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一章 西漢列侯出行儀仗

-

異香從何而來?最有可能的一個解釋,就是這座墓葬的建造,運用了大量的珍貴香木。

並且因為這座墓回填之後,就一直處於一個絕氧的狀態,又長期有地下水倒灌,導致這座墓的建材,一直都處於一個較為難以發生反應的穩定狀態中。

而當考古隊的到來,將填土挖出,將這種絕氧環境破壞後,這些用於建造墓室的珍貴木材,就開始散發出了他們遲了兩千年的香氣。

畢竟遇到了氧氣,木頭自然要開始作用,釋放出木身的香味。這股香味,確實可以說是遲了兩千年。

原本,應該是在墓葬封土後的幾年裏,就會揮發的差不多,然後木材就進入腐朽、腐爛的狀態,散發的就是朽木的味道了。

“這說明,這座墓的儲存情況非常好啊!”聞到了這股奇特的異香,大家不但冇有害怕,反而更加興奮了!

都是懂科學的無神論者,自然不會將這股異香往神秘學方麵聯係。稍微想了想,大家就明白了過來!

這是好事啊!隻有墓葬一直處於絕氧的情況,纔有可能讓這些建造墓葬的木材,過了兩千多年,接觸到氧氣後還能散髮香味!

當然,也不排除這些香味可能是來自其他東西,不一定是來自於建造墓葬的木材。

但是到底真相如何,要進入墓室後才能知道!

“先清理甬道和甬道左右的兩間側室吧!”溫遠根定下基調,很快就有工程機械被抽調了過來,開始對墓葬最前方的甬道和左右兩個墓室上的封頂木板,進行拆除調離。

古代人建造墓室是不會用釘子的。實際上這些頂蓋板,就是直接用木板鋪在了墓室頂而已,所以要抽走也很簡單。

幾輛吊車連翻出動,很快就將墓室最前端的部分頂蓋木板給去除掉了。

而甬道和左右兩個藏室內的情況,也展現在了考古工作者的眼前。

“原來是車馬庫啊!”隻見,有多部偶車,在左右兩個側室內,靜默而立,講述著西漢貴族出行的壯麗場景。

偶車,可以理解為縮小版的車馬手辦,其實就是模型。一般在大部分漢代墓葬中,出土的車馬都是這種偶車,有的是陶做的,有的是木做的。

其實就是一種專門供墓主人死後出行所用的明器。在樣式上,是完全複刻了墓主人生前使用的馬車,但是大小縮小了很多。

除了幾輛偶車之外,在偶車旁邊,還有不少隨同俑,也就是駕駛馬車的車仆、侍衛之類的,都是陶俑。

在西漢,陶俑的用度也是有規格的,非天子特賜的話,一般隻有列侯以上的貴族,才能夠使用陶俑陪葬。

而兵馬俑,就更加特殊了,一般是天子禦賜的話,才能使用。不是所有諸侯王的墓葬中,都能發現兵馬俑的。

但是確實有漢代諸侯王可以用兵馬俑。比如那位鼎鼎有名的梁孝王劉武。

作為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帝劉恒的兒子、漢景帝劉啟的胞弟。他地位極其顯赫,居天下膏腴之地,又曾經在七國之亂裏出了大力氣,在梁國力抗諸侯入侵。

所以他

“得賜天子之旌旗,出從千乘萬騎。”

“東西馳列,擬於天子”。他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基礎,還有曾經立下過戰功的榮譽,決定了劉武能夠在死後享用兵馬俑陪葬。

在他的梁王墓中,根據考古工作者的考察,就有一處兵馬俑坑。但是因為兵馬俑坑所在的位置,被大片的村莊建築或道路或樹林或農田所覆蓋,不適合大舉發掘,所以並冇有將其挖出來。

不過,在獅子山的楚王墓,就出土了數千件彩繪兵馬俑,以步兵俑為主,騎俑也有很多。

這說明漢代的諸侯王,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有兵馬俑陪葬的。畢竟這玩意當年是陪葬過秦始皇陵的,擁有特殊意義。

西漢的帝陵,目前冇有任何一座被髮掘。所以尚不清楚帝陵中有冇有兵馬俑陪葬。

但是已經可以確定,部分特殊的諸侯王,是能夠獲得兵馬俑陪葬的。但是到列侯這一級別,可就不能用兵馬俑這種有象征征伐之權的陶俑陪葬了。

列侯隻能用普通的陶俑,例如仆人俑、侍女俑之類的陪葬。咋地,你個列侯死後還要帶兵去地下,是什麽意思啊?

諸侯王帶點兵,算是王衛隊,而且諸侯王在漢初有節製封國兵馬的權利。

列侯在不封為出征將軍的時候,可冇指揮軍隊的權利!用點仆人俑湊合湊合算了。

“咦,在甬道上擺放的,是偶樂車吧!”陳翰有些不確定的指了指甬道中間擺放的兩輛偶車。

這兩輛偶車,和左右車庫裏的那幾輛偶車不同。雖然已經被淤泥沖刷覆蓋了,但是他還是從其中一輛上看到了青銅鐃,另一輛上看到了建鼓!

這無疑是非常符合漢代史料中,關於諸侯王和天子出行時配備的樂車規格!

獻上關於先秦樂車,曾經清楚記載,由錞於、鐃與建鼓三種樂器,搭配組合成樂車組。

關於西漢列侯、諸侯的出行陣仗、製度,現在已經有些缺失了。因為本來漢朝就是建立在禮崩樂壞之後的時代。

經過春秋戰國的各種禮崩樂壞後,西漢王朝建立時,天下已經冇多少懂得周代禮樂化和製度的人了。

而且西漢初代的統治者們,泥腿子的數量占據了大多數。這就導致西漢的前半截,基本上禮樂製度是冇有的。

包括天子應該穿什麽,出行的時候應該有什麽儀仗,將軍打勝仗歸來要用什麽禮儀等等細節的禮製,統統都是一片空白。

整個大漢王朝,就隻有一套用於大朝儀的禮儀製度。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纔開始琢磨起了恢複禮製的想法,重新製定曆法,製定禮儀。

五德終始說纔開始真正定下基調。漢武帝之後,漢代貴族的禮儀製度,才漸漸開始恢複雛形了。

具體到貴族出行的製度和禮儀,也有了要求。不過具體是什麽樣的儀仗,現代已經不知道了。

這幾輛偶車和偶樂車的出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兩輛漢代樂車,是考古曆史上的首次發現,勾勒出了一張西漢列侯出行圖!

古代戰場

“擊鼓進軍、鳴金收兵”,是不是列侯出行也是如此陣仗呢現在可以確定了。

甬道中發現的偶樂車、說明西漢時期列候出行時有樂車在前方。海昏侯生前出行時,鼓車響起時車隊前行,一旦青銅鐃鳴金則車隊停止。

這些甬道和東西車馬庫內出土的偶車馬和儀仗俑,為西漢列候的車輿、出行製度作了全新的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