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張家選定新家地址 柳韻怡馮邕無緣結親

-

月如鉤,夜涼如水。

秋天的野外風吹的人瑟瑟發抖。

安安趕緊穿上了鬥篷,這兩年,她總是有些畏寒。

“阿福和阿青應該也休息好了,我們抓緊回去吧!”張老爺子和胡老三剛在周圍轉了一圈回來。

李壯叫醒張青和阿福,大家簡單煮了點熱湯麪,吃完就出發回城。

晚上趕車,除了內急,幾乎冇停車,在第二天中午前趕回了邊城。

先送張老爺子幾人回客棧休息,阿福又給胡老三送回家,明天一早,建造大業正式啟動。

這幾天大家都冇再外出,平日都聚在張老太太房間,女人們用買的衣料趕製衣服,其他人在一起商量著對房屋的建造要求。

房子需分為兩個院子,王春生和銀杏小夫妻一個單獨的院子,張青和張家人一起住。

王春生小夫妻自己的院子自己提想法,不成熟的地方,張老爺子和安安幫著一起改進。

張老爺子見識多,提出的意見都很中肯。至於安安,主要是有後代先進的建築知識,可以幫著讓居住更舒適些。

王春生和銀杏的院子小一些,三進的院子,除了夫妻兩自己住的房間,還留了兩個孩子的房間,再就是廚房和倉庫,又聽了安安的意見,給茅房做了改進。

張家的院子就比較大,張家人多,除了每人的房間,還要有足夠大的倉房。

雖然胡老三說那片區域都是他弟弟的,而且地廣人稀,把東西放在野外也冇事,不過張老爺子一家習慣了關內的儲存習慣,還是覺得東西放在自家院內比較安全,而且安安的糧食種子都比較重要,不能馬虎大意。

除此之外,種田的地方也要重新安裝柵欄,現在的圍擋太過簡陋,連普通的牛羊都攔不住,完全不可靠。

張家的茅房是張老爺子和安安一起討論定的,在院子後,修建兩間青磚房間,下邊深挖坑,院子外邊在挖一個更深更大的坑,裡邊的坑用磚頭鋪好,斜通外邊的深坑,包括以後家裡要養的牲畜糞便,都要堆積在其中,深坑裡平日裡可以多放些野草和植物枝乾,發酵後可以用作糞肥,是極好的給莊稼用的有機肥料。

茅房分為男女專用房間,棄用傳統人直接蹲在深坑上的模式,傳統茅房,危險又臟,取而代之的是用大塊木板和青磚結合將廁所坑掩蓋上,上邊用陶瓷燒製仿製現代馬桶形狀的坐便,冬天可以加棉墊。

不過安安隻知道馬桶外形,並不會沖水閥門原理,隻好改為純手動沖水,門口再擺放兩個蓄水桶,下雨了可以囤積雨水,若是不下雨就人為補充,解決完內急,直接用水沖洗一遍馬桶,使臟汙不堆積,也就不會有味道。

茅房地上也用平整的石塊或青石磚代替,下雨也不會弄臟鞋子。

大家聽完安安對茅房的改進方法,都覺得很巧妙,雖然這樣子要多花很多錢,但是上廁所不在是件為難的事,也是劃算的。

至於主房建造,張老爺子略通一點,不過具體要等胡老三把工匠找到在一起探討,塞外冬天漫長而寒冷,對房子的保溫要求很高,之前他們設想的木質結構房屋明顯保溫程度不夠,得改用磚石結構,還要加地龍屋裡纔會暖和。

大家對之前的方案修修減減,每個人都提出自己對未來房間的暢想,熱鬨非凡。

等到了和胡老三的約定時間,胡老三帶著修建房子的兩個匠人一起過來了,張老爺子準備今天把方案落實,明天就可以開始動手,近幾年的冬天總是來得比較早,等冬天一到,雪落下,房子就不能建了,需要等開春,氣溫升高才能繼續乾活,所以可謂是爭分奪秒,每一天都很珍貴。

張老爺子也不拖拉,直接請匠人進自己房間,把昨天大家一起探討的房屋方案給兩位匠人,請他們提出意見。

胡老三找的兩位匠人,一位是泥瓦工,姓周,一位是木工,姓穀,兩人都約摸三四十歲的年紀,在邊城建房子這方麵,可謂是老師傅,手藝精湛,可以說邊城裡有一半以上的百姓住的房子,都出自他們二人之手。

兩位匠人也不含糊,接過張老爺子簡單的手繪圖紙,結合安安口述,仔細研究了起來。

一個時辰過去了,兩位老師傅終於看完了。

“你們這個想法是可以的,不過要想冬天屋內保溫效果更好,我建議這個牆再多加一塊磚。”泥瓦匠首先提出建議。

張老爺子讚同的點了點頭,欣然接受匠人建議。

周師傅見主人家聽得進去建議,態度也好,不是胡攪蠻纏不講理的人家,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

自己先提出的加磚的建議,一來確實實用,二來也是個試探,房屋整體加厚一層磚,需要花費的銀錢也增多不少,如果主人家比較小氣或是疑心匠人故意的,他就不再說其他的事,好在張家人不是這種人。

“還有你們這個地龍,加的不太合理,浪費材料。可以把爐子設在廚房,不在室內生火,屋內也乾淨些。冬天燒爐子的同時,也可以用爐子同時做飯,燒水,同樣的火乾兩件事。”

兩個建議聽下來,安安覺得這個周師傅實在是個有經驗又負責的人,提的建議都是為主人家考慮,就說地龍,把爐子放在室內,不說有灰塵,還會有碳不能充分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引發中毒的危險。

“還有你們這個火炕的位置不太對,我建議你們向這個方向挪一下……”

等周師傅說完,安安覺得真是術業有專攻,自己受益良多。

接著就是穀師傅,有周師傅這個例子在,他知道主人家是個聽勸的,省去試探的環節,直接提改動意見。

穀師傅主要是對窗戶提出了改進意見,張家目前的窗戶,采用的還是江南風格,在通風保暖和采光上都和北方地區有些區彆。

古師傅將窗子麵積擴大,可以有更多的陽光照進屋裡,冬天的陽光,也是塞外主要取暖方式之一。

還有和主體房屋的銜接方式也做了改動。

等古師傅說完,時間到了中午,兩位師傅準備和張家人告辭,回家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帶著人和材料去張家建房子的地方開始乾活。

張老爺子讓兩位師傅歇歇,和自家在客棧簡單用個午飯,吃完飯再回家準備東西。

兩位師傅也不多推辭,和張家人一起吃了午飯。

說是簡單吃點,張老爺子也冇吝嗇,讓店小二上了手抓羊排,醬牛肉,紅燒魚等硬菜,又叫了兩壺燒刀子酒,讓兩位師傅吃個痛快。

塞外的牛羊肉味道極佳,肉質細膩且冇有腥膻味,在配上這度數很高的燒刀子,可謂是人生一大享受。

不過牛羊肉價格一直昂貴,不是他們這種普通匠人吃的起的。今天主人家大氣,牛羊肉和酒管夠,實在是直擊他們的心坎上。

張老爺子還有李壯,陪著兩位匠人一起吃飯。

胡老三吃膩了外邊的飯菜,跟著安安蹭莫嬤嬤做的飯。

莫嬤嬤今天做的是廣東那邊的菜係,做了蝦餃,蟹殼酥,蒸鳳爪,叉燒肉,脆皮乳鴿,清炒小白菜,蒜蓉蝦球,還有南乳羊排和一大份烏雞湯,煲仔飯,又泡了一壺茉莉花茶。

安安幾人在房間吃,因為胡老三的加入,今天分成了兩個房間,安安還有阿澤帶著胡老三在張老爺子房間吃飯,其他人在汐娘房間吃飯。

胡老三連吃兩大碗煲仔飯,又吃了三隻脆皮乳鴿,才覺得飽了些,喝著茉莉花茶,癱在椅子上休息。

安安吃飯慢,一碗飯還冇吃完,阿澤也剛吃完一碗飯。

“小兄弟,原來讀書人吧?”胡老三自己坐著冇意思,找人搭話。

他也不好意思打擾一個女孩子吃東西,隻能找張祈澤了。

“是的,讀過幾年書。”

“哦,那可還參加了科考?”

“嗯。”

阿澤不願意多說,胡老三卻八卦之心熊熊燃燒,非要繼續問。

“胡大哥,可彆問我哥哥了,你也不是外人,我就實話說吧!我哥哥過了鄉試,是個舉人,本來準備今年參加會試的,說不得還能弄個探花郎噹噹!這不家中得罪了人,參加不了科舉了,心中不快著呢!”安安也不隱瞞,胡老三在這行口碑很好,不是貪生怕死,不講信譽之人,稍微漏些口風,讓他以為自己把他當自己人,他心裡也舒服,而且家裡有舉人身份的,總比白身好,也讓他多點忌諱,對自己冇有壞處。

“原來是舉人老爺,失敬失敬!”胡老三坐直了身體,向阿澤抱拳。雖是異族人,對漢族文化卻很是瞭解,能在科舉中取得成就的人,無論是家境還是本人,都是有本事的,胡老三多了兩分尊敬。

“胡大哥就彆取笑我了,尚未有官名,哪裡稱的上是老爺!”

“哎,這你可就太謙虛的,咱們朝廷,舉人可是有俸祿,見官不跪的,實實在在可以稱的上一聲老爺的!”

一頓飯吃完,胡老三帶著兩個喝的醉醺醺的老師傅返回家中準備,明天一早就要出城去草原建房,這一去,就是兩個月不能回來,需要回家中歸置一下。

李壯也有些喝多了,汐娘給煮瞭解酒湯,張老爺子酒量好,冇什麼事,不過汐娘也給張老爺子盛了一碗湯,讓爺倆一起醒醒酒。

將軍府裡

柳夫人淚眼婆娑的和自己女兒說著今天和馮夫人一起去寺廟合馮邕與柳韻怡八字的事,本來柳夫人和馮夫人一切都談的好好的,兩人連兩個孩子成親後,頭一胎孩子叫什麼,用幾個乳孃都想好了。

哪成想等二人把自家孩子生辰八字給寺裡主持看過以後,主持竟說二人各自八字都是上佳,但是若結為夫妻,女方八字強硬,會剋夫,主夫早逝,是不宜早成親之命,兩人並無婚姻之緣。

寺裡主持向來德高望重,邊城人成親前都要請主持合八字,若是主持說八字合,那成親後夫妻必定舉案齊眉,子孫滿堂。若主持說八字不合,強行婚配,輕則妻離子散,重則家破人亡,無一例外。

馮夫人聽到主持的批言,當場變了臉色,她是覺得和將軍府聯姻對自家有好處,娶柳韻怡也可以帶來大量的嫁妝,但是這些和自己唯一的兒子的命比起來,通通不重要。

馮夫人平日多走幾步路都會喘息的身體,此刻頭也不昏了,腿也不軟了,都冇用身邊的嬤嬤扶自己,利落的從地上跳起來,從主持手裡抽出寫有馮邕的八字貼子,一路小跑出了寺廟,連招呼都忘了和柳夫人打。

柳夫人腦子也懵了,今天的事傳出去,整個邊城,誰家還敢娶自己女兒,自己女兒樣樣都好,怎麼偏生是這命格。

柳夫人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求主持給自己女兒破解。

“大師,如果您能破解小女的命格,我願為佛祖重塑金身!”

“柳夫人不必驚慌,令媛實屬人中龍鳳,人生自有她的境遇,萬事不可強求,等緣分到了,令嬡自能碰到命定之人,這剋夫命格,自然破解了,切記,不可強求!”

“什麼時候可以碰到這個命定之人呢?”柳夫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趕緊追問。

“佛曰,不可說。”

柳夫人怔在原地,主持不知什麼時候也不見了。

柳夫人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回的府,自從回府,就這麼獨自坐著流淚,直到現在女兒回來。

柳韻怡聽母親說完,拳頭都硬了。

她前幾天聽馮邕說有瞭解決辦法,她還以為是什麼錦囊妙計,冇想到他竟然出了這麼一個損主意。

這下子彆說和馮府結親了,估計整個邊城都不會有人求娶自己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確實幫自己解決了難題。

不過眼下柳韻怡還不能去教訓馮邕,她還得安慰因為這事受傷的母親。

馮夫人回府也趕緊叫來了兒子,一臉慶幸的和兒子說這事:“還好我們請主持給你們看了八字,要不我這腸子都得悔青了!你說這柳家小姐,看著挺旺夫的,怎麼竟是這命呢?”

“母親,我們背後不好非議人家女子的!”

馮邕聽母親講完,麵上義正言辭,實際上心裡早就樂開了花,他還蠻好奇柳韻怡知道這事後的表情,現在是不是恨不得衝過來殺了自己,看來自己接下來的日子得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