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二章 孔子屏風

-

10塊還算完整的木牘,16塊殘片,聽起來似乎很多。

但是實際上上麵記載的內容並不多。

除了百官的附名,地方官員提議→中央官員會議→皇帝同意後成為最高意誌→向地方逐級傳達的這套清晰的成文過程後,就冇有其他內容了。

當然,因為破損的原因,詔書上還有一些字跡模糊不清,難以辨別,短時間內冇辦法一下子弄清楚。

但是其內容,已經可以確定了。

這就是一份西漢宣帝時期的《海昏侯國除國詔書》!

這是一份漢宣帝親自簽署的海昏侯國的《除國詔書》。

文字記載與史書中描寫的海昏侯國除國的過程幾乎完全一致……

這是迄今發掘出土的首份西漢國除詔書實物!

詔書記錄了劉賀去世後海昏侯國除國的曆史!

還記載了劉賀的準確去世日期,以及他的兩位兒子去世的時間!

這是一份堪比國寶的文物!

毫不客氣的說,當這份《除國詔書》完全整理出來後,將會成為新的鎮國之寶!

是西漢考古最最最重要的文物成果!

這可是一份「皇帝詔書」!

還是兩千年前的詔書!

陳翰意猶未儘的看完了這份詔書,心裏那叫一個感慨啊。

咱這也算是看過皇帝詔書的人了。

而且還是看的原版。

還是西漢的皇帝寫的詔書!

這是一份極為珍貴且從未見於史書的稀世之寶!

在劉賀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可能是帶著滿腔遺憾離開這個世界的。

但是,兩千多年之後,他卻以另外一種方式被世人記起,其轟動效應不亞於任何一位漢代帝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做到了西漢很多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

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當海昏侯墓的各種考古成果,陸續向公眾公佈之後,海昏侯劉賀,將會從之前的寂寂無名,一躍成為最知名的「漢代皇帝」之一。

他那坎坷的人生,那驚險的政治鬥爭,那失敗的下半生,那死後的淒慘經曆,都將會被大眾熟知,口口相傳。

他將會成為像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一般知名的西漢「帝王」級人物!

他若地下有知,不知是喜是悲……

陳翰認為,應該是悲的。

但是對考古學界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喜事,一件大喜事!

......

海昏侯墓發現迄今為止第一份漢代王侯國《除國詔書》的事情,很快就轟動了業內,並且引來了央視的媒體。

從發掘開始,就成為了大眾熱議和關注中心的海昏侯墓,再次引爆了所有大眾的視線!

海昏侯墓從發掘開始,就不斷的在向外界公佈發掘成果。

之前墓中發行數量龐大的黃金,以及幾噸重的銅錢時,就已經登上了微博的熱搜,引發了無數網友的關注。

這次一篇《除國詔書》的出現,更是直接登上了央視的新聞報道!

海昏侯墓,雖然隻是一位列侯之墓,但是其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很多帝王的大墓!

而劉賀也確實配得上這樣的關注!

他的墓中,簡直有太多重新整理考古史,填補漢代曆史空白的大發現了!

就在央視記者們,來到考古基地,將《除國詔書》的內容拍照,做了一期簡單訪談後。

還冇等這些記者離開考古基地呢。

海昏侯墓,就又有了一個驚天大發現!

準確的說,是

確定了一個新發現!

將時間往前倒幾個月。

就在考古人員清理海昏侯墓的主槨室外間的時候,發現了一塊主體四分五裂,許多漆木碎片散落一旁的屏風。

這塊屏風上的圖像和文字也都有不同程度地汙損,但從漆木結構中依稀可以看出屏風的影子。

隻是因為汙染很嚴重,屏風上的汙泥太多了,根本看不清畫了啥。

所以,這塊屏風在發現的時候,並冇有引起太多注意。

但是隨著屏風交付文物修複人員們進行清理修複後,屏風上的情況,漸漸顯現了出來。

這,是一塊畫了孔子肖像畫的「孔子屏風」!

而且,屏風上的畫像,顛覆了學者們對孔子的固有認知!

眾所周知,無論是古代孔子畫像,還是如今影視劇中的孔子形象,身材特征都屬於微胖,額頭飽滿,千百年來,人們對此堅信不疑。

雖然,史書上記載過孔子的形象,但是都是外人所說。

比如,「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這是《史記》的記載。

「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這是《莊子》的記載。

根據莊子的說法,孔子是上身長,而下身短,不僅如此,他還有些駝背,耳朵並不突出,貼在後麵。

太史公也有描述孔子的長相,他的頭部上方,是中間凹,四周高。

還有的描述是孔子的額頭很高並且有很明顯的突起。

總體來說,孔子的形象並不算清晰,可以確定的就是他應該個子很高。

而現代人常見的孔子畫像,追溯其源頭,最早也隻能追溯到北宋時期。

一些孔廟裏所謂的根據孔子徒弟子貢的畫臨摹的孔子像,實際上也就是從北宋的孔子石刻上臨摹下來的。

根本就不是春秋晚期傳下來的。

迄今為止,能夠找到的最早的孔子畫像,是出土的東漢墓中的,裏麵有許多畫像,老子的,孔子的,他們的弟子的。

但是這些畫像,隻籠統的寫了一個「群賢像」或者「孔子及其弟子像」之類的。

就是說,這麽多人物裏,專家根本冇辦法分辨,哪個是孔子,那個是孔子的弟子。

實際上,對孔子到底長啥樣,大部分研究曆史的人,都是迷茫的。

以至於,現在看到關於孔子的畫像,牙齒外露,駝背拱手等等,都是根據部分漢代之後的史書中記載的形象所想象出來的。

但是!

現在海昏侯墓出土了一幅孔子畫像,或許就解開了孔子的真麵貌!

因為,在這塊海昏侯墓的屏風上,左右各畫了兩個人物。

並且,在人物旁邊,很是貼心的寫下了人物是誰!

左邊的畫像旁邊,清晰的寫下了「孔子」二字!

而右邊的畫像,則寫下了「顏回」二字!

顏回,乃是孔子的親傳弟子!

雖然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海昏侯墓因為地震導致墓室進水,畫像遭到嚴重腐蝕,儘管文字部分清晰可見,但畫像中的兩個人物卻有些模糊。

可是,依舊可以看得出來,畫像中的孔子,是一個纖瘦且風度翩翩的儒雅男子,頭頂與常人無異!

然而司馬遷筆下的孔子,卻是高大威猛、相貌奇異之人。尤其是「生而圩頂」,說明孔子腦袋畸形,頭頂低四周高,頭部極為不正常!

顯然,孔子屏風中的孔子畫像,顛覆了傳統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