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鯤鵬展翅

-

劉簡妮的ceo任命很快公佈了,林一在萬裏出行僅擔任董事長職務,這是上市之前最後一次重大人事調整。

公司的ipo計劃也隨之啟動。

“關於上市地點,自從你提出上市的目標以來我們一直討論的是美國,因為符合我們上市條件的發達資本市場隻有這一個選擇。”

“但是去年的年底,港城聯交所宣佈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上市申請,這樣一來美國就不是唯一解。”

林一目前在萬裏出行的持股比例隻有13%左右,他是必須要依靠超級投票權才能保證控製權的。

所以同股不同權是必選項。

港城聯交所此前在這個問題上比較保守一直不願意改變,直到2014年錯過了a廠。

他們原本是a廠的優先選擇,但是無法變通才推到大洋對岸。

林一那個時候正在美國給萬裏出行滿世界找投資人,當時還因為這件事受到了a廠的壓力。

當時,那起ipo的籌資金額是打破了曆史記錄的。

在那之後,港城聯交所痛定思痛,然後一直鼓搗到2017年,終於宣佈自2018年4月底開始接受“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港上市。

這當然是有一定門檻的,比如高增長的創新行業,以及預計市值超過100億港幣,這些萬裏出行毫無疑問都是符合的。

或者說,這個新規就是專門為萬裏出行這樣的企業而開的後門。

“選港城。”

林一絲毫冇有猶豫,這個機會一直是他等待的,因為他知道去美國上市往後麻煩隻會越來越多。

劉簡妮本來還想介紹一下,先赴美上市之後再回港也是很多科技行業大公司的選擇,不過既然林一這麽堅決她也就不再多言。

“上市項目組通常包含一大堆的中介機構,其中如果隻能選一個最重要的保薦人,所以必須由你親自定奪。”

“保薦人是一種角色,並不是單指某一家機構,既可以是獨家的,也可以是多家聯席的。”

“以我們的體量,由某家投行獨家保薦是不太吃得消的,對公司來說也不是最優的選擇。”

“關於保薦人的挑選,往回倒若乾年,港城資本市場完全是由國際投行所主導的。”

“近些年來,隨著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不斷,以及行業內部的多年努力,中資投行在港崛起的趨勢是非常顯著的。”

“僅從保薦的ipo項目數量上來說,中資投行已經完成了對國際投行的超越,但是從金額來看則未必。”

“因為越是頭部企業ipo的時候募集金額越龐大,越需要麵向全球投資者發售,在這方麵國際投行的銷售能力優勢依然明顯。”

“以我們萬裏出行目前的情況,我建議可以選擇一家中資投行,以及至少一家外資投行作為聯席保薦人。”

劉簡妮做了很詳細的說明。

以她在金融行業的積累,對於這些事情的瞭解程度當然遠在林一之上,之所以要讓林一來決定,是為了避嫌。

這裏麵的利益很大。

以萬裏出行現有的估值,這個ipo項目的保薦承銷費用一定是以“億美元”為單位結算的。

金融行業是個典型的“資源型”行業,意思是這個項目給誰做的都可以,從技術上來說不存在任何障礙。

不太嚴肅地說,這筆錢林一完全可以看誰順眼就給誰掙,所以顏值在金融行業也是硬通貨。

無論男女。

“招標吧,把所有符合資質的投行全都叫來,看他們誰的報價最低。”

林一對此冇什麽傾向性,所以選擇了最簡單的做法,劉簡妮表示明白並且繼續確認道:

“會計師事務所是不用選的,我們本來用的就是四大,所以上市的報告自然也由他們來出。”

“港城稱為核數師,除了這個,其他的中介機構也全都照此辦理嗎?”

她本來以為,最關鍵的保薦人角色林一都冇有什麽要求,那剩下的也走招標程式就完了。

“我有一家律所要用。”

劉簡妮雖然奇怪,但還是問道:“境內律所還是境外律所?”

證券律師雖然叫律師,但也算是廣義的金融行業。

各國的金融監管涉及的法律事項趨勢都是越來越繁瑣,這個項目至少需要用到四個律所,因為萬裏出行本身在內地開展業務,而又在港城上市。

其中公司本身,以及保薦人都必須要在境內及境外分別聘請一家律師事務所,當然保薦人律師的錢也是公司出的。

如果涉及到其他司法管轄區,可能還要有當地執業資質的律所。常見的比如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這些都是國際通行的避稅聖地。

“境內的,君五德律師事務所。”

“紅圈所,可以。”

劉簡妮冇多問,直接建議到:“如果你跟對方熟的話,那就讓他們擔任公司的境內律師好了。”

林一笑道:“熟應該還算熟,不過我不是跟他們的團隊負責人熟,隻是跟個資曆一年多的小律師熟。”

他說的是張家琪。

顧采薇同學最好的閨蜜,大學畢業之後進入這家律所成為了一名證券律師。

這好像跟她上輩子的執業方向有所不同,不過林一就不打算深究她的心路曆程了。

這事兒是顧采薇告訴他的,那意思也很明顯。

既然給誰做都是做,那麽關照一下張家琪同學也無不可。雖然以她的年資還用不著為團隊拉業務,但對她的職業發展肯定會有幫助的。

劉簡妮按照林一的要求落實之後,很快各路中介機構全都到位,萬裏出行的ipo輔導團隊正式成型。

有趣的是,按照投行的工作習慣,他們要先給這個項目起個名字。

這是出於保密上的考慮,特別是在外麵接打電話的時候,如果直接稱“萬裏出行ipo項目”,很容易造成泄密。

這個事兒其實跟上市工作本身毫無關係,不過形式上的事情可大可小,劉簡妮還是匯報給了林一。

他接過投行那邊拿出的一個備選清單掃了眼,倒是中英文對照很齊全,看起來像模像樣的。

不過林一全都冇有相中,於是自己臨場想了一個:“就叫鯤鵬吧。”

這時候旁邊有一個投行的小年輕居然自己小聲滴咕了一句:“鯤鵬項目,英文怎麽翻譯?”

她話一出口就發現自己好像冒失了,因為冇控製好音量導致大家都聽到了,林一並冇有怪罪,還給了個建議。

“不好翻譯就用拚音吧,別慣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