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外號比真名還要出名,怎麽辦?

-

得,來早了!

葉家山墓地這邊還冇挖到曾侯墓呢!

荊州考古所並冇有像社科院考古所一樣那麽好運,剛開始挖的m1號墓就是一位曾侯的墓。

他們連續挖了三座墓分別是一位曾國大夫或者卿、一位曾侯夫人,和一位可能是曾侯,也可能是曾侯夫人的墓...

不過也並非全無收穫。

至少知道了葉家山墓地確實是曾國貴族墓地。

而且是西周早期的,最早至少能追朔到成王或康王時期。

成王是周朝第二位君主,是文王的孫子。

這年代確實夠早了。

要知道,武王克商之後,也隻做了兩年的天子,然後就去世了。

成王時期,實際上纔是西周剛開國的時候。

就算是康王時期,也不過是周朝正式成為天下共主後24年而已。

葉家山墓地能發現成康時期的曾國貴族墓,這說明陳翰他們在文峰塔發現的編鍾,記載的內容基本是符合事實的。

曾國確實是周朝最早封分的姬姓諸侯國之一。

而且葉家山墓地這裏,大概率埋了第一代諸侯。

這位第一代諸侯也許不是南宮適,因為南宮適可能冇有就封。

按照編鍾銘文的說法,武王將隨州這一塊封給了南公。

但是在成王時期,南宮適還在中央輔左成王呢。

《國語·晉語》記載:“成王繼位後,詢於‘八虞’,而諮於‘二虢’,度於閎夭而謀於南宮。”

很明顯,南宮適應該也和周公,召公一樣。

雖然領有封地,但是自己卻依舊留在了朝中,隻派遣了長子前往封地就封。

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南宮適最早開了這個遙領封地的頭,後來周公和召公纔有樣學樣。

“南公”這兩個字,也可以作為左證。

既然春秋晚期的曾國編鍾上,都稱呼南宮適為“南公”,說明南宮適是以“南公”的身份去世的。

對姬周來說,“某公”裏的“某”,是有特殊意義的,不是亂叫的。

周公為什麽叫周公,是因為他一開始的采邑在周,所以被稱為周公。

同樣,召公的采邑於召,所以一貫都被稱為召公。

而周和召,都是這兩位周初重臣,在武王還冇克商之前的封地。

姬周正式成為天下諸侯共主後,成王將周公封到了曲阜,建立了魯國,將召公封到了薊,建立了燕國。

但是他倆都冇有就封,而是派兒子去就封。

所以他倆依舊還是以原來的采邑為稱,而不是“魯公”和“燕公”。

那麽,南宮適可能在西周還冇正式建立之前,就在周國領有一塊叫做“南”的采邑。

並且後來也冇有就封曾國。

所以才一直被稱為“南公”!

甚至春秋時期的曾侯都還是這麽稱呼自家老祖的。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可能。

就是南宮適也許和薑太公一樣,他“南公”的“南”,指的是他在中央長期擔任的某個官職。

薑太公受封齊國後,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呆在鎬京做周朝中央政權的“太師”。

後來也是在周首都鎬京去世的。

所以他見於史書或者兩週時期的銘文中,都是被稱呼為“太公”。

而且因為他實際上參與了齊國的建設,也親自治理過齊國一段時間,並非是完全冇有管理齊國。

所以偶爾也會在銘文裏看到“齊太公”的字眼。

但是南宮適見於銘文中隻有“南公”,而非“曾南公”,所以陳翰認為南公適可能並冇有就封。

第一代曾侯,大概率應該是南宮適的兒子!

也許,曆史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武王將南宮適封到了隨,於是南宮適派遣兒子來到了隨地,建立了曾國。

這和周公兒子到曲阜建立魯國,召公兒子到薊地建立燕國一樣。

隻是曾國並冇有像那些大國一樣,迅速擴張壯大起來,無法用一兩個地名來概括稱呼。

不像泗上的任國、滕國、莒國、任國、郯國、費國、邳國等國,在曆史紀錄中,直接就用封地的名字,代稱了國家名。

比如費國在費地,就被稱為費,莒國在莒,就被稱為莒。

也許曾國的國都在隨地,地方又不大,久而久之的就被稱為“隨”了。

但是曾國和那些泗上小國不同,曾國是武王親封的諸侯國,國君是曾侯!

所以在青銅器的銘文上,必須要刻上“曾”這個官方國名!

而“隨”這個非官方的國名,隻是列國對曾國的慣稱而已。

也許曾國人自己都習慣了這個“外號”,但是在正式的青銅器銘刻上,肯定不能刻“諢名”的。

就像是,不能因為被同學叫胖妞,就真的在高考的時候,填寫姓名填胖妞吧!

如果東西周時期有知乎的話。

也許曾侯會在知乎上提問:“很困擾!外號比真名還要出名,怎麽辦?”

不過,這也隻是陳翰的一個猜測而已。

到底事實是不是如此,還得看葉家山這邊的曾國早期國君墓葬,能不能有左證。

在穆教授這得知了還冇挖到曾侯墓後,陳翰就有些沮喪的告別了穆教授,拉著羅正豪準備離開了。

“老羅,之後如果你們發現了曾侯墓,有記載了什麽重要資訊的銘文,記得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通知我啊!”

“按照我的推測,第一代曾後應該是作為外來者,征服了隨地的本土勢力後。才建立姬姓曾國的。”

“有很大概率,在初代或者二代曾侯的墓裏,會有青銅器記載了這一涉及到曾國建立的大事!”

“如果能在青銅器上發現任何“隨”字,那曾隨二國合一隻說,就板上釘釘了。”

離開之前,陳翰再三的叮囑羅正豪。

雖然說文峰塔m1號墓出土的編鍾,銘文記載的內容,幾乎已經可以證明曾隨是一國了。

可是從頭到尾,銘文裏都冇提到“隨”,無法從直接證據上,證明曾國所在的地方就是隨地。

那萬一當時吳楚之戰發生的時候,曾國和隨國其實是並立的,隻是史官紀錄錯誤了呢?

考古,並非是為了證明史書的記載,都是正確的。

史書也就記載錯誤的可能,而且這種事情還發生過很多。

所以為了嚴謹性,最好是能找到曾就是隨的直接證據。

不然別現在興沖沖的下定論說曾隨是一國,結果過幾年卻發現了隨國遺址或者貴族墓葬。

那可就尷尬了...

“行了,你就放心吧,一有發現我就立馬通知你!”

羅正豪笑嘻嘻的將陳翰送回到了村口,同樣再三保證後,陳翰這才心滿意足的開車離去。

“哎,還是太心急了,這才半個月呢,哪有這麽快就出重大發現的。”

回程的路上,陳翰還在不斷歎息,果然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滴滴答答鼕鼕噠噠,葫蘆娃!”

“滴滴答答鼕鼕噠噠,本領大!”

一陣電話鈴聲,在封閉的車廂內響了起來。

陳翰順手便接通了車載藍牙通話。

“喂,哪位?”

電話那頭,傳來了孔建文急躁的嗓門。

“小陳!趕緊回工地!”

“m1號墓又出土了一個銘文較多的編鍾!”

“還有,剛纔荊州博物館的館長給我打了通電話。”

“鳳凰山168號墓的發掘成果要公佈展出了,“遂先生”也會一並公開!”

“他想要請你幫忙給大眾宣稱和介紹一下遂先生!”

“現在你在網絡上還挺出名的。”

“我都冇注意到,你那融媒體宣稱做的還挺不錯啊!全網粉絲居然都有二百多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