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

他借著禁中新舊兩派宮人關係緩和的時機,請求天子給自己一個效忠的機會,等池儀也開口勸說後,溫晏然才點了頭:“也罷,那就去瞧瞧看,權當鬆散鬆散筋骨。”

按照侯鎖本來的想法,天子最好是擺駕瑤宮或者桂宮,那兩處都是先帝花大力氣營造的宮室,居住舒適度非太啟宮可比,更適合少府大展身手。

侯鎖的理由很充分,卻冇能勸動溫晏然,她對節約宮廷經費並冇有什麽興趣,主要是覺得天氣冷,所以不願意挪動。

好在太啟宮內也有適合賞景的地方。

棲雁宮後麵那片地方經過數位皇帝的營造,矗立了一大片適合賞景的建築,其中有地名為璿台與觀星池,而觀星池的邊上植有一片梅林,不管是在夏日還是在冬日,都有可賞之景。

溫晏然乘輦而來的時候,觀星池上立著不少紮著紅綢的雪獅雪虎,望之栩栩如生,顯然是少府的作品。

少府令仔細觀察著天子的神色——正常情況下,一個常年悶在桐台裏的小姑娘,性格再怎麽少年老成,瞧見新鮮事物時也該多看兩眼,但現在溫晏然明明瞧見了雪獅,神色卻跟看見空氣差不太多,把不在意展現得明明白白。

今天少府的人鉚足心思討皇帝歡心,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在堆雪獅的技藝上絕對不會存在任何問題……少府令思考了一會,覺得最可能的解釋是皇帝對用白雪堆製成的動物不感興趣。

出師不利冇有影響少府令接下來的行動,等溫晏然入座後,一群演練雜耍的伶人紛紛走上高台,他們穿著色彩鮮明的服飾,開始為天子表演。

溫晏然靠在憑幾上,本來還有點期待的情緒經過了伶人們的賣力表演,迅速變得心如止水,考慮到少府今天討好自己的行為可以被歸納到佞臣一類,才耐著性子等人展示完第一波後,才道:“少府辛苦。”掃一眼伶人,“天氣冷,帶他們下去喝點熱湯。”頓了下,補充,“賜帛十匹。”

按照大周的物價,一帛的價格大約在五六百錢左右,質量上佳的還會更貴,而普通宮人每年的薪水摺合成銅幣的話,約莫能有六萬錢,所以溫晏然方纔的賞賜,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宮人一兩個的收益,但她不是每人賞賜十帛,而是統共賞賜十帛,均攤下來,也就聊勝於無。

這種情況隻能代表一件事,就是天子不止對少府堆的那些雪獅雪虎不感興趣,對伶人的表演同樣興趣平平,純粹是照顧內官們的顏麵,才勉勵了幾句。

少府令微覺憂慮,不過想到天子畢竟年紀還小,對伶人不感興趣也是常事,就讓內官們將準備好的有趣器物呈上。

“……”

溫晏然看著托盤上的東西,忍不住陷入沉默。

一個小黃門戰戰兢兢道:“陛下,此物名為風車,可以迎風而動,幻化圖形。”

溫晏然默默地看了那位小黃門一眼,讓對方把東西拿下去。

她難道還能不認得風車是什麽嗎?!

接受過資訊時代娛樂方式洗禮的溫晏然憂鬱地靠在身後的軟墊上,覺得自己可能高估了少府人員的業務水平……

天子固然一派沉穩,但麵上的無趣之色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愈發明顯,身為少府令,侯鎖的一身榮辱俱都綰係在聖心之上,必定不會刻意用隨處可見的大路貨糊弄皇帝,在這個時代,玩具風車還冇流行開來,在風車上塗上鮮豔的色彩,一旦轉動起來就會顯示出大大小小的圓圈更是少見,溫晏然瞄了兩眼,也承認對方東西做得挺用心,看起來已經達到了她幼兒園玩具的水準。

在風車之後,少府那邊還呈上羽毛豔麗姿態軒昂,但溫晏然隻能聯想到雞公煲的鬥雞,還有蠟製的漂亮偶人,玉雕的能發出清脆聲響小球,可以浮在水麵上的木船,以及等比縮小的精緻小金車等等。

少府為了逗皇帝開心,還特地將小狗扮作車伕跟坐車人的樣子,一隻狗在前頭拉車,另一隻狗就蹲在車子上,等車子跑動起來時,蹲在車子上的那條狗會人立而起,朝四周團團作揖。

溫晏然:“…………”

看著這一幕,溫晏然想,很多穿越前輩雖然有著較低的職業起點,卻依靠自己的能力,為古代帶來了娛樂方式跟科學技術的全麵革新,唯獨自己,雖然職業起點高,奈何職業目標受限嚴重,不得不經受著當前落後文娛水平的反覆背刺……

看見天子麵色有從禮儀性的微笑向漠然轉變的趨勢,少府令擦了下額頭上急出來的汗,咬咬牙,又讓手下人呈上了一件玩器。

一名內官:“這是少府做的新風箏。”

本來少府是不想把春天才能玩的玩器呈給天子,隻是見皇帝似乎對哪件玩器都不滿意,纔不得不拿出了壓箱底的東西。

這些風箏每隻都不是單獨的一個,而是一大串彼此相連,而且造型各異,大雁,魚,獅子,熊都有,溫晏然琢磨,對方應該儘力了,畢竟她學前班那會第一次看見類似造型的風箏時,也確實挺激動……

少府令靠近天子,低聲:“百珍園中養著各地進貢的異獸,其中有一對黑色的熊羆,素來凶狠好鬥,要不要微臣使人將它們提來園中,讓陛下觀賞?”

這件事雖然很具有娛樂性,但說起來不太像君子所為,要不是真的無法可想,少府令也不打算現在就提出這個建議。

“……”

她對看熊打架的興趣並不比放風箏要高多少。

溫晏然擺了擺手,決定放過熊也放過自己——作為一個昏君,她顯然是希望近侍們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來適應自己,而不是自己放低標準,反過去哄那些內侍們。

隨著天子的態度格外明確地展示在眾人之前,當下以少府令為首的內官們,麵上俱都一片慘淡之色,立在璿台四周,彼此相顧,不知該如何是好。

少府令到底是侍奉過厲帝的舊人,做了最後一次努力,他讓幾個太官園那邊的小黃門抱著暖房中培植出的異時花草,來給溫晏然賞玩。

——少府令這麽做,倒不是病急亂投醫,主要是知曉溫晏然有一回外出時,曾誇過宮內的綠梅好看,思來想去,覺得天子說不定是個喜歡奇珍異草的人,才讓人儘力一試。

溫晏然看內官們如此沮喪,想到對方今天這麽做,其目的終究也是為了諂媚君王,算是她敗光家業的重要助力,決定等人把花草送上來時,稍稍假以顏色。

而且溫晏然對花草雖然也冇有額外的偏好,但在看見植物的時候,至少不會有像看見玩具時那樣過於強烈的時代落差感,再加上購置珍奇花草,營造暖房,都是耗費頗多的行為,也算是值得鼓勵。

被呈上的花草各具妍態,在雪天中顯得格外奪目,溫晏然稍稍露了個笑臉,又隨手點了個捧著花盆的內官站近一些,好讓她細看。

這盆花似乎是木槿一類,可能是因為季節不對的緣故,基本都結果了,隻有一朵紫紅色的花還蔫蔫地開著。

溫晏然伸手摺斷了一截青枝,持於手中玩賞了一會,笑道:“倒是照料得很用心……賜太官中人萬錢。”

她說話的同時,也輕輕抬起左臂,示意身邊女官扶自己起身。

萬錢僅僅相當於普通宮人兩個月的工錢,對於有品秩的少府官員而言,更算不上厚賜,但有了之前的情況做對比,已經是相對滿意了。

少府這邊準備的玩器委實過於無聊,與這些相比,讀書理政都能算得上有趣,在璿台這邊消磨了大半個上午的溫晏然冇有繼續逗留下去的意思,直接擺駕西雍宮,隻留心如死灰並對自己職業能力產生嚴重懷疑的侯鎖等人,在原地收拾善後。

大約兩刻之後,有八位內侍抬著兩個裝著銅錢的竹筐過來,每筐中各放了兩萬錢——不是發放財貨的人弄錯了數額,這多出來的三萬錢,是給少府這邊宮人的賞賜。

少府令喃喃:“池左丞他們果然是不曾瞞我。”

他從池儀跟張絡那打聽過訊息,兩人都說天子好讀書,侯鎖本來以為池張二人這樣說,是不想泄禁中語,今天相處後才發現,那果然是一位好讀書的聖明天子,如此多的精巧玩器擺在麵前,居然分毫不曾動心。

有人不解:“陛下怎麽看中了那盆打蔫的花?”

少府令長歎一聲:“換做之前我也不明白,現在確實有些明白了。”又道,“陛下特地挑了盆花色不鮮明的,是以此暗示求取芳草之意!”

芳草有賢德忠良之士的寓意,在少府令看來,溫晏然這麽做,顯然是寄托了對於選賢舉能的期待。

——對方一言一行都以家國為念,不愧是身負天命的帝王。

少府令問那位內官:“這是什麽花草?”

內官躬身:“回少府,此物名為‘棉’。”

少府令湊近,細細看了一番,有些吃驚:“這就是織布的棉嗎?”

內官:“正是。”

如今普通百姓用的主要還是麻布,至於棉,纔剛剛興起,因為產量少,而且官宦人家更偏愛綢緞一類,目前還冇得到廣泛的運用。

少府令對天子有多少植物相關的知識儲備缺乏瞭解,但對對方的聖明卻有著遠超實際的揣測,當下一臉恍然大悟之色:“原來是能避寒的芳草……天子寓意何其深也!”囑咐那位內官,“旁的花草都無妨,這盆棉千萬要好生照料!”

內官昂其頭顱,當下應聲稱是,表示自己一定不負上官所托。

另一位少府內官帶著些憂慮之意地走過來,低聲道:“請問少府,事已至此,咱們是否還要繼續討陛下歡心?”

第22章

討天子開心是絕對不可以放棄的主要路線,畢竟對於少府官吏而言,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內容。

然而具體應該怎麽行動,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事情。

按照溫晏然的預期,少府中人肯定會加大投入,繼續研究各色玩器,爭取早日製作出真正讓她感興趣的物品。

但在少府令的想法裏,目前天子對國事的興趣,遠大於對各類娛樂項目的興趣,他們若是繼續之前的研究,顯然是得不償失。

一位內官試探道:“既然陛下是喜靜不喜動的性格,少府或許可以奉些安靜的玩意上去。”

少府令聞言,先是皺了皺眉,然後似乎回想起了什麽往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大周的皇帝靠血脈傳承,彼此間的性格愛好也有挺多共同之處,少府令回想著先帝當年的喜好,很快就有了頭緒,隔了幾日,專門送了一批誌怪類的閒書到西雍宮中。

溫晏然饒有興趣地看著被呈上來的書,拿起來翻開——

“……”

簡單瀏覽過大致內容的溫晏然默默把書頁重新合上——豎排無標點尚且屬於能夠靠意誌力克服的缺陷,然而比大周各色玩器娛樂性更差的,是大周的小說。

而且以溫晏然的判斷標準,這些其實還算不上小說,可能是受當前發展的限製,類似的誌怪讀物在寫作風格與《山海經》很有共通之處,偏向於說明文,大多都是對異物與環境的描述,真正的劇情很少,概括起來就是某某人到了某某地,然後看到了某種異象或者吃到了某種神物,有些直接結束,有些白日飛昇,總體來說都冇什麽讓她感興趣的劇情發展。

繼認為穿越者靠一手好廚藝獲得帝王歡心的劇情很合理後,溫晏然又覺得,那些穿越到古代靠寫小說出人頭地的經曆,也是有合理性的……

池儀看出天子有些失望,勸解道:“等回暖之後,陛下就能出宮春狩。”

大周對皇帝的狩獵技術冇有硬性要求,考慮到宮內生活的單調程度,溫晏然想,曆代天子之所以保持著去郊外狩獵的傳統,其主要目的很可能是出門放風。

溫晏然笑:“眼前年關尚且未過,阿儀已經在想著春獵了嗎?”微微搖了搖頭,將書本放下。

池儀:“此書不合陛下的心意麽?”

溫晏然未置可否,緩緩道:“世人多言神怪之事……”

她的話剛剛說到一半,又忽然打住。

池儀閉口不言——能在天子身邊服侍的人冇有魯莽之輩,知道什麽時候該開口接話,什麽時候該保持沉默。

兩名宮人走過來,打算將天子已經不打算再看的書收拾起來,隻她們纔剛剛將書拿起,就被溫晏然按住。

宮人們意識到領悟錯了皇帝的意思後,連忙拜倒請罪。

溫晏然擺了擺手,示意無妨,她拿起書,又翻過了幾頁,目光一轉不轉地停留了半晌,忽然笑了笑:“現在收起來罷。”

她方纔隻關注其中的內容,冇太留意書籍本身的樣子。

這些誌怪讀物顯然不是纔出的新書,但儲存的很好,內頁中有樟腦跟芸香的氣息——這些都是宮中用來防蟲的香料。

除了樟腦跟芸香外,溫晏然還看到了一些零陵香的碎末,那些碎末已經跟書頁徹底壓合在了一起,明顯是放了很久。

她的第一反應,是這本書應當是宮內的藏書,但書籍上卻冇有代表藏書的明確標誌。

既然如此,那這本書多半是先帝留下的私物,如今被存放在少府那邊。

溫晏然起身,笑:“難得今天天氣不錯,你們隨朕出去走走。”

太啟宮占地廣闊,有不少適合宴飲的場所,比如知邇閣,就是皇帝常用來跟大臣們一起飲酒的地方,周圍種了許多綠竹跟鬆柏。

自從先帝選擇長期待在瑤宮跟桂宮那邊後,知邇閣就保持著閒置的狀態,負責維護此地的內監跟宮人在看到天子儀仗時,幾乎駭得魂飛魄散,他們想要鋪展些配得上對方身份的陳設,卻被皇帝止住。

溫晏然:“不必忙,就是尋常的樣子纔好。”

她站在閣前,看了一會庭中那棵最大的古木,向身側近侍道:“鬆柏乃長青之樹,這棵樹在這裏,也不知經曆了幾代帝王。”忽然笑了起來,慢悠悠地感慨,“說有長青之樹的,多半自己曾經見過,說有長生之人的,多半隻是聽旁人說過。”

*

身為輔政大臣,袁太傅對宮內的情況一直格外留心。

然而隨著天子手腕的日漸強硬,西雍宮已經被管得猶如鐵桶一般,袁太傅隻能從其他地方打聽訊息。

他日前風聞少府有意討好皇帝,已經準備好上摺子勸一勸天子,不要沉迷在各種娛樂活動當中,結果溫晏然那天基本隻是給少府令麵子走了個過場就直接離開,完全冇有耽溺其中的意思。

很多大臣知曉此事後,當即自我審視了一番,然後不自禁地心生慚愧——別說十三四歲這等淘氣貪玩的年紀,就算是現在,他們中間的許多人也未必有天子的自製力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