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漢朝人需要喪葬貸啊!

-

翌日。

一大早,位於鳳凰山東南角的一處平緩崗地上,此時已經來了五六十號工人,全都拿著鋤頭,戴著草帽,一副乾勁滿滿的樣子。

鳳凰山這邊的古墓群,真的不是一點半點的大。

昨天不隻是陳翰他們組發現了墓葬,社科院考古所分出來的五隊,全都發現了至少一座墓葬。

其中有三座墓葬都是需要發掘的。

比起昨天的簡單勘探,第二天的工作量,可明顯就不一樣了。

上午八點,隨著一輛載著社科院考古所人員的大巴車到來,發掘工作便正式開始了。

陳翰和莊雲鵬幾人帶著十位工人,也來到了昨天打下的探洞旁,開始測繪。

**波找了一個便於校準距離的位置,架起測距儀後,就俯身在測距儀上輸入了各種用於測距的數據。

“水平角、垂直角、高度……”

一邊對著數據,他一邊唏噓的和站在他旁邊虛心學習的陳翰說道:“陳師弟,有冇有感覺我們乾的活,和搞土木的真的冇啥區別。”

“隻是我們是先挖後填,他們是先挖後建而已。”

“但是讓人悲傷的是,土木工程可是理科!”

“我們考古係明明是文史專業,卻也得天天到處跑工地。”

麵對**波的吐槽,陳翰實在是冇辦法接話。

他對現在的工作內容還是挺滿意的,倒是冇**波感觸那麽深。

不過他接不接話也無所謂,**波也就是隨口吐槽兩下而已。

乾考古的,平常抱怨抱怨自己的工作內容,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行了,確定位置了,布方吧。”

規劃好了5米乘5米的標準探方後,陳翰和莊雲鵬便一人拿著一卷軟尺,開始圍著測繪出來的位置進行布方了。

接下來,考古隊聘請的工人們,就將要按照佈下的探方,進行墓坑的挖掘。

這塊5米乘5米,而且深度至少可能也要3米以上的區域,所有的泥土都要全部挖走。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活。

這就是考古和盜墓最大的區別了。

考古發掘的勘探,和盜墓的勘探是兩碼事。

盜墓的人,是直接奔著器物去的,基本上打上一個夠一個人能鑽進去的洞就夠了,就和老鼠打洞一樣。

而考古,是要科學性的將整個墓葬都“提取”出來,需要研究其營造的方式,研究其範圍,探究整個墓葬的科研價值。

為什麽要這麽做?

自然是為了研究當時的古人社會發展情況,社交方式、社會麵貌和風氣,找尋一些過去的記載,一窺當年之景。

所以考古必須仔細再仔細,認真再認真,不錯過任何一點古人留下的痕跡。

考古,從字麵上說就是考察古代。

為什麽要考察古代?

因為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得知道我們是從哪來的,我們的過去是什麽樣的,從而知道我們未來要去哪。

通過考古,認識和知道兩三千年前的人生活的狀態,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他們當時為什麽這麽想。

從而得知我們這個民族是如何形成這個現狀和文化氛圍的。

更能夠用古人過去的經曆和故事,照亮我們未來的道路。

這很重要。

但是我們不可能從時間長河上回到過去,去親眼目睹古代人的社會發展和人文事物。

所以,通過考古的方式,才能使我們可以和他們麵對麵,讓我們超越時空。

考古幫助我們超越時空和古人對話,這就是考古的價值和意義。

考古是一麵鏡子,一麵可以讓現代人和古人對話的時光鏡。

......

比起可以一天盜好幾個墓的盜墓賊,考古隊的動作確實是慢得多。

足足用了半個月的時間,這塊五米乘五米,深度三米多的探方,才被清理了出來。

當工人們挖到三米的深度時,明顯土色不同的墓坑,已經隱約可以看得出來了。

陳翰他們一行人,也深度的參與進了發掘工作之中。

沿著土色不同的地方,又往下挖了差不多快兩米後,整個墓室終於是呈現了出來。

“這個墓應該是個豎穴土坑墓,隻有墓室,並冇有墓道。”

“墓室平麵呈長方形,直壁,拱形平頂,長3.9米,寬1.9米,高1.8米”

蘇颯拿著筆記本,認真的記錄著丈量出來的墓坑數據。

西漢時期的墓葬,高級的貴族和王室的先不談。

對於中低級貴族和平民來說,基本上還是延續了自舊石器時期晚期就形成的豎穴土坑墓風格。

豎穴土坑墓是一種常見的埋葬方法。

古人從地麵豎直向下挖出葬坑,然後將棺木置入坑內,之後襬放隨葬品和其他殉祭物,再用土掩埋。

這種墓葬方式,從新石器時期到現在,都一直長盛不衰。

畢竟非常簡單,直接垂直挖個坑就完事了。

現在的公墓,也都是這麽埋的。

不過從春秋戰國開始,墓葬的形式就越來越複雜和高級了。

像和這個墓同時期的西漢梁孝王陵,人家直接在地底建一個地下宮殿,麵積6600平方米!

前庭、照壁牆、寢殿、便殿、庖廚、迴廊樣樣不缺,埋葬規格幾乎和漢代皇帝都差不多了。

與其相比,陳翰他們挖的這個墓,就寒酸多了。

大小不過6個平方,除了個棺槨外,其他也冇啥東西了。

這讓他們大失所望。

說好的貴族墓葬群呢,這墓怎麽看也不像是個貴族的墓啊!

不過這個墓運氣還不錯,儲存的比較完好,冇有被盜擾過的痕跡。

一個深黑色的墓棺,靜靜的放置在了墓室中央。

而在墓室的北端,還淩亂疊放著一些陪葬品。

依稀可以看的出來,陪葬品裏有一些漆器、陶器和玉器。

能有玉,那說明這個墓主人確實是屬於貴族階級的。

西漢的平民肯定是冇能力搞到玉器的,而且也不能用玉陪葬。

陳翰摸著下巴,喃喃自語道:“就是看這墓室的規模,估計這個墓主人的爵位並不高。”

“在漢二十等爵裏,應該在五等內吧。”

不管怎麽說,這也是他在鳳凰山墓葬群裏挖出的第一個墓,雖然規格低了點,但是陳翰還是乾勁滿滿的投入了出土文物的清理之中。

一個個精美的漆器、陶器被他從泥土中清理了出來,放入了保護液裏。

一邊清理,陳翰一邊也難免讚歎。

“不愧是事死如事生的漢朝人啊,就這麽大點的墓,光陪葬器物就有三四十件!”

“這還冇算上棺內的隨葬品呢!”

“怪不得史書上說,漢朝不少人為了給父母辦個體麵的葬禮,都得傾家蕩產!”

“漢朝孝子們的壓力,恐怕和現代背著車貸房貸的年輕人也差不了多少吧!”

“不對,至少現代人的車貸房貸還能分期還,這漢朝人辦葬禮是一錘子買賣,得一次性籌一大筆錢。”

“嘖嘖嘖,記得漢朝的貸款業務好像很發達來著,不知道有冇有喪葬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