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寧王時代

-

如果是寫代碼的話,林一雖然不敢說自己水平多麽高超,但至少可以上手比劃兩下子。

造車這事兒,他就幫不上忙了。

好的管理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各司其職。把邵宇打發走之後,林一去辦了另外一件事兒。

蕉城,位於閩南省東北部,2016年的時候gdp總量還排在全省倒數第二,原本是一座默默無聞的三線城市。

幾年之後,將會有一家以這座城市命名的企業,為它在全國人民麵前怒刷一波存在感。

至少是股民麵前。

林一來到這兒的時候感覺還挺奇特,因為在國內,你很少看到一家舉足輕重的大公司甘願窩在小城市。

當然,現在它好像還冇那麽顯眼。

“林老闆,網上都說你是90後首富,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曾老闆這是取笑我啊,叫我林一就可以了。”

林一見的這位曾老闆,年紀已經不小,嚴格來說算是在創業,不過這不是他的第一份兒事業。

他在鋰電池行業深耕多年,以前主要做手機電池,打入過蘋果供應鏈,現在另起爐灶搞起了動力電池,在國內和自產自銷的byd同為領頭羊。

動力電池,是電動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車成本裏也占了大頭。

林一之所以跑來見他,是因為這家行業龍頭目前正在尋求一輪股權融資,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雙方相互認識了一番,曾老闆笑嗬嗬地問道:“不知道林一這次,是為什麽專程跑到我們這個小地方來?”

林一開門見山:“萬裏出行已經決定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這件事情想必曾老闆有所耳聞?”

對方點頭稱是:“當然,你們萬裏出行現在又是新三巨頭之首,一舉一動都受人矚目。最近都傳從整車廠挖角的手筆驚人,業內都誇你魄力很大呀。”

萬裏出行的效率很高,大規模挖人這事兒是瞞不住的,他們也冇有打算偷偷摸摸,索性就大張旗鼓。

所以他們要造車這事兒現在已經路人皆知了,林一還為此專門安撫了部分提出質疑的投資人。

外麵說什麽的都有,不影響他們按部就班。

林一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什麽魄力很大,恐怕是說我年紀輕輕不知道天高地厚吧?”

曾老闆笑而不語。

做實業的老闆對林一他們這樣搞互聯網的多少有點兒複雜的心態,既羨慕他們掙錢容易,又鄙薄他們冇有技術含量。

林一總算說出了來意:“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選最優秀的合作夥伴,特別是曾老闆這樣的行業大拿。”

“不瞞你說,我今天來是因為萬裏出行對貴司最新一輪融資非常感興趣,相信曾老闆已經看到了我的誠意。”

談融資不一定要跑到他們這兒來,林一親自上門拜訪就是他說的誠意。

曾老闆心裏確實覺得林一是個年輕的門外漢,心血來潮造車的事情,能不能成還得兩說。

不過萬裏出行如今風頭正勁,讓它加入自己的股東會至少可以打開知名度,似乎也不是壞事兒。

“不知道你們打算怎麽合作?”

“我知道你們這一輪打算以800億的估值尋求80億元的融資,我們想要其中的一半兒。”

林一親自上門當然不是小打小鬨,不過開口就要一半兒不光口氣不小,胃口還挺大的。

曾老闆暫時不置可否,又問道:“想必還有些別的條件吧?”

林一點頭道:“我們之所以想要通過入股的方式與貴司結成緊密的同盟,就是希望在業務上能夠得到你們不遺餘力的幫助。”

“我們希望在造車這件事情上,可以確保拿到你們最先進的技術、最高優先級的產能保證以及最優惠的價格。”

林一這話半真半假,入股確實想要談一些交換條件,但就算他造車的事情能成,能利用對方的多少產能也是冇準的事兒,這算是誇下海口了。

曾老闆對林一的訴求冇覺得意外,他略微考慮了一下給出這樣的回覆:

“林一,首先我很感激你對於公司的看好和支援,作為一個動力電池供應商,也很樂於見到你加入到新能源汽車這股浪潮當中。”

“越俎代庖地說一句,我代表整個行業歡迎你。”

“你剛纔提出的方案我恐怕冇辦法完全同意,因為公司這一輪的融資額度隻有80億,並不高。”

“在你之前我已經答應了幾家此前已經有過很好合作經驗的同伴,甚至為了引入更多的新朋友還跟他們商量著少要一些額度。”

“如果這80億裏麵你一家就拿一半兒,那我恐怕很難跟其他的老朋友新朋友交代了。”

林一對此早有預料。

對方這一輪融資的估值水平其實不低,投後達到了800億,要知道幾個月之前他們的估值才230億,即便如此林一都冇打算講價。

雖然對方現在還不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寧王,但在股民們發現它在a股大殺四方之前,嗅覺敏銳的資本早就已經收割好幾輪了。

它的股份是很搶手的。

曾老闆說的已經預定了股份的朋友都不是什麽泛泛之輩,比如其中就出現了曾經答應讚助林一的馬傑克旗下基金。

如果林一今天不是代表“新三巨頭之首”的萬裏出行過來,而是作為一個路人甲,那就算提著幾十億現金上門,也未必能分到一點珍貴的份額。

“理解,你就說能給我們多少吧?”

“我今天既然見你就是打算交你林一這個朋友,剛好你這麽爽快,那我就直說了。”

曾老闆伸出了兩根手指,“我可以想辦法給你勻出20億的額度,再多一點兒都冇有了。”

20億,才3億美元,恨少恨少!

林一心裏知道這次隻有這麽多了,隻是嘴上還得抱怨幾句,曾老闆笑嗬嗬地答應下次融資的時候會優先考慮他。

靠著這個口頭承諾,林一此後又連續增持兩次,到寧王ipo的時候所占股份越過了5%這個門檻。

那是後話了。

他們跟著又討論了一會兒林一剛纔提出來的別的條件,但基本都是意向性的,因為造車的事情還冇影兒呢,又不能現在給對方下訂單。

林一對於這一趟的收穫還是滿意的。

站在2016年的年尾這個時間節點上,留給林一能夠扮演“先知”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有了這筆投資打底,那麽就算萬裏出行的造車之路走得不順利,光憑股價的增值,至少也不會血本無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