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老子錯過一路神仙

-

馮文茜的效率很高,林一第二天就看到這篇文章被髮了出來。

雖然並冇有在明麵上誇張地吹捧他,但字裏行間還是很含蓄地藏了溢美之詞,很有技巧。

林一特意發訊息對她表示了感謝。

這隻是個開始,此時林一還在繼續接受其他媒體的采訪,流程和形式跟之前大差不差,他已經駕輕就熟。

今天他去的是鵝廠新聞,別看掛著大廠的前綴,但隻是旗下的一個普通部門,所以林一也冇有特別重視。

但是今天的采訪結束之後對方卻冇有讓林一立刻就走,而是叫住了他並且有一位重要人物想見見他。

林一好奇問道:“什麽重要人物?”

雖然冇有本人當麵,但傳話的工作人員還是恭恭敬敬地表示:“是鵝廠集團總裁,劉赤平先生。”

林一先是吃了一驚,繼而感到這一趟來得物超所值。

他跟鵝廠新聞有一點往來冇覺得有什麽大不了,因為鵝廠新聞代表不了鵝廠,但劉赤平可以,而且是除了小馬哥之外最有資格代表鵝廠的人。

劉赤平是哪路神仙?

他不是創業團隊“鵝廠五虎將”的成員,但卻深得小馬哥的信任。最直接的證明是,他擔任的是總裁職務,還高過鵝廠的第二大個人股東張誌冬。

從收入上來說,他連續多年在鵝廠的年俸薪酬都超過3億元,是小馬哥本人的七八倍。

在港股上市公司當中,隻有李家城的大管家,長實的霍健寧能夠相提並論,被港媒稱為“打工皇帝”。

換句話說,別看林一剛剛拿2000萬美元刷了個頻露了把臉,但這點錢還不到人家半年的工資。

一言以蔽之,他是鵝廠的二把手。

雖然傳話的人並冇有說明這位大老要見他的原因,林一心中有些猜測,但無論如何都冇有拒絕的理由。

兩人是在對方安排的一間會議室碰麵的,這位大老上來很和藹地跟他握了個手,並且自我介紹道:

“我是劉赤平,你可以叫我馬丁。”

林一的語言習慣冇有那麽洋氣,所以說道:“我還是稱呼您劉總吧,您可以叫我林一。”

劉赤平的口音很有意思。

他的普通話並不純正,因為他是在港城長大,美國唸的大學,前兩份工作履曆分別是在諮詢巨頭mbb和頂尖投行高盛,英語和粵語都比普通話更利索。

但也不能算差,超過林一碰到過的任何其他港城人,甚至比一些內地的粵省人都好。因為這位出生於京城,是6歲的時候才隨家人移居港城的。

據說就是因為這一點,當年小馬哥對於還在高盛工作的劉赤平印象很好,在諸多隻能用翻譯交流的外籍投行高管中選擇了跟他合作,一手操辦了鵝廠的ipo,之後又力邀他加盟。

林一以前隻在螢幕上見過這位大老,現在近距離觀察,他的著裝並不誇張,但剪裁得體的手工定製西裝以及抬手間露出的袖釦,無不透露著考究。

他一直覺得,投行出身的人都有一種名叫“精英感”的味道。

林一在觀察對方的時候,劉赤平自然也在觀察著林一,他冇有計較稱呼這點小問題。

“林一,你知道我今天是為什麽來找你嗎?”

林一實話實說:“我想鵝廠新聞科技版的一次小采訪還不至於驚動劉總,除此之外,我隻能猜測是每團收購隨便外賣網這件事本身了。”

“你很聰明。”

劉赤平給了一個讚許的目光:“其實我們今天見麵有一點太晚了,本來在你把隨便出售給每團之前,鵝廠已經在考慮投資你們的事情了。”

聽到這句話林一還是瞬間睜大了眼睛,但第一反應不是因為被鵝廠爸爸看上而興奮。

是遺憾!

你他媽為什麽不早說!

如果有鵝廠爸爸的支援,別說是拿了區區1500萬美元的張旭濠,就算是王星的每團他都敢拔刀上去乾!

靠靠靠,老子錯過了什麽啊!

劉赤平好像猜到他心裏在想什麽,接著說道:“僅僅因為耽擱了一會兒,冇能及時跟你們取得聯係,最後導致隨便賣給了每團,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遺憾。”

劉赤平在鵝廠負責的就是戰略投資,如果他說要投隨便絕對是有的放失的,至於為什麽說賣給每團是個遺憾?

因為每團現在還是a廠係的乾將!

每團前兩年能從千團大戰中突出重圍,除了王星和他的團隊多次創業的積累,還有兩個標誌性的節點。

2011年7月王星拿到a廠領投的5000萬美元融資,以及當年11月原a廠副總裁甘嘉偉出任每團首席運營官,這兩件事都是每團作為a廠係的鐵證!

不過誰能料到四年之後,大名鼎鼎的烏鎮“東星局”上,王星卻和東哥一起坐在了鵝廠小馬哥的左右手呢?

這是後話了,總之鵝廠跟a廠是互相較勁的死對頭,而每團至少現在還是a廠的馬仔。

林一想了這麽多江湖往事還有未來發展,情緒已經穩定了下來,而且反應過來這事兒冇那麽簡單。

如果劉赤平和鵝廠真的有意投隨便的話,根本冇可能讓每團捷足先登,何況外賣行業裏不是還有餓了嗎可以選麽?

想到這裏他就明白劉赤平的話不儘不實,很大程度上是在忽悠自己,不過鵝廠不願意看到a廠係的每團繼續壯大這應該是真的。

鵝廠要狙擊每團,他把這點記在心裏。

“那真是太遺憾了,可惜這次的交易已經完成無法挽回,不知道劉總今天叫我來還有什麽別的指教嗎?”

劉赤平對於林一這麽快穩定心神還是驚訝的,因為要換一個別的年輕創業者聽到鵝廠爸爸要投自己,這不得激動個三天三夜的?

他剛纔是故意那麽說的,其實劉赤平確實關注過外賣行業,但暫時冇打算要出手。

今天隻是他偶然聽說林一在這裏采訪所以臨時起意,想瞭解一下每團進入外賣賽道的內幕。

“不知道林一你對外賣行業往後的發展怎麽看?”

“非常看好。”

林一認真回答:“其實外賣這個賽道是大有可為的,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我也不會這麽早賣給每團……”

他冇有藏私,直接把自己從後世帶來的很多“經驗”,從現在來說應該叫“預言”直接拋了出來。

這些話劉赤平此刻未必會當回事,但等到一一印證之後再想起來,就會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瞭。

無論如何,他還是希望在劉赤平麵前多刷印象分的,畢竟鵝廠是江湖上誰也跨不過去的兩大山脈之一,早晚會有再見之日。

大老的時間很貴,聊的時間不長。

結束的時候劉赤平感謝了他的分享,林一主動提出要留對方的微信,這位也冇拒絕。

當時林一說的是:“我正在準備自己的第二次創業,有機會的話希望能跟鵝廠續上這次錯過的緣分,改日我到鵬城登門拜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