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

藏邊三醜聽到趙毅之言,眼冒精光,一臉的渴望。

一年不用受那極度痛癢非人之苦,可以無限製的逍遙快活。

單憑想想就感覺一身輕鬆!

“當然,我知道暗殺將領難度係數極高,所以你們無需上交頭顱,也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用毒也好,設計陷害也罷,總之他是個死人,就算你完成,也不用你們向我彙報,我安排的眼線自然會通知我,我剛纔所說的還是不夠全麵,你們殺的越多,你們快活的日子就會越多,活的也就會越舒服。”

殺幾個小兵,不足掛齒。

弄死幾個蒙古將軍,這纔是趙毅的真正目的。

一個軍隊的領導人,在無故之中被人暗殺,被人迫害。

就能極大的影響蒙古軍中,使其精神渙散。

兵強強一個,將強強一群!

“公子放心,憑藉我們三人的實力,殺一個蒙古大將並不是難事,也可憑藉金輪法王門下弟子的身份,假借他意哄騙到他處,在下殺手,冇人能夠知道,也不會有人知道.

.

.

“就是如此,不過毅公子,那蒙古大軍軍中可有不少漢人將領,如果是那樣的話,該如何計算?”

聞聽此言,趙毅眼神轉冷。

蒙古能夠順利奪下黃河以北的大宋土地,也並不是全靠蒙古將士。

那些賣國求榮的漢人纔是罪魁禍首。

“一律照殺,所有在蒙古軍中的漢人軍官,不管文官還是武將,每一個可得三百人頭.

.

.

“隻需一個,你們三個人一個月,就可以高枕無憂,不過,殺了以後屍體給我剁成肉醬喂狗,人頭放在他們的家中,告訴他們家人,這就是身為背叛者的下場.

.

.

對於這種叛徒,趙毅向來都是深惡痛絕。

有那麼一句話說的好,組織裡就怕出叛徒.

.

.

“我等明白,毅公子,我等就先告退!”

藏邊三醜要用比之前還要更高超的手法,讓蒙古軍營的恐懼再次升高。

他們不管軍心動不動盪,人心還齊不齊。

他們隻知道完成所提出的條件,就可以逍遙快活。

三人之前隻知道殺死蒙古將帥,就可有高額的回報。

卻從未想過那賣主求榮的漢人官員,也可以換來高額的回報。

高下立判,相比之下,蒙古將帥不好下手。

在蒙的漢人官員可以肆意屠殺。

而且事後即使查出來,蒙古方麵也不會追究。

隻是漢人官員,數量多,但有限。

所以三人的目光,還是主要放在蒙古的將帥之中。

但是對趙毅而言。

藏邊三醜隻是三人,數量上看還是少了些。

若是再多些高手為他所用,那自然就好的多了。

恐怕到時候,不光能抵禦蒙古大軍的侵襲,還能提前看到勝利,也說不定。

但凡事不能往好處想的太多。

畢竟世事無常,凡事也不能往好的方麵去發展。

但也不能想的太壞,畢竟趙毅還在努力著.

.

.

宋蒙邊境之上,蒙古大軍暫時冇有南下侵宋。

按兵不動恐有玄機?

大量的士兵駐紮在外,讓人倍感壓力。

隨時提防,隻怕蒙古突然來犯。

雖然多地比較安靜,但邊境地區,小規模的戰役還是時常會有。

自然是摩擦不斷,當地百姓已撤至邊境以裡。

不過蒙古大軍近日也不甚好受!

邪靈索命惡鬼砍頭,諸多事件引起蒙古大軍高層的注視。

蒙古軍中最高統帥,鐵木真之孫,托雷之子,蒙古四王子忽必烈,聞聽此事後怒火中燒。

但為人脾氣秉性與其他蒙古貴族大有不同。

所以下令派人暗中巡查。

也是集結了一些武功高手。

不過查來查去,還是苦無結果。

因為他們一直以來,認為這是大宋派來的高手所為,以為是外敵。

但真實情況卻是內鬼所為。

如何都難以懷疑在藏邊三醜的身上。

可能也是因為金輪法王的緣故,讓其三人洗脫了嫌疑。

再加上藏邊三醜,為人處事猥瑣至極。

向來小心行事,屠殺時從來都冇有留下一丁點的蛛絲馬跡。

作為蒙古國的國師,金輪法王的威望十分崇高。

就相比於漢人,王朝國師一般。

蒙古大汗之下,冇人敢冒犯。

而且蒙古那邊,也有了一個懷疑的對象。

那就是大宋號稱蟾蜍將軍的楊過。

畢竟是敵人,首先就要懷疑到他的身上。

於是這口黑鍋,就讓楊過背了去。

不過也是無傷大雅,畢竟是敵人。

對於他們自己人這算是狗咬狗,自相殘殺。

對於楊過,那簡直就是戰功。

兩者之間完全是兩種含義,冇有可比性!

為瞭解除蒙古將士的恐懼,以及振奮士氣。

四王子忽必烈親自委派高手帶領精兵強將展開對蟾蜍將軍楊過的圍剿行動。

顯然楊過已經成了蒙古的頭號大敵。

自從前段時間宋蒙古休戰以來,就冇有了大規模的衝突。

每次蒙古派遣精兵,大宋這邊也會調派與其實力相等的將士前去阻擊抵禦。

然後雙方交手一番。

勝的一方必會士氣大勝。

輸的一方則是士氣衰敗,被殺的丟盔卸甲。

但規模總會有限。

而對於這種小規模的戰役,則是楊過最喜歡的事。

他的蟾蜍將軍這個名號,就是因此而得來的。

因為每次戰役打響,楊過都是無往而不立。

對麵蒙古一方,也是一如既往的,每次都是怎麼來,怎麼給打回去的!

而這一次,楊過像往常一般,率領五百親衛,去前沿巡探。

得到這個訊息,蒙古一邊也做出了迴應。

派出了一支人數相等的精兵,還有一員虎將。

雙方也在正午時分,在一處峽穀之中相遇。

楊過胯下一匹踢雪烏騅馬,手持一杆素纓蘸金槍,身披白袍銀甲,走在行軍陣前,意氣風發,一身大將之風。

經曆過多年的戰場磨練,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年。

深邃的雙眸,英俊的外表。

真不愧是一個俊朗的少年將軍。

當他看到對麵走來的一隊蒙古士兵。

冇有一絲驚慌,反而沉著冷靜。

大手一揮,示意身後的一眾親衛停下。

爽朗的大聲道。

“我乃大宋之將姓楊名過,敵方戰將報上姓名,我楊過的槍下不死無名之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