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美味

-

姚珣估摸火候已到,便伸手揭開燉煮著妖獸肉的鍋爐爐蓋。隻見滾滾熱氣自鍋中翻騰而出,夾雜著陣陣純粹的肉香。熱氣稍散去,便見塊塊嬰兒拳頭大小肉塊與某種塊狀薯類和些許時蔬在奶白色的肉湯中若隱若現。姚珣有些迫不及待的端來碗筷,盛上滿滿一碗。畢竟全神投入演練劍法實在累人,結束後除了筋疲力儘便感腹中空空。他夾起一塊份量頗為敦實的妖獸肉,稍等熱氣散去便入口品嚐。一時間,便感此肉入口醇厚,肉汁充盈,口感豐富而有嚼勁,搭配些許鹹味,反而襯托出一種獨特的鮮美。要知道姚珣並未進行何種複雜的烹飪,肉塊隻是經過簡單的清洗、切塊、焯水後便搭配其他配菜進行燉煮,再輔以簡單的食鹽調味。完全冇想到此肉會如此驚豔。“這妖獸肉還真是...高階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樸素的烹飪。”不止如此,當其將肉塊咀嚼吞嚥後,自感一股暖流從食道順流而下,使得其渾身上下生髮出一股暖意,連腹中饑餓感都一時緩解幾分。姚珣不禁想到,又揭開另一鍋爐爐蓋。其鼻尖微聳,隻感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彷彿使其渾身上下都通透了幾分。舀起一碗,便見灣中米粒雪白,而粒粒分明,飽滿圓潤,而隱隱散發出某種光澤。“這便是靈米...”他忍不住品嚐,便覺唇齒盈香,清新宜人,而自帶汩汩清甜。其雙眼微眯,有些沉浸在這種味蕾上的享受中。待其又細細品嚐一番後便不再猶豫,將半碗燉妖獸肉扣在靈米飯上,又澆上一勺奶白色湯汁,全情投入了起來。餐後片刻,姚珣便感道道暖流從腹中向身體周遭蔓延,而在這些暖流的滋養下,其渾身上下的疲勞頓時在段時間內消弭於無。妖獸肉、靈材之功效竟如此出眾且味美,但姚珣記憶中前身雖也不時品嚐,但出於各家族各宗門“入道獨行”的觀念而儘量不長期服用以資助入道六關修煉。“有麵板的存在,我可無需顧忌的在入道六關以靈食靈材靈丹助力,與之前相比絕對算一日千。”姚珣心中感念麵板之功,又休整了一番後,便取出“青峰”,決心開始新一輪的劍法演練。......時間流逝,又是一輪劍法演練劍法結束。“呼...呼......”雖已儘力調息,但對一整套劍法逐一推導演練,需調動全身上下予以配合,一招一式、輾轉騰挪,皆有定法,必須全神貫注。故此,姚珣依然深感精力欠妥。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為防止再次汗濕衣衫而頻繁換洗,姚珣此次演練前便事先脫下衣袍,乾脆**上身進行演練。此時他的上身也已汗津津一片,雖並不文弱,但也僅僅隻有幾分線條。“還是需要加強身體的錘鍊...”姚珣搖頭歎道。又突然想到其實有種名為“淨衣符”的符籙,對於滌儘衣物上的汙漬、水分的效果立竿見影。雖原身並未實踐過其畫法,但“淨衣符”乃最為基礎的符籙之一。作為選擇符籙一道作為修仙技藝的原身而言,也還依稀記得此種符籙的畫法。“也該騰出空來研究下符籙一道了。自我穿越而來,還未實踐過原身的符籙技藝。”念罷,姚珣發現其還未檢視麵板,便心念一動。修為:入道·鍛體關:66/100功法:《玄玉真訣·入道篇》(四品)小成:86/100術法:《驚蟄劍訣》(三品)入門:70/100技藝:“引火符”小成:86/100“清風符”小成:72/100“警戒符”小成:78/100“輕身符”入門:43/100“不單隻有《驚蟄劍訣》取得進步,鍛體關進度亦增加了一點,應是錘鍊劍訣配合妖獸肉、靈米的緣故。”感到身體深處也傳來疲憊的感覺,姚珣便知劍法的演練目前也以一日兩次為宜。既如此,姚珣休整一番後,便冇有再嚐試修煉《驚蟄劍訣》,反而推門而出。“是小哥啊?巧了不是。老朽今天參與狩獵,僥倖又分得三十斤妖獸肉,你一個人也不容易,提幾斤回去嚐嚐鮮罷!”姚珣一出門,便見一鬍子花白,模樣約莫又半百的灰袍老者提著一塞得脹鼓鼓的獸皮袋正往姚珣對門的那間房屋走去。袋中塞滿了鮮紅的妖獸肉,隱隱散發出微微的腥氣,顯示出它們的新鮮。再看老者麵帶幾分疲憊,衣服上帶有幾分臟汙,便知其得肉之勞累與不易。“來時路上已頗得前輩照顧,怎可再生厚顏收禮?”姚珣略一拱手,推辭道。“害...幾斤肉而已,又算得了什?還要勞煩你在路上時常幫我照看滿兒。”老者擺了擺手,分出一塊妖獸肉用小袋裝著,遞給姚珣。姚珣見推辭不得,隻好收下。這時,應是聽見了門前二人說話的聲響,一六七歲小童急忙從屋中跑出,對著姚珣叫了聲“哥哥”,又不顧老者身上臟汙投入老者懷中。“爺爺,哦?是妖獸肉!我來幫爺爺提!”但小童很快又發現老者還提著重物,驚呼一句。便欲伸手幫老者提那皮袋。老者見狀欣慰一笑,卻轉身避過小童,又以另一支空著的手牽住男童的小手,溫和道:“滿兒現在還拎不動,得多吃妖獸肉,長大後好修煉哩!到時便拎的動了!”姚珣見到眼前這爺孫倆的互動,麵具下也不禁露出一抹微笑。隨後,姚珣在袍中內袋摸索一番,掏出兩張符籙,一張是引火符,一張是警戒符,遞給老者。“趙老時常出門打獵,些許小符,不甚值錢但或有幾分用處。”老者鬆開小童,擺了擺手本欲拒絕,但看姚珣堅持且隻是最基礎的符籙,並不貴重,便伸手接住。兩人又客套幾句,老者便牽著小童進屋了,姚珣也不再停留,直奔坊市。老者與姚珣其實是在逃亡到碧林城途中結識的,是一名入道關第四關納靈關的老修,姓趙。一路上老者與姚珣意外的投緣,便傳授些在野外過活的經驗,姚珣也不時順便幫他照看一下他的孫子“小滿”,一來二去也算結交上了。冇想到的是在搬來幾天後姚珣便發現老者也巧合的帶著孫子入住了對門的屋子,一時驚奇。在一番確認後發覺真的隻是巧合,便放下心來。姚珣住處離外城坊市不算遠,不時,坊市便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