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二章 階段成果新聞釋出會

-

廣漢,穆蘭久大酒店的3號宴會廳內。

此時,宴會廳裏已經被佈置成了大型新聞釋出會現場的樣子。

臨時搭建的主席台上,坐了十多位來自三星堆考古項目的重量級專家學者。

在台下,則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家媒體記者。

今天,三星堆考古發掘項目,正式召開了階段成果匯報的新聞釋出會。

三星堆的發掘工作,是一件將會耗費漫長時間的事情,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

像三星堆範圍內的田野考古,每年持續進行的發掘季,幾乎都不會專門開釋出會公佈成果。

因為發掘出來的東西,謎團隻會越來越多,並冇有啥階段性的發現。

比如八號坑外的祭祀區,目前還在發掘,到底這些建築是不是祭祀建築,還不能完全確定。

所以,今天的新聞釋出會,主要的匯報重點,還是已經基本快完成了的後六個祭祀坑的發掘成果匯報。

三星堆考古研究所的所長蔡論坐在主席台中央,笑著說道:“經過碳十四測年法確定,大部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在距今3148—2966年的時間範圍之內,大概相當於商代晚期。”

“而這些祭祀坑使用完畢填埋好之後就廢棄了,一直過了兩千年都冇有人來打擾他們,直到宋代纔有人到三星堆遺址附近生活。”

“三號坑和四號坑出土最多的是銅器,特別是三號坑,出土了較完整的銅器293件。”

“目前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尊銅頂尊跪坐人像,由兩部分組成。”

“下部分是一個跪坐的戴著三星堆麵具的人,上部分是這個人頂著一個大口尊,兩部分很可能分別產自長江中遊與上遊。”

“說明瞭三星堆人當時藉助長江,曾經與上下遊多地廣泛交流,不隻是隻龜縮於四川盆地內。”

“四號坑則出土了紡織物,在一件青銅器傍邊發現了麻織成的線,更為震驚的是發現了絲綢殘留物,可見絲綢真是華夏文化的logo。”

“從長江中下遊地區、黃河流域到四川盆地,都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就開始使用絲綢來製作衣服。”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我華夏文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十分注重禮儀與服飾,創造出了燦爛的禮儀和服飾文化!”

“我們的植物考古學家對四號坑的土樣進行了分析,基本還原了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都長著哪些植物。”

“有竹子、蘆葦、畫眉草、莎草、棕櫚等科,還有一些現在還冇研究清楚的。”

“這說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四川盆地,氣候應該更加接近於熱帶地區,冬天應該是冇有現在這麽冷的。”

“是一處溫暖濕潤,四季如春的好地方!”

“此外,三星堆祭祀坑還出土了很多很多象牙,說明三星堆人對象牙是真愛,在祭祀活動中大量使用。”

“並且,這次重啟發掘,對解讀三星堆文明,有重要意義。”

“三號坑發現的銅祭壇、帶有神樹紋的玉器,四號坑發現的扭頭跪坐人像,以及陶器尖底盞,這都是以前在一、二號祭司坑冇有見過的文物,反映了三星堆文化的審美藝術風格和世界觀念。”

“其他幾個祭祀坑的考古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五號坑即將完成野外清理工作,考古學家準備把坑內堆積提取回實驗室進行精細清理。”

“截至目前,五號坑共清理出土近似完整的金器19件、玉器2件、銅器2件,另有牙凋殘片等近300件,比較特殊的有金麵具、鳥形金飾、橄欖形玉器、圓形金箔、玉珠和雲雷紋牙凋等。”

“六號坑最特別的是考古學家在其中發現了一個木頭箱子,箱子內部發現了硃砂,還發現了木器。”

“目前“木箱”及木器已經整體提取回實驗室進行精細發掘。”

“截至目前,六號坑隻出土包括“木箱”在內的兩件木器以及玉刀1件。”

“不過“木箱”之內尚未清理,故是否還有更多文物出土尚需後續明確。”

“為什麽要專門用一個祭祀坑來埋葬這個木箱,木箱內是否有對三星堆人來說十分重要的東西,我們正在試圖解答。”

“七號坑上層埋藏了一層象牙,下麵放置了好多其他材質的器物,象牙數量預計將近200根,下麵的器物有玉石戈、章、瑗以及銅人頭像、有領璧、龜背形掛飾等。”

“考古學家正在目前提取上層的象牙,預計於10月份提取完全部象牙並開始提取下麵埋藏的文物。”

“七號坑目前出土近似完整的銅器1件、金器3件、玉器5件,提取象牙80根,典型文物包括帶黑彩銅人頭像、魚形金箔片等。”

“八號坑的情況和七號坑類似,能確認的文物包括銅人頭像、銅麵具、銅尊、銅方罍、銅神壇、銅神獸、銅頂尊人像、玉章、玉戈、玉有領璧、石磬等。”

“目前正在開展象牙提取工作,預計兩個月內提取完全部象牙。”

“目前提取的近似完整器包括銅器54件、金器349件、玉器199件、石器34件,提取象牙66根,典型文物包括小型銅凸目鳥身人像、金麵具、玉章、石磬等。”

“隨著三星堆考古發掘的不斷推進,具有三星堆風格的器物逐漸形成體係,向我們揭示了三星堆社會在精神世界和手工藝技術領域達到的高度,讓我們部分瞭解了古蜀社會的狀態。”

“隨著研究的深入,還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研究成果披露給大家,三星堆文化的麵貌也會越來越清晰。”

冇有多餘的廢話,通篇都是乾活。

蔡論所長乾淨利落的向媒體記者們,匯報了一下目前三到八號坑的發掘情況,和階段性的成果匯報後,坐在他兩側的其他考古工作者和專家們,就都送上了熱情的掌聲。

然後,大家就紛紛站起身,也不管麵前這些記者踴躍舉手想要提問的動作,瀟灑的就離開了。

陳翰與莊雲鵬等充當“背景板”的“專家”們,一個個也風緊扯呼。

開什麽玩笑。

記者媒體是天底下最難應付的一群人。

但凡要是被他們抓住,喋喋不休的問題,而且大多數都是很外行,和考古冇什麽關係的幼稚問題,真的會把他們逼瘋的。

有這個功夫和記者們扯澹,還不如早點回考古基地再挖個青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