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章 繁榮的文化

-

剔除淤泥,小心謹慎。

不隻是天珠,漸漸地,諸多精美的小器物都露出了真容。

包金,形狀別致,與腰飾疊在一起,應該也是掛在腰間的佩飾。

天珠、瑪瑙上下穿孔,連在一起,原本應該是一個掛在腰間叮噹作響的佩飾物件。

玉觽(xi),極品的和田白玉製作,這是一種用來解釦的物件。

這是一種微曲的錐形器,始見於新石器時期著良渚文化,流行於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兩漢而不衰,後漸消亡。

最初它是隨身攜帶,用以解結繩結的工具。

華夏早期服飾冇有鈕釦,一般是用繩子係住。

而周人注重禮節,為避免衣帶散開導致走光失禮,通常會把繩子打成死結,解衣帶結時則需要藉助彎角型的觽。

因此觽成為人們攜帶在腰間的小型生活用品。

後隨著社會的發展,觽被賦予了一定的隱晦含義。

玉觽的實用功能逐步淡化,演變為佩戴裝飾用玉的一種,表示成人的象征。

一般為成年人或已婚少年的標誌性的腰間佩飾物,表示佩戴者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簡單的說,這是一種有點像象牙,上粗下尖,很像柳葉刀的一種器物。

西漢時期在腰間佩戴玉觽,更多不是用作實用,隻是象征成年人的含義。

各種佩飾、掛墜、飾品,應該都是劉賀生前的摯愛,甚至可能就是他生前常常掛在腰間把玩的玩物。

將他們掛於腰間,走起路來叮噹作響,這其實就是漢代貴族們所追求的「貴族」美。

隻有下等人,纔會腰間連個玉佩都冇有,走起路來靜悄悄的。

所以下人、奴仆們都要求走起路來越安靜越好。

而貴族,卻是大開大和,走起路來腰間飾品嘩啦啦叮噹響,最好是隔著大老遠就能聽到聲音。

這就代表,哦,有貴族來了。

劉賀腰間的這些飾品,精美確實是很精美,但是還不算有多特別,隻要是貴族,多多少少都是有這樣的飾品打扮的。

相反,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劉賀腰間相對不太起眼的玉帶鉤!

在三個大帶鉤裏,其中有一個帶鉤,很是特別。

這個帶鉤的上半部分,器型顯現著戰國時期玉器的特質,一眼就能認得出來,是一塊戰國時的玉帶鉤。

如果隻是古董,其實倒還好。

西漢人收藏戰國時期的古董,這種事情也不奇怪嘛。

平民可能冇這個心思去乾這種事,但是對貴族來說,收藏古董是一種雅事。

但是!

令人奇怪的是,這枚玉帶鉤的下半部,準確的說,是在下麵鉤子的那一節上端,有一塊長度在一厘米多點,是用白淨溫潤的一截瑪瑙打造的!

這節瑪瑙,看起來非常像玉。

剛開始還被陳翰認錯了,認成了玉。

還是後來李教授認真判斷後,確定這是塊瑪瑙。

神奇的是,這塊瑪瑙是後來安裝上去的!

而在瑪瑙之下的鉤部與掛鈕,卻是真的用和田白玉所製作的!

也就是說。

實際上,這根玉帶鉤,是一件組合器!

上半部古色古香,雕飾和紋飾充滿了戰國時期的風格,顯然是一塊戰國器物。

而下半部,則是後來劉賀又讓人重新打造出來的和田玉與瑪瑙組裝上去的。

或許,這件玉帶鉤,曾經因為戰國亂世的原因,損壞了一截,幾經輾轉,來到了劉賀手上後,劉賀很喜愛這件玉帶鉤,於是就讓工

匠將其修複完好,然後愛不釋手的戴在了腰間!

可能,喜歡收藏古董的劉賀,還有改造古董的愛好!

喜歡將這些破損的古董,重新變廢為寶!

這也是一件雅事!

「欸,有字啊!」

正在打量這件玉帶鉤的孔建文,突然發現。

在帶鉤的鈕上,刻有兩個字。

這兩個字很簡單,也不分什麽字體。

就是一個「十」和一個「二」,這兩個字從古到今,都是這麽寫的,倒是冇有什麽辨認困難之說。

但是,這兩個字作何表意,到底是讀「十二」還是「二十」?

孔建文和陳翰幾人,麵麵相窺,一時無解。

單單這麽兩個字,想要弄清楚含義,那可太困難了。

這兩個字是在屬於戰國年代的那半段上出現的。

是後來刻的,還是戰國時就刻了。

意思又是什麽,是劉賀的第12或者第20件收藏品?

還是其他意思?

可能性太多了,不確定性也太多了。

根本難以解釋...

這個問題,也隻能暫時先放下。

經過四天的清理,這間玉帶鉤,已經是劉賀腰間的最後一件物品了。

清理出來後,劉賀腰間的小物件,就算是全部提取清理完成了。

但是陳翰他們也冇有清閒下來。

人類體質學家們,已經到位了。

專門從首都人類體質學研究院請來的幾位專家。

不過,在專家們提取牙齒之前,他們這群乾考古的,得幫專家們掃清障礙。

什麽障礙?

當然是那塊覆蓋在劉賀牙齒上的玉璧。

當時因為發現了牙齒,所以暫時取消了劉賀頭部玉璧的提取計劃。

現在專家已經到位了,自然可以重啟玉璧的提取了。

玉璧提取冇啥難的,熟能生巧。

內棺裏的玉璧,已經被提取七八片了,大家看過又親自動手提取過,都算是經驗十足了。

按照孔建文的要求,陳翰和莊雲鵬,很快就將覆蓋在劉賀頭部的這塊玉璧,提取了起來。

同樣,這塊玉璧因為在棺柩塌陷嚴重的這一片區域,所以也碎成了好多殘片。

不然劉賀的牙齒怎麽會被壓碎。

將這些殘片都提取起來後,劉賀的麵部,或者說頭部的情況,就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咦...」

「這有些絲還是麻之類的編織物啊,儲存情況還挺好的!」

隻見,在劉賀頭部以上一點點的位置,有一些黑漆漆,雖經過兩千多年掩埋,但是編綴關係仍舊清晰可辨認的織物。

嗯,看起來就像是方便麪的麪餅,也像是奶奶們手工編織出來的毛衣那橫橫縱縱的痕跡。

更像竹筐的編織樣式。

不過,這些殘留的編織物,並不多,隻有一小圈。

「這是什麽?」

社科院考古所的精英們,個個都好奇的湊了上來。

陳翰疑惑的凝視了幾眼,突然眼前一亮,靈感乍現。

「這是一頂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