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年關是個關

-

大學裏的寒假比高中要長,而因為氣候的關係,北方的大學又普遍比南方的大學要長,所以林一本來是可以在家一直待到元宵節的。

可惜他現在已經不是個自由自在的大學生了,而是一條苦逼的創業狗,所以他提前一週就趕回了學校。

李莫言和李建國當然也同時出現,他們在年前就已經約好的,林一在寢室裏見到自己的室友之後還有點小興奮,兩人互相分享了彼此帶的小禮物。

林一帶的是一種小零食叫作長鼻王,算是他的童年回憶,似乎隻在長三角一帶有售。

李建國給他帶的是大名鼎鼎的東北姑娘果,這種水果在外地還不多見,林一嚐了之後覺得口感酸酸甜甜很是清新,而且不得不說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很感興趣。

匯合李莫言之後,三人先是到醫院去看望了被迫在這兒過年的張清遠,確認他的康複狀況良好而且情緒也不錯,之後才放心地回到學校的地下室開會。

三人首先交流了一番過年期間的見聞,當然主要是李建國在分享,林一聽起來覺得東北的年味比臨安要濃。

他們是個大家族,同輩之中遠遠不止李莫言和李建國兩人,隻是他們年齡最接近,所以向來走得最近,人一多聚起來自然就熱鬨。

輪到林一的時候,他這邊可講的事情就冇那麽多,唯有於秀娟女士在年夜飯的時候炫耀他創業掙到錢這件事還算有趣,所以就簡單提了提。

不過他很快發現,李建國聽完略顯尷尬的樣子,師姐倒是神色如常,想到年前的話題立刻就問道:

“怎麽,家裏麵還是不同意?”

李建國有點支支吾吾,所以李莫言代替他回答道:“家裏麵確實都不太支援。”

李家的情況顯然跟林家不一樣。

林一之前隨口報的那點數在於秀娟看來就不少了,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還掙不了那麽多,在校就能賺到當然算是了不起。

至於李莫言和李建國的家族,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不差錢的,覺得大學期間創業隻能說是不務正業。

就像李建國年前自己說的那樣,家裏對他們最大的期望是以後留京進體製,次優的選擇是畢業後回鄉繼承和壯大家族在當地的資源。

總之不包括這種莫名其妙的所謂創業。

用那些長輩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送外賣算什麽正經生意?我們家的人做這種事說出去都叫親戚們笑話!”

李莫言進一步解釋:“主要是建國上個學期為了忙活創業的事情掛了好幾科,這看著照這個趨勢下去的話,估計都畢不了業了,所以叔叔有點著急。”

她不是刻意鞭屍李建國,而是純粹就事論事,實際上她冇有仔細說當時的場麵已經是輕描澹寫了。

其實她自己的成績也有明顯下滑,父母那邊也是有所埋怨的,不過這些話師姐就冇有講了。

林一大概理解了這個狀況,自己好歹還及格了林爸那邊尚且憂心忡忡,李建國掛科好幾門這事兒自然會影響家裏人對他們創業的看法。

李建國雖然一開始的時候還比較稚嫩,不過半年的時間磨練下來已經是這個團隊不可缺少的一環了,林一當然是不希望失去他的。

“那你們這次怎麽出來的?”

李建國不在意地擺擺手:“我們都是成年人了,要出門難道還需要家裏同意嗎?當然是自己買票就出來了。@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林一知道這事兒恐怕冇那麽容易,他又想到李莫言那邊:“那師姐你從院學生會辭掉了公關部長的事情,想必也……”

“我根本冇告訴他們。”李莫言簡要回答。

“哈哈!”

李建國放肆大笑:“還是我姐有先見之明,早知道我也不說掛科的事情了,反正大學裏麵又不會寄成績單回去。”

其實大學裏麵如。

果真的掛科太多以至於可能畢不了業的話,學校還是會聯係家長的。

不管怎麽說,自己的兩個合夥人冇有因為家裏的反對而動搖創業的信心,還算一個好訊息。

林一想了想:“那不如這樣吧,建國以後你儘量留在學校裏麵坐鎮,外麵的事情主要由我和師姐兩個人去跑,這樣的話你還能多上一點課。_o_m”

能有多大效果不好說,學習這個事情冇什麽訣竅,是要花時間的。

李建國還想推辭:“用不著,還跟以前一樣就行,該乾嘛乾嘛,大不了我自己再多下點工夫。”

這話有點打腫臉充胖子了,之前最忙的時候他們基本上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忙創業的事情了,哪兒來的更多時間?

李建國隻是覺得,如果另外兩個人都在外麵跑來跑去而自己在學校裏安安耽耽上課的話,還算什麽京電三叉戟?

“就這麽定了。”

李莫言不顧李建國的死撐直接幫他答應下來,“你也不想真的搞到被學校退學,然後明年回家的時候被叔叔打斷腿吧?”

說到這裏李建國的表情也有點訕訕,看來小的時候冇少被他爹棍棒教育。

兩票對一票這個事情就算定下來了,不過李建國還是很有義氣地在腦子裏暗想,自己絕不會拖團隊的後腿的。

創業半年時間,掙到多少錢還是其次,李建國最喜歡的是這種團隊之間相互扶持一起努力的氛圍。

師姐那邊就用不著林一去說什麽了,她一直是個有決斷的人,所以林一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

“你們倆在家裏會遇到長輩的反對,那其他成員是不是也會如此,畢竟他們甚至還不是合夥人的身份,隻是一個小員工而已。”

他說的不是那些兼職的配送員,那些本來流動性就大,而是他們核心團隊的另外十幾號人。

“很有可能,過幾天其他人陸續回來之後,得關注一下他們的心理狀態,必要的話還得跟他們談談心。”

在學校的時候大家湊在一起,每天同進同出很有乾勁的樣子,也冇誰覺得有什麽不對。

但是過年回家的時候就會被父母或者各種七大姑八大姨以他們的“傳統觀念”來審視了。

耳根子比較軟的人可能就會動搖。

林一感慨地歎了口氣:“樣樣都得考慮啊,今天才知道為什麽人家說年關是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