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可能的線索

-

在場的人都冇有說話,一個個煙不離手,皺著眉頭思索問題。王坤想了想,自己知道的訊息太少了,什麼都分析不出來。

“處長,能讓我看一下審問記錄嗎?咱們廠裡的守衛工作也不算差,敵人是怎麼把東西運出去的?”

上次出過事情之後,廠裡就做了一些措施。牆頭特意加高了一米,快五米高了,上麵還安裝了玻璃碴子,堅韌的鐵塊。想要翻越圍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董永旭示意公an局的人把審訊記錄給王坤。“在那邊那個廢水溝發現了一些蹤跡,我們猜測應該是從廢水溝裡出去的。”

王坤心裡露出了驚喜,這樣就容易找人了。他昨天晚上在廢水溝裡灑下的藥粉,那是特製的。隻要沾染上,味道能保證三天散不乾淨。

能把偷盜做的這麼乾淨利落的,很有可能是軋鋼廠的人,甚至就是一車間的人。

易中海是八級工,有自己乾活的特點。能把痕跡都消除,讓他發現不了,肯定對他非常熟悉。

易中海這個人呢,在軋鋼廠工作的時間很長,但對他熟悉的人可冇多少,大多數人都是受不了他的道德綁架,遠離他的。他這個人隻有兩個正式的徒弟,賈東旭和秦淮如。這兩口子,一個早死,一個啥也不會。

剩下的跟他學過一段時間的人,也不可能。易中海連秦淮如都不認真教導,就彆指望他對彆人儘力教導了。

所以,要麼是易中海自己乾的,要麼就是對他特彆熟悉的人。

這樣範圍就所縮小了很多。

隻是,怎麼才能確定是哪些人呢?

王坤看了一下審訊記錄,發現隻有秦淮如遲到,彆人都是按時上班。這就是說,動手的那人應該還冇來得及處理工件。

等到看保衛科的審訊記錄的時候,也就是湯慶鴻那邊有些讓人意外,可那也說明不了什麼。

正當王坤想事情的時候,楊萬青派人過來了,一車間的工人開始鬨事了,他們要求下班回家。

此時已經六點多了,工人早就過了下班的點。

董永旭無奈,隻好帶著保衛處的人去車間。

路上王坤想了想,還是打算去廢水溝看一看。“處長,我想去廢水溝看一看。”

董永旭想了一下,“小劉,你跟王坤一起過去看看。”

一個年輕點的公an,走了出來,站到了王坤的身邊。

王坤知道,這是對自己不放心,他也冇說什麼。帶著那個公an去了廢水坑。

到那裡一看,果然能發現有人走過的痕跡。若是真的有人從這裡出去,那事情就好辦了。

王坤什麼都冇有說,接著就去了一車間。

車間內,楊萬青正帶著人,跟工人們協商。大致的內容還是回家。被懷疑了一天,工人們都開始暴躁起來。有埋怨偷東西的小偷的,有抱怨廠裡領導的,還有罵保衛科無能的。

王坤第一個看向的就是易中海,無他,實在是他跟秦淮如站在一起太顯眼。這麼多人,就隻有他倆不避嫌,男女站在一起。

秦淮如的眼神中帶著焦急,跟比其他的工人要多一些。

易中海的眼神中卻什麼都看不出,隻是時不時閃過的得意,讓王坤產生懷疑。

再看其他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在盯著楊萬青,向他討要個說法。

王坤逐個的看向一車間的工人,突然看到有一個人站在人群的外麵,眼神有些閃爍。他是除了易中海和秦淮如之外,第三個冇有把眼神看向楊萬青的。

冥冥之中,王坤感覺那個人有問題。他就想著靠近那個人,聞一聞他身上的味道。

王坤的走動,引起了易中海的注意,他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大聲喊了起來。

作為道德綁架的高手,道德行為是假的,綁架的能力卻是真的。很快,易中海的話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楊廠長,我們都是在車間工作好幾年的老工人,工作年限最短的也有三年多了。這三年多,車間裡一直冇出事。你們憑什麼懷疑我們這些工人。昨天下班的時候,工件被我好好的鎖在了櫃子裡。工件的丟失,肯定在我們下班之後。你們應該審查那些下班之後還在廠裡的人。”

易中海的話贏得了大多數工人的認同,他們知道自己冇偷東西,不願替彆人背黑鍋。易中海話裡的意思指向了保衛科,他們自然樂意跟著起鬨。

爭爭吵吵的,直到董永旭讓保衛科的放了一槍,才讓現場安靜下來。

一群被易中海這個偽君子壓製了十幾年的工人,骨子裡的骨氣剩的不多。有骨氣的,早就想辦法離開一車間了。

看到保衛科放槍了,頓時都老實起來,冇有一個敢亂動的。

易中海黑著臉看向放槍的那個人,恨不得用眼睛殺死他。

楊萬青心裡的火氣也不小。這次的任務,是他從背後的靠山那裡爭取來的。本來以為這又不是多麼重要的東西,不會出現意外。怎麼也冇想到,居然跟敵特牽連了起來。早知道這樣,他乾嘛搶這個任務。

看到易中海陰陽怪氣的樣子,他就恨不得再給他降一級。“易中海,有話,你就說明白。不要用這種模棱兩可的話語煽動工人。”

易中海愣愣的看著楊萬青,不敢相信楊萬青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質疑他。易中海忘記了,他不是那個品行良好的八級工。

楊萬青對他冇有多少好感,自然會懷疑他的話。楊萬青能成為軋鋼廠的領導,自然不是傻子,冇有了先入為主的好感,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易中海的話。

楊萬青的態度,刺激到了易中海。他狠狠的看了王坤一眼,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楊廠長,你讓我說,那我就直說了。王坤作為保衛科的股長,昨天晚上是值夜班的。他身上應該跟我們一樣有嫌疑。可是他一天的時間都冇有出現,我覺得他身上的嫌疑纔是最大的。大家說,是不是?”

好多的工人都被易中海的話誤導了,都覺得他說的話有理,隻有很少的幾個人保持著懷疑。

因著剛纔放槍的事情,工人們就算讚同易中海的話,也不敢輕易站出來。

易中海冇有取得想象中的一呼百應,臉上的失望肉眼可見。但他冇有退縮,滿臉得意的看著王坤。

楊萬青聽到易中海的話,也把目光看向了王坤。他當然記得王坤,對王坤在軋鋼廠這段時間的事情也不算陌生。他冇有聽從易中海的指責,而是先看向了董永旭。

這次的事情,明顯是董永旭負責,他這個廠長也做不了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