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突變

-

趙先生煩了,道:“現在出發!到山腳小店還早呢,先趕路!得快些才能到小店,要不天黑了。”

一行人一如既往,開始趕路,卻是那第一隊的馬車上,出現在微妙的氣氛。朱兵和王韋本時是一起坐的,對麵是小老頭和老嫗,斜對麵是蘇絲和王小可,現在變了!小老頭搖身一變成了冥羽,於是三個女生自然要一起坐,冥羽變成了挨著蘇絲坐。

冥羽對麵是朱兵,書塾最愛書的書癡!一個喜歡看書看到流淚的傻男孩。

王韋坐中間,對麵是蘇絲,而王韋的右邊是老嫗!

王韋往前看是夢中人蘇絲,往右看是老嫗這個恐怖角色!雖說知道是冥羽的媽,可是那害怕是骨子裡的。

真是前是天堂,右是地獄啊!

朱兵卻把眼睛往地下看,竟是一眼也不敢看冥羽,怕是看了一眼都是唐突佳人。不,是冥姑娘!那臉也不知是坐車悶的還是害羞,竟是一路紅臉。

小店到了,卻是一處竹林,也不見什麼五台山,影兒都冇有,眾人入店,小二跑起來,恰好晚食時間,於是在大堂大家進了食。

吃了飯,趙先生拿了房牌,卻不分發,又說分隊一事,先問:“冥羽選哪一峰?”

冥羽卻答:“我去掛月峰。”

看了一眼李昭。

那機關鳥在天上想:

這群傻冒!我早就知道是掛月峰了,你想,她是李昭的跟班嘛!

於是去掛月峰的一大群。

最後隻有趙先生要去南台普濟寺拜智慧文殊,去了錦繡峰,其他一群人都去西台掛月峰,五台就遊成了二台。

王木匠想了想,怕趙先生孤獨,也選了錦繡峰。

大家正在嚷嚷的高興,印著燭光,個個歡聲笑語,卻見門外不知不覺進來兩個住店的。

一位年青公子,白衣錦袍,腰著玉佩,氣宇不凡。

另一位應是年青公子的弟弟,大約十二三歲,也是人纔出眾,卻是青衣,腰間有一寶劍,上鑲寶石。

西徑關大夥嚷得高興,冇停下來,這二人旁邊不知不覺聽這你一句我一句就來了興趣,也是滿臉微笑。

小二上前,招呼二人要了吃食,把大堂燭光點亮了。

卻見那說書先生居中一坐,把驚堂木一拍,笑道:

“大夥兒,今兒我高興,就這大家說說這五台山的古往今來!”

連那店老闆連同老闆娘都出來了,今兒熱鬨。

西徑關眾人都拍手叫好,那年青公子二人也邊吃邊聽。

機關鳥在屋外聽得清清楚楚,正是說那五台山傳說,

那說書先生道:相傳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當。文殊菩薩碰巧到這裡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決定救苦救難。文殊菩薩瞭解到東海龍王那裡有一塊神石叫“歇龍石”,可以把乾燥的氣候變得濕潤,於是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借歇龍石。龍王勉強答應說:“神石很重,冇有人能幫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動,就拿走吧!”

文殊菩薩謝過龍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唸咒語,立刻使巨石變成了小小的彈丸。文殊菩薩將彈丸塞進袖筒,然後飄然而去。文殊菩薩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間的一條山穀中,奇蹟發生了: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於是,這條山穀被命名為清涼穀,人們又在這裡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

那說書先生又在那兒搖頭晃腦的講佛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諸菩薩住處品》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又道:“文殊菩薩乃三世果上如來,無上智慧之代表。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央崛摩羅經》說:文殊菩薩,在北方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寶積經》中說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普見如來。《華嚴經》則說,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今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示現出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一婆羅門家,父名梵德,從母右協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同等。”

那機關鳥聽的心煩!這不就偷山上的介紹內容嗎?但見那眾人卻聽得如癡如醉,

機關鳥真搖頭,搞不懂這些人類!騙啊!

那年青公子二人更是聽得心醉,忽然見那年青公子起身,作了個揖,對說書先生彬彬有禮道:“打擾先生說書了,在下太原人,姓李,字建成,這是舍弟世民。我兄弟二人恰好遊曆至五台山,請問可否同大家一起登山遊曆?”

陳先生卻笑道:“二位公子有禮了,不過我們領隊卻是趙先生,不是我。”

趙先生上前一步。

那年青公子一見趙先生白衣長衫,呆了一呆,想是冇想到先生是如此俊雅風流,再次彬彬有禮行禮道:“見過趙先生。”

趙先生微微笑道:“李公子多禮了,我們一行人正要登山,卻組了二隊,分彆要登掛月峰和錦繡峰,不知二位選哪一峰。”

那叫世民的少年連忙插嘴道:“哥,趙先生,我跟人多的一隊。”

笑了一笑,臉上一個酒窩。

恰好李昭站在他身邊,也對李昭笑了一笑。

恰好李昭手裡握著紅櫻銀槍,那叫世民的少年覺得李昭真的好英武!

李昭也對少年笑了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