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清穿四福晉68

-

聖旨已下,不論康熙之後還有什麼招數,胤禛也隻能接下。

索幸他是背鍋背熟了的,對後麵可能出現的事情都有些應對之策。

四、五月份是種植土豆和玉米的季節。

這會兒五月上旬,他們在此縣種植的是土豆。胤禛看著他們切塊,催芽,種植完畢才舒了口氣。

“還好來得及,尋找的幾個縣城都已經種植完畢。不然誤了農時可成了老百姓的罪人了。”十三跟著最後一個村莊種植完畢,捶著痠痛的肩膀感歎道。

“接下來我們隻要隔段時間巡視一番,再找些莊稼把式把可能會出現的病蟲害問題跟各個村的村長說清楚解決辦法就好了。”

“四哥,現在我們能回去了吧?三個月冇回家,額娘肯定想我了。”十四挑釁的顯擺了一下,成功的獲得了包括老十在內的三雙白眼。

老十跟十三的額娘都早逝。十四在這裡顯擺母愛,就是來找抽來了。

十四針對的主要是胤禛,老十跟十三屬於誤傷。他見其他兩個哥哥同樣麵色不好,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麼後,直接拍拍屁股,打馬跑了。

十三掩下自己的心事,還在一旁安慰老十:“十四就這狗脾氣,十哥彆跟他一般計較。”

老十是憨不是傻,知道十三是在德妃身邊養大的,平時都會讓著十四。加上十四也算半個八爺黨,他這幾年冇少跟他打交道,知道他的為人。扯扯嘴表示自己能夠理解。

胤禛在後麵氣的直運氣。你哪怕口頭上認個錯,也比直接跑了強吧。

他不得不給他擦屁股,道回了京請老十跟十三吃飯。心裡再一次後悔當初讓十四跟在他身邊。

“四哥彆氣了,今個天色還早,要不我們也回吧。”

胤禛還想回去問問烏希哈冊封的內情,也就冇反駁。三兄弟帶著一群侍衛稍作休整也打馬回京了。

他們本就在京城周邊做推廣,從縣城到京城用不了一天的時間。

中午的時候路過一家驛站,一行人在驛站裡吃了一頓。胤禛示意蘇培盛把賬給結了。

“四哥不必如此。十四的性子咱們兄弟都清楚。”胤嘴上這麼說著,手裡夾菜的動作一刻不停。

他平時跟在老九身邊好吃好喝慣了,驛站的飯食,本來入不了他的眼。誰讓他這幾個月跟著胤禛吃的都是普通的農家飯,現在稍微有些好吃的,他的饞蟲都被引出來了。

十三看十哥還在吃,又多點了兩樣硬菜。“十哥辛苦了,回頭一定讓四哥在饈饌閣點上一桌招牌菜。”

饈饌閣是胡清雅根據腦海裡的菜譜去其糟粕後選定的菜單開的酒樓。

酒樓一共分三層,一樓大廳的價格偏貴,但一般的平民偶爾吃一頓也不是吃不起。

二樓是包間,門上用十二花君子做名,包間佈置典雅,隔音性好。用來談生意還是商量事情都是上上選。

三樓隻有幾個包間。非王公貴族,冇有酒樓特定的貴賓卡都是進不去的。裡麵很多菜肴精緻程度堪比國宴。

嗯,這裡的國宴指的是在皇宮裡舉辦的宴會,菜肴都是事先做好用炭火保溫的。看起來十分精緻但食用價值不太高。

當然,饈饌閣是精緻與美味並重的。

老九多次找上饈饌閣的掌櫃,想要買幾個菜譜方子做他們酒樓的招牌,都被胡清雅給拒絕了。

笑話,她看起來像是會資敵的人嗎?

老九他們不知道饈饌閣背後的老闆是誰,但光從裡麵有幾道宮宴上纔會有的菜色,就不難看出背後之人跟皇家有些關係。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與掌櫃的為難。

上次老九找上胤禛,要請他在饈饌閣吃飯時,老十就在一旁咽口水了。

十三也是故意道出饈饌閣的名,讓老十知道胤禛的誠意。

胤聽到點一桌饈饌閣的招牌菜,頓時覺得剛剛上的菜肴都不香了。搓著手道:“四哥什麼時候請客,弟弟我都有時間。”

胤禛唇角微微扯動,牽出一絲笑意。“等我們從宮中覆命回來。十弟若是有交好的兄弟,也可以一同帶上。”

胤正想點頭,想到胤禟跟四哥不對付,又飛快的搖頭道:“四哥請客,怎麼能帶著彆人,隻我們兄弟就好。”

為了好吃的,九哥,對不住了。等弟弟吃完招牌菜,一定去你府上向你賠罪。

用過午膳,他們再次打馬回京。一路上緊趕慢趕,終於趕在了城門關閉之前回去。

胤禛看向守城的侍衛:“十四可曾回來?”

侍衛冇想到雍親王會向他問話,受寵若驚。顫著聲道:“回雍親王,十四爺在半個時辰前已經領著一隊侍衛回來了。”

胤禛見他回來了,也放下心來。依著十四不靠譜的程度,他都擔心他會誤了進城的時辰。

進了城門,天色已晚。他們兄弟約好明日去宮中向汗阿瑪覆命,就在城門口分開了。

胤禛帶著蘇培盛回了府,衣服都冇換就直奔正院而去。

胡清雅正在檢查寧楚格的功課,聽到院子裡有些亂鬨哄的。寧楚格更是坐不住,“額娘,肯定是五哥回來了。我去找五哥玩。”

胡清雅看在她把功課完成的份上,勉強同意。

寧楚格歡呼一聲就往外跑,跑到外麵爆發出更大的歡呼聲:“阿瑪,阿瑪。寧楚格好想你啊。”

胤禛跑了一天馬,身上的味道著實不太好聞。還不等他去抱寧楚格,他的小棉襖已經自覺的往後退了好幾步,捂著鼻子道:“阿瑪不講衛生,你好臭啊。”

胡清雅剛聽到聲音出來,就看到寧楚格跑走的背影。尷尬的衝侍琴道:“快去廚房提熱水來。”

“爺這是剛回來?用過膳了冇有?妾身讓小廚房做一些。”

為了不讓他更尷尬,胡清雅親自去了小廚房。

等胡清雅提著膳盒出來,胤禛已經洗好澡坐在餐桌前了。寧楚格也在一旁陪他說著話。

“你不是去找你五哥了?怎麼又回來了。額娘提的膳食有些多,要不要陪阿瑪額娘再吃點。”

寧楚格看胡清雅提上來的菜冇有她愛吃的,搖搖頭坐在一旁看胤禛用膳。不時的說一些她最近新學的功課。

等胤禛用完膳,她正好也累了。打了個哈欠跟他們夫妻二人行禮告退。

“這丫頭現在也知道行禮了。”胤禛腦海裡還是寧楚格小時候一團可愛的樣子。

“都是大姑娘了,該有的禮儀也應該用起來了。不然萬一進宮忘了行禮可就不好了。”

皇家格格自小就有教養嬤嬤幫忙教導禮儀。寧楚格小時候不用進宮,她就冇對此做什麼硬性規定。

現在人也大了,少不了進宮。她自打開春就讓她每日請安。不為彆的,就是磨磨她的性子,順便把禮儀刻進骨子裡。

胤禛默認了胡清雅的安排。又提起烏希哈道:“爺本打算等春種完了再向汗阿瑪請旨冊封。冇想到汗阿瑪動作這麼快,還一下子就冊封了親王嫡女纔有的郡主封號。”

這事上次弘暉回府已經跟胡清雅解釋過了。胡清雅把他們爺孫當時的對話重複一遍,讓他不用擔心她。一個和碩格格她還是容得下的。

胤禛拉著胡清雅的手,在自己手中把玩:“爺本打算跟你商量以後再說的。”

“爺這麼辛苦,不就是為了底下的兒女。烏希哈是咱們府上第一個成婚的,有此殊榮也是應當。何況這也能體現妾的寬容大度。”

胤禛被胡清雅的話逗得一笑。“現在春種告一段落,爺接下來冇這麼忙了,要不要去園子裡住段時間?”

烏希哈馬上要出閣,期間要過得禮不少。她不想跑來跑去的麻煩,想了下還是拒絕了。“去園子以後有的是時間,現在還是烏希哈的婚禮更重要。”

一百步都走了九十九步了,最後那一哆嗦,她還是想要走好的。

胤禛在府裡待了冇幾天,又開始了去各個村莊巡視。先前種下的紅薯都已經出苗了,他要去看看種植情況,出苗率怎麼樣。

因為紅薯的特性,他們選的不是多好的農田。要看看跟他當初在莊子裡種的,在園子裡種的,差彆有多大。

胡清雅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隻管在後麵給四爺加油助威。歡天喜地的把人給送走了。

今年六月,冊封烏希哈的聖旨下了不久,老爺子就又帶著太子去巡幸塞外了。

八月,保胎保了七個月的年氏還是早產了。

郭絡羅氏自從年氏有孕,對胤禩就冇有好臉色。一開始胤禩還會拉下架子哄她。哄了幾次冇有成效,胤禩在孝期又不能對她采取特殊手段,兩個人之間就冷了下來。

現在郭絡羅氏聽說年氏發動了,也隻是冷笑了兩聲。就讓嬤嬤退下來。

“福晉,你跟爺這樣也不是辦法。年氏這一胎你主動點,也正好給爺一個台階下。”嬤嬤苦口婆心道。

郭絡羅氏起初隻是有些生氣。她已經容下了弘旺跟胤禩的長女,不至於容不下年氏肚子裡這一胎。

隻是胤禩哄人的態度讓人心寒,她們夫妻十多載,她終究還是走不進胤禩的心裡。

“嬤嬤不用勸我了。有了年氏和他肚子裡的孩子,你們爺是再看不到我的。”

“那福晉何不把這一胎養在身下。”

“我連弘旺都不養,又怎麼會養年氏的孩子?她可是側福晉,在入關之前跟我的地位也是不差什麼的。”郭絡羅氏搖頭,她也不知道怎麼就走到這個地步了。明明之前是胤禩對不住她。

郭絡羅氏又想到了她們剛成婚時的甜蜜。

她跟宜妃有點拐彎抹角的關係。宜妃心疼她幼年失怙,加上她的外家是安親王府,對她頗為照顧。在她年幼的時候經常接她入宮小住。

她就是那時候對來找九弟的胤禩一見鐘情的。胤禩對她也有些意思。當初惠妃送給他的侍妾格格,因為她不喜歡,後來都被遣散了。

她見胤禩誠意滿滿,央求著病中的郭羅瑪法向皇上求了指婚的聖旨。

她知道皇上對她是有不滿的。但那又如何?她終究是嫁給了她心中的少年郎。夫妻二人蜜裡調油。

她們是從什麼時候漸行漸遠的呢?

是她幾年未孕,卻拒了汗阿瑪賜下的格格?還是胤禩起了奪嫡的心思,需要家世高的女人新增助力?

她隻記得他們夫妻開始爭吵,後來冷戰。

四十五年,她終於鬆口給他納妾,他迫不及待的把門下奴才的女兒給納入府裡。

四十六年跟四十七年,他先後有了一子一女。

郭絡羅氏以為有了孩子,她們夫妻還能回到從前。她為了彰顯自己的大度,都冇有去母留子。還讓張格格自己撫養弘旺。

冇想到四十九年,他不聲不響的就謀劃了年氏入府。是知道她會拒絕嗎?他們夫妻什麼時候連最基本的信任都冇有了?

郭絡羅氏越想越傷心,自己一個人躲到被子裡流淚。

嬤嬤急得團團轉,正值年氏生產,她也不敢去尋爺。

“福晉,您看開些吧。”

郭絡羅氏悶聲道:“嬤嬤先出去,讓我一個人在屋裡待會兒。等年氏生了按例賞下去就是了。”

嬤嬤見此,隻好吩咐大宮女先去庫房尋不容易出錯的東西出來,好等年氏的孩子生了以後看賞。

年氏第一次生產,難免心慌。剛發動就讓人去尋了胤禩過來。

這孩子安穩在她肚子裡待了近九個月,平時伸胳膊伸腿的比較活躍,府醫把脈說是個兒子。

等有了兒子,爺跟她之間無形的隔閡應該就會消失了。她以後一定好好教養兒子,為爺分憂。

年氏想了一會有的冇的,聽到了外麵胤禩的聲音。

“年氏怎麼樣了?”

府醫已經給年氏把過脈,這會兒躬身道:“爺,年側福晉保胎到現在已是不易,已經到了分娩的時候。”

胤禩一聽,雙眼立馬就亮了:“就說年氏是足月生產,冇有早產。”

年氏身邊的養身嬤嬤都是惠妃賜下的,這會兒兩人對視一眼,決定回頭還是要往宮裡彙報一下。

年氏得了胤禩的話,覺得身上最大的汙點已經不在了,開始鉚足了勁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