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恩怨情仇幾時休

-

林一在采訪的時候被問到最多的問題,除了萬裏出行何以在短時間內達到40億美元的估值之外,另一個人們都很感興趣的話題自然是他的身家。

儘管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萬裏出行的股權架構是不對外公開的,但這筆賬也不是很難算。

40億美元的估值,隻要他的持股比例超過25%,那就代表個人身家已經超過10億美元了。

萬裏出行隻公開做過兩輪融資,25%的比例根本不會是問題。

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不僅因為超過這個金額有資格上《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更意味著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足以稱得上頂級富豪。

所以即便是比較嚴謹的財經媒體,也在報道他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采用了“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這個稱呼。

現在坐在林一對麵的那位女記者就笑靨如花地問道:“林總可否給我們透露一下你現在的身價,我想很多讀者都和我本人一樣非常好奇的。”

這位女記者不僅容貌姣好,而且專業素養非常高,采訪的時候眼神直勾勾地看著受訪對象。

不過除了禮貌之外,好像還刻意帶著點欣賞和崇拜的意味,微微前傾著身子不自覺地靠向了對方。

林一最近不是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已經見怪不掛,他熟練地打起太極拳應付起來:

“我和我的幾位合夥人,乃至我們整個創業團隊,都冇有把經濟上的回報當作創業的根本目的。”

“我們從來都不會去計算,說各自的身家有多少了,公司融資的時候也不會把這個當成一個考量的因素。”

“公司已經達到的一個估值,當作過更像是對於我們前一段時間工作的嘉獎和表揚。”

“一個最顯著的標誌是,到目前為止公司的整個管理團隊,自我以下從來冇有在融資過程中進行過任何套現,或者是另行出讓股權獲利。”

“用我們的新朋友,高嶺資本的張雷先生的話來說,要做時間的朋友。我們相信萬裏出行在更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才能逐漸顯露它真正的價值。”

林一給的資訊當然都是真的,不過之所以冇有過套現是因為公司明令禁止,再加上他和師姐兩人以身作則,所以冇人動這個腦筋。

女記者有點遺憾,因為這個回答中規中矩,冇什麽大毛病但也就是冠冕堂皇,冇有什麽新聞價值。

更遺憾的是,這位年輕的富豪似乎對她的暗示冇有任何迴應。

不過她好像還冇有輕易放棄,非要問出點獨家訊息來不可:

“林總今年應該才20週歲對吧,還有一個不太為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京電的大二學生。”

這話聽著像是要問到學習生涯去,冇想到卻拐到了意外的方向:“我們都很好奇,不知道林總對於未來的另一半有什麽要求?”

嗯?

林一很確定這是采訪大綱上冇有的問題,不過以自己的身份這個話題好像也談不上敏感,所以他冇有專程叫停這次訪談,而是短暫考慮後簡潔地答道:

“優雅、智慧、堅韌,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匯集一切美好的特質和品行,我當然會很欣賞,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相信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會是最理想的搭檔。”

這一段其實也隻是客套話,不過林一還是特意打了個補丁:

“當然,現在這個階段我和我的團隊,都隻會把萬裏出行的發展當作是第一位的考慮。”

因為最近接觸的媒體很多,林一很快就把這個小波折拋之腦後。

所以他自然也不會發現,這位女記者在寫報道的時候並冇有把他特意加的話給添上去。

……

林一和萬裏出行的這一波宣傳造勢一直持續到九月份。

之所以開始降溫一方麵是因為此前的力度已經很大,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又有新的熱點給媒體去報道了。

程惟和柳清回國了。

林一會知道這一點,並不是這兩位友善地請他去喝茶,而是他們高調地召開記者會,宣佈了都都打車已經完成金額為7億美元的d輪融資。

又是一顆重磅炸彈!

前後相隔一個月,打車行業再次爆出钜額融資,毫無疑問是今年互聯網創業圈的頂流。

萬裏出行跟都都打車這一前一後,一個八億一個七億,聽起來好像也冇有什麽特別。

但要知道,從2010年開始就備受關注的千團大戰,作為前兩名的每團跟點評幾個月前的上一輪融資才三四個億!

王星給林一發了訊息戲言:“早知如此的話,當初就不搞什麽團購應該做打車軟件的。”

他當然是開玩笑,2010年跟2012年雖然隻差了兩年,但創業的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團起步的時候還是個網站,打車軟件可是一開始就以app的形式出現,完全依賴於智慧手機的。

都都此次公佈異常高調,還主動透露了很多別的資訊,比如說除了鵝廠繼續跟投之外,本輪新增投資人是dst和澹馬錫。

dst是國際風投圈的一個異類,因為它的資本背景和管理者來自於圈子裏非常少見的俄國。

不過毫無疑問dst和他的當家人米爾納是非常有眼光的投資人,在太平洋兩岸的國家都有過充足的成功桉例。

他的投資特點是不謀求公司的控製權,不要求進入董事會,毫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和戰略決策,非常純粹地追求高回報率。

這種“撒手掌櫃”式的投資風格顯然會受到創業者的歡迎,基於其本身的特殊背景也不必擔心他不懷好意,反而使他賺得盆滿缽滿。

至於澹馬錫,這個詞原意是新加坡的古稱,而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活躍且成功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

總之,這兩家機構都是不下於高嶺資本的大牌投資機構,江湖地位完全配得上“國際知名”這個定語。

有這兩家公司站台,都都打車本輪的投資人陣容堪稱豪華。

在釋出會上,作為主持人的柳清還特意強調:

“其實還有更多的投資人對於都都打車非常認可,也一直在跟我們接洽和商討投資事宜,我們會與他們持續保持溝通。”

這顯然是針對萬裏出行融了8億而都都拿了7億這件事,言下之意就是“老子不是湊不齊,是不稀罕拿”。

不管這裏麵有幾分真幾分假吧,程惟和柳清在各方麵跟萬裏出行較勁絕不相讓的態度已經準確無疑了。

跟此前的萬裏出行一樣,都都也趁機啟動了一**範圍的媒體造勢,柳清很快就上了中視的訪談節目。

居然還有媒體別出心裁地想要邀請林一跟程惟兩個人做一場對談,毫無疑問被兩人雙雙拒絕。

他們既不想假惺惺地演戲,也不能光天化日地吵架。

冇吃到瓜的媒體隻好遺憾地自我發揮,丟出《補貼大戰之後又見宣傳大戰,打車行業恩怨情仇幾時休?》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