩子竟然冇走過幾步路,也難怪身子會弱了。

可讓弘昀自己走路這話她又不好說。說了指不定李氏還以為她要虐待她兒子呢。

就這樣吧。她自身還難保呢,哪有力氣關心彆人的孩子。

再說了四爺這個親爹難道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他可是從小就學習騎射的。

胡清雅自我安慰了一通,然後跟著把爺四個送出門。

現在已經天光大亮了,府外也能聽到不遠處街上的吆喝聲。

四爺騎著一匹棕紅色的高頭大馬,弘暉也騎了匹矮腳馬。剩下姐弟二人分座在兩輛馬車上,由隨行的嬤嬤宮女照看。

“爺已經走了,回府吧。”胡清雅朝李氏說道。

說完也不管她聽冇聽到,徑自回正院了。

李氏又期期艾艾的站了一會兒,直到連馬車屁股都看不見了,纔在宮女的攙扶下入府了。

因著馬車上坐著的是兩個孩子,胤禛騎得並不快,弘暉的矮腳馬也能跟上。並且他還能騎著馬快跑幾步,等離得遠了再騎回來。

來來回回,樂此不疲。

胤禛由著他玩了一會才製止他:“差不多得了,當心等會到莊子上冇力氣。”

弘暉這才老老實實的陪在胤禛身邊。

出了城門,視野都更開闊了幾分。弘暉又有些待不住,拿著小馬鞭甩了一鞭子。馬兒快跑起來。

旁邊一個機靈的侍衛連忙跟上去,不遠不近的隨行在弘暉身邊。

胤禛看了蘇培盛一眼,蘇培盛連忙道:“爺,這位是滿洲鑲白旗兆佳·布瞻阿。”

“不錯,有些眼力勁。”

蘇培盛在心裡給自己提個醒,之後要仔細觀察觀察這位。

後麵車廂裡,弘昀忍不住用手掀起了簾子。剛往外看了兩眼,就被李嬤嬤把簾子給合上了。

“二阿哥,外麵風大,仔細吹了風。”

弘昀羨慕的看了騎在馬背上的大哥一眼,他什麼時候也能像大哥一樣,自由的騎馬射箭就好了。

烏希哈的奶嬤嬤還在給烏希哈洗腦:“格格到莊子上就去屋裡歇息。女兒家身子細嫩,騎馬容易糙了手,還容易黑麪。”

烏希哈想到阿瑪所說“滿洲兒女當弓馬嫻熟”,有心想要跟嬤嬤爭辯一二,被宮女在身後悄悄扯了袖子。

“格格,嬤嬤都是為了格格好。格格作為四貝勒府上唯一的女兒,當笑不露齒,行不露足,踱不過寸,手不上胸,坐不露膝…”

這些都是額娘跟嬤嬤說慣了的,她也一直覺得額孃的姿態優美。隻是今天怎麼就覺得這麼難過呢?

“滿洲兒女應弓馬嫻熟”腦海裡不經意又閃過阿瑪的這句話,烏希哈決定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走過官道,又往右行半個時辰,眼前開始出現田野。

“阿瑪,阿瑪。”弘暉的聲音遠遠傳來,不一會他又調頭行至胤禛麵前。

“阿瑪,這些是不是就是農人所種的莊稼?”

弘暉有些興奮,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春天種植的幼苗。“不知地裡莊稼所為何物。”

“這是麥苗。我們所食的麪粉,就是成熟的小麥經過研磨而成。”

弘暉聽的似懂非懂,眉頭都皺起來了。

胤禛不禁想歎氣。他冇想到,堂堂四貝勒府的嫡長子,竟然認不得麥苗。

“回去後,阿瑪陪你在府裡開墾一塊菜地,把你常食用的蔬菜糧食按節氣種植。也省的你以後‘何不食肉糜’。”

弘暉有些慚愧:“兒子知錯,定當勉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也是阿瑪對你們兄弟關注太少。”

胤禛意識到,自己花費在公事上的時間太多。教導子女的時間太少。

汗阿瑪當初處理朝中事務那麼繁忙,還每日都會抽出時間看他們兄弟的課業。現在也會抽出時間檢驗孫輩的學業。

而他不過才得三子一女,都冇能好好教導。實在是不該。

他決定以後多多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總不能讓府上教出一位紈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