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挑戰-9:秘聞

--

天樞門,在武林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是須仰視才見的那種,但這樣的門派之內,卻依舊少不了爭奪與誹謗,即便是對道的理解不同,也會引發刀兵相見。

天樞門的上任門主叫曾慕,號亶爰山人,人稱亶爰子,他一生無子,隻有一個女兒,取名曾禔,天姿聰穎,秀外慧中,愛若掌上明珠。

天樞門原本為一個道家的修煉道場,為強身健體練點武功也是修行之人常有的事,劍的平直、優雅、靈巧更成了他們的必修之器,“天樞十三偈”就是開山之祖留下來的本派密修法門,籍此天樞門也出過不少名士,但卻很少有宗師級的人物,更談不上領袖群倫,直到亶爰山人發現了“天樞十三偈”秘密,試圖把它發展成為一門高深的武功劍法,並改名“天樞十三劍”,但他的進展並不大,但無意中卻將天樞劍法摧升到極致,藉此也在江湖上建立了天樞門在劍法劍道上的不可逾越的位置。

亶爰山人一生隻收了四個弟子,大弟子星樞子,俗名容柯,二弟子宇樞子,俗名葉明,三弟子天樞子,俗名孫逍,四弟子雲樞子,俗名尚仲。這幾位弟子在亶爰山人的教導下,都有不俗的成就,特彆是天樞子想法跳脫,另辟蹊徑,竟然對“天樞十三劍”有了全新的理解,其成果幾乎淩駕師父之上,深得亶爰山人喜歡,也贏得了小師妹曾禔的芳心,亶爰山人也樂見其成。

天樞子的突破一開始大家都很歡欣鼓舞,師兄弟間切磋學習是很正常的事,但他們很快發現,天樞子講給他們的東西感覺很有道理,但想去練往往很難,或者是明明感覺很有進展,但和天樞子一交手卻相差太遠,並且他們和天樞子之間的實力也在一點點拉遠。

時間長了,師兄弟間慢慢有了隔閡,特彆是星樞子和宇樞子覺得天樞子不肯把他悟到的武功的真正精髓教給他們,他們甚至懷疑師父也在藏私,內外有彆,教了天樞子他們不知道的東西,到最後乾脆就自己練自己的,不再向天樞子請教,天樞子也覺得他的這種**根本把他自己悟道的東西講不清楚,所以他對如何去教導弟子也產生了新的想法,隻講基礎不講修煉的不言之教也慢慢成型。

雲樞子從小對天樞子天馬星空的想法很是佩服,也喜歡跟著天樞子修煉,儘管他也難以完全想通三師兄說的話,但他堅信師父冇有藏私,三師兄也冇有藏私,隻是彆人無法理解罷了,或者就是三師兄說的那樣,彆人的東西總歸是彆人的,悟道就是要悟出自己的東西,這樣纔能有提高。

“天樞十三劍”的偈語上半部分他們四兄弟都是知道的,並且雲樞子知道他們得到的是一模一樣的,自己雖達不到三師兄的境界,隻怪自己悟性不夠或者方法不對,但他確實可以像三師兄說的那樣走自己的路。這樣很多年下來,雲樞子感悟很多,所得也不少,其功力劍法漸漸也不輸給星樞子和宇樞子,雖和天樞子的距離越來越遠,但他也已經成為江湖為數不多的強大的存在。

天樞子和雲樞子關係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雲樞子的突飛猛進讓星樞子和宇樞子更加肯定天樞子藏私,還屢次找師父理論,但都被亶爰山人給擋了回去,並斥責了他們幾句,因為他知道,自己就是因為看出了“天樞十三劍”這裡麵博大精深的內容纔有了巨大的突破,天樞劍法才能威震武林,天樞子的想法雖然和自己不同,但這個探究的方向還是值得肯定的,況且他的效果真的不錯,無論其劍法、劍意、劍形都已經臻於頂尖高手之列,對這兩位弟子一心隻想獲取彆人成果的思路和想法也大為不滿,最後連門主之位也傳給了天樞子,可見對他的期望之大。

屢碰釘子的星樞子和宇樞子對此懷恨在心,但由於師父的壓製他們也不敢多言,終於等到亶爰山人仙逝飛昇,這才擺出老大老二的架勢,逼迫天樞子:要麼儘門主之責,將所悟到的武功儘傳門內弟子,要麼交出門主之位。

儘管天樞子在武功修為上高出兩位師兄很多,單憑武功這個門主他當然是當仁不讓,但他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他那一套,教出的弟子實在慘不忍睹,在二代弟子中恐怕連二流都算不上,但他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做法去走師父以前的老路,這使得他的弟子中也產生了他在藏私的想法,以至於有些弟子改投兩位師兄們下,有些乾脆就離開天樞門自己闖蕩去了,最後剩下的兩位弟子的悟性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也把他們都趕走了。

這樣的結果給了兩位師兄更大的口舌,稱他德不配位,必須讓出門主之位。天樞子當然不肯答應,稱都是這些弟子根骨悟性太差,理解不了天樞門的高深武功,他要走出雲峰山,尋找天下奇才,儘能將天樞門得功夫發揚光大。

打是打不過的,為了達到目的,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賭,星樞子和宇樞子想以十年為期,但在天樞子的堅持下,最後定下了二十年的期限,如果二十年內天樞子座下的弟子不能打敗所有得其他二代弟子,那天樞子就得讓出門主之位,並且所有的門人都要按照師父的方法修煉,不許再提什麼不言之教。

天樞門本就擅長劍法,在亶爰山人時代已經領袖群倫,就算是冇有天樞子自創的功法,曆代弟子也有不少人可以在江湖傲視群雄。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培養出能打敗他們的對手,這個壓力可真是不小。

天樞子也明白,不能培養弟子,就不能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能把門派發揚光大,就算自己再強那也是一顆流星,這門主之位還真不該他占。但他堅信於自己的道路,他有他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踏出了雲峰山,從此再也冇有回去。

天樞子要去尋找天下奇才,已經嫁給他的曾禔當然也是跟著去了,從東往西,從北往南,他們見過無數的年輕人,他們也做了不少的嘗試,幾年過去了幾乎毫無收穫,最後連曾禔都開始懷疑天樞子的想法到底對不對?用他這種方法能不能修煉出高深的武功?

想法有了分歧,就免不了要爭吵,曾禔也勸過丈夫,說他的另辟蹊徑隻是一個偶然的例外,不一定適合其他人,要他改變現在教習弟子的方法,但深陷其中的天樞子根本就聽不進去。

曾禔厭倦了這種爭吵,也厭倦了這種漂泊,在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懷孕之後,就暗暗下定了決心,從天樞子身邊悄悄地消失了,冇有給他留下任何資訊。

曾禔雖屬女流,但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多年,天樞門的功夫修為也很是不錯,雖趕不上幾位師兄,但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兒子孫庸出生以後,她本想賭氣自己一個人培養兒子,但她還是怕自己的見識修為誤了兒子,最後不得已找到了小師兄雲樞子,就這樣雲樞子也從天樞門消失,以至於這名滿天下的天樞門又少了位頂尖級的存在,慢慢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遠離雲峰山的南越庾嶺深處就多了這麼一間院子,一群人陪著一個孩子成長。

在兒子孫庸身上,可以說傾注了曾禔和雲樞子全部的心力。對孫庸來說,他的生活其實並不單調,雲樞子在此收了幾個小孩做弟子,就是為了有人陪伴孫庸長大。有母親在身邊,有師叔悉心指導,他在同齡孩子中已經進步神速,這歧門穀裡的大小弟子已經冇有一個是他的對手,就連一年多前誤闖此地的天靈子也被他打敗,這讓曾禔想利用兒子在二十年之約時能給他父親留住那個門主之位的信心大增,他當然也想利用兒子好好的打臉一下那個像頭倔牛的丈夫天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