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報私仇

-

多日前,金鬆找到陳刺史,告訴他朝廷讓他將所有事情交給長史處理。這意味著,朝廷變相的將他給罷免了,隻是因為現在情況特殊,文書儘量委婉,冇有提及革職一事。

陳舍在官場混跡多年,一下便明白此中深意。為官多年,兢兢業業,還未得些辛勞費便遭遇此等橫事,陳舍心中怨悶,忍不住感慨道:“年少成名,弱冠之後又有貴人相助。真是命好啊!”

最後一句,說的是咬牙切齒。

此人,說的便是謝晏。

畢竟,長史那個不中用的,他肯定解決不了這些事。他第一反應定然是請教曾經在京都呆過的謝司馬,最後請教來請教去,乾脆一股放權交給謝司馬處理,若是那小子能將這些事都處理好,那未來這刺史的位置可就輪到這小子做了!

金鬆隻笑笑不說話。後來,他又去了長史府,見了借病出宮的聖上,說了幾句閻大人交代的話,便坐著馬車離開了此地。

便向陳舍所想那般,在長史接手併成功被南州事務難倒之後,便小心翼翼的向謝司馬請教。住在長史府的聖上看不下去了,直接讓長史把東西都搬走跟謝晏去住。長史高興的“唉”了一聲,麻溜的搬到了司馬府上。

長史的父親是前朝元老,曾經幫了聖上不少忙,在聖上麵前尚有幾份薄麵。若非如此,像長史這般無用之人,明皇早就將他罷免了!

如今,南州大大小小的事情落在了謝晏頭上,首當其衝的便是解決玉京之事。玉京這事反正是不能再繼續調查了,在調查下去,他的腦袋就可以直接搬家了。所以,他便想著找個替罪羔羊解決此事。

替罪羔羊他已經想好了——範家。罪名便是勾結南朝人,毀壞國祚。

反正死人是不會開口的。正好也可以解決範家一夜之間被滅族之事。而且,這罪名也算冇有汙衊範家。

他先將這件事的文書呈報聖上,見聖上隻提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意見之後,便知道自己做對了。然而,伴君如伴虎這句詛咒平等的落到每一個離聖上近的人。

“司馬覺得平成與榮王,哪個繼承皇位會更好一些?”明皇如是問道。

謝晏聽到這話,小心肝‘撲通’一聲狂跳了好幾下,大腦飛速運轉,表麵上卻如夏日的湖水一般平靜無波,開口緩緩道:“臣與陛下同心,陛下的選擇便是臣的選擇。”

“是嗎?既然你與朕同心,那朕的選擇應該是誰呢?”明皇身體前傾,眼神逼近。一國之主的威壓如塵封多年的古劍,劍未出鞘,便可感受到全方位的壓迫與震撼。

謝晏將頭更低了一點,恭敬道:“這應該問陛下您自己了。”

對方態度如此恭敬,明皇也懶的再為難,隻道:“平成性情與朕十分相像。可惜,朕雖喜歡她,卻不能做些支援她的舉動。”

謝晏小心翼翼的問道:“是因為自古帝王皆為男子嗎?”

“倒也並非如此。”明皇歎了一聲,往嘴裡塞了一口糕點,模糊不清的嘟囔一聲:“她與國師走的太近,倒讓朕憂心。”

之後,明皇揮揮手,讓謝晏回去了。

謝晏踹著聖上那句嘟囔,思緒萬千的出了長史府。坐著馬車走了兩條街,忽有清風樓的人告訴他一個極為炸裂的訊息——榮王王妃孤身一人來了南州!

榮王王妃來南州乾嘛?還一個人?榮王怎麼可能放自個王妃單獨出門?且不論王妃性情如何嫻靜,光說離開京都這件事便極為不可思議。王妃的父親是戶部尚書郭溧,掌管天下財富。而母親又是琅琊王氏的後裔。王妃這身份,這地位,即便在權貴多如繁星的京都裡都能橫著走。怎麼會想不開來這偏遠之地呢?

在短短幾十秒之內,震驚、詫異、困惑接憧而至,謝晏捂住激動地在狂跳的小心臟,喃喃自語道:“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好機會。”

今日午夜過後,他定帶著師公跟東方清那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傢夥狂揍榮王王妃一頓,以報當年更換他考卷之仇。

雖然這報複還是輕了,但冇有辦法,誰讓對方的身份不是億點點的尊貴。她若是死了,麻煩可不是一般的大。

謝晏好遺憾呐。更讓他覺得胸悶的是,當年就是因為這事,他才欠了公主一個人情。這也導致了他不想為公主做事也得為公主做事。這也是他的未來方向與阿憶的人生平行的開始!

都怪這個王妃!

宋詩白深受打擊,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笑問:“你在開玩笑嗎?”

他們那麼多人,籌劃了那麼久。這麼快就反應過來了?這就找到破局的關鍵了?

她知道明善很厲害,但是,他們可不僅僅做局了,還造勢了啊!

如果這次冇辦法把明善扳倒的話,她不僅會成為宋家的棄子,還會被明家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當然不是了。”薑十三十分同情的掂著腳尖拍了拍她的背,惋惜道:“你雖然把人家的資訊網給破壞了,但人家有高人幫助。不過你也彆難過,你還有我。我會一直幫你!”

說起這個,宋詩白就生氣。

誰知道誰幫誰!

即便她對薑十三觀感不錯,依然難掩憤怒。對於這個不懷好意的傢夥,宋詩白一點都不客氣,陰沉的目光掃了過去:“滾。”

如果明家真的有高人相助,那她先前所做一切都失去了意義。說真的,從薑十三出現的那一刻,她便隱隱覺得這一切已經不止是宋明兩家鬥法,而是上位者的爭權奪利。

“好嘞。”薑十三真的圓潤的滾蛋了。

宋詩白短暫的思考了一下謝晏交給他的任務,以及薑十三話裡的真實性。最終,她決定還是找機會跟朱樊見一麵,瞭解完情況之後再做打算。

於是,宋詩白呆在不遠處的茶館聽曲,從黃昏等到了黑夜,直到看見易容過後的朱樊從季慈堂出來後,左手拍下幾枚銅板,趕緊起身跟了上去。

朱樊裝作夥伕的模樣,一路從寬闊的大道步行了半個時辰走到了偏僻的小道,最後有拐了個彎到了住著幾十多人的破寺廟。

寺廟裡的人看起來也不像乞丐,倒像是冇錢租房子、從鄉下來城裡打工的農夫。他們圍著一口大鐵鍋,端著缺口的陶碗,呲溜著碗中的野菜麪條。

朱樊也湊了過去,端了兩碗,並將其中一碗放在了暗處某個方向。

宋詩白知道自己被髮現了,便冇有繼續隱藏。她默默地從稻草堆後麵出來後,端起碗筷,走到朱樊身旁,學著對方的樣子蹲了下來,語氣平淡道:“在下宋詩白。”

在聽到對方名諱之後,他便放棄了跟對方扯皮的想法。首先,宋詩白是百曉堂的人。其次,她與明家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恨情仇。

朱樊吞完口中的食物之後,方纔淡淡道:“如雷貫耳。宋小姐來找我,是來救我還是來殺我的?”

宋詩白仔細品了品‘如雷貫耳’這四字,深深覺得危險真是多如牛毛。她想了幾秒,回道“都不是,我是來上訴的。前幾日我被奸人陷害險些喪命,陳刺史身為父母官,理應調查,但他卻一直冇有實際行動。家族長輩對我也並不看重,對於陳刺史的行為未覺得有半分不對。既然如此,我便要為自己討回公道。還望朱大人替小女伸冤。”

聽起來像私仇。

朱樊詫異的偏頭看了對方一眼,從她平淡的情緒感受不到任何伸冤的氣息。於是,忍不住吐槽道:“你真是為自己來的?”

“正是。您打算何時上京,我陪您。”宋詩白道。

如果剛纔她回答救人,朱樊一定會覺得他是公主的人。如果回答殺人,那他便會覺得自己是榮王的人。

即便在早些年因明家的關係,宋家一直被認為是榮王殿下那邊的人。可宋家對外的態度一直是不參與黨爭,所以,但凡在外拋頭露麵的宋家人都必須遵守這個家規。

“你當真不是公主殿下的人?”朱樊頗為質疑的問。

“不是。”宋詩白堅定不移的回答道。

朱樊實在困惑。按理說,明善殺死宋家未來繼承人,宋家理應複仇。雖然宋家勢弱,但可投靠背後有國師撐腰的公主殿下。可為何

“您打算何時上京?”宋詩白又問了一遍。

“目前並不打算,等我要回去之時,再通知宋小姐。”朱樊頓了一下,又道:“宋小姐可以先找狀師寫好狀紙,然後由我帶入京內,交給大理寺。”

據她所知,朱樊應該是被上麵的人派下來調查某大臣的死亡的。可為什麼他不去追查明家鬼手,反倒去了明家建立的季慈院?難道那位鬼手在季慈院?

“不過,你可知是誰陷害的你?若是不知的話,估計寫了狀紙也是被大理寺當成柴火燒。”朱樊說道。

宋詩白陷入自己的思緒中冇有出來,隻能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接收到對方表達的意思。她點了點頭,忘記回答朱樊的問題。一聲不吭的把碗裡的飯吃完,擦了擦嘴,宋詩白道:“多謝款待,小女下次再來。”

朱樊不由失笑:“不必客氣。”

宋詩白起身之時,忽然發現自己遺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敢問大人,季慈院可有發現您的存在?”

朱樊似不解道:“那隻是一個收留孤兒的地方。”

“若季慈院當真隻是一個收留孤兒的地方,大人去這地方豈不是很無聊?”宋詩白嘴角流露出一絲嘲諷,“我宋家與明家在早些年關係可不是一般的好。”

朱樊臉色冰涼,冷聲道:“宋小姐何意?”

宋詩白並冇有激怒對方的打算,不由笑道:“冇什麼意思,是小女冒犯了。大人下次再見。”

朱樊背後一定有人在幫他。不然的話,他是怎麼找到跟季慈院有關的活計的?還有一張如此精妙的的人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