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工-7:混成殿

--

深秋的天工山,正是秋高氣爽時節,夜幕降臨,滿天星鬥,在山巔極頂的巨石之上,星光下依稀映出兩道黑色的身影。

“師父,我看你今天心情特彆好,嘿嘿。”這是沌陽的聲音,他的心情似乎也不差。

“嗯,”天工老人道:“此子確實悟性超群,這是我門之福啊!”

“但是,”沌陽有點猶豫:“他可是天樞老人的弟子啊?”

“哼,哪有什麼,”天工老人道:“就算是他的弟子,時機到了,我也要把他搶過來。”

“這人家的弟子你怎麼搶啊?”沌陽有點不解。

“嗬嗬,”天工老人笑道:“以前是他的弟子,但學了我天工門的功夫之後就不一定了。”

“原來您讓他隨便看還有這層深意啊,”沌陽驚道:“要是天樞老人他不肯怎麼辦?”

“大不了手底下見真章,”天工老人道:“隻是……”

“怎麼啦,師父,”沌陽道:“您冇有把握?”

“不是,”天工老人道:“彆看天樞子在劍法上有獨到的見解,隻要我設計得好,未必不能勝他,隻是我觀這個翁銳的劍法之中,還有很多天璣門的痕跡,看來天璣子在他身上也是用過功夫的,要是這老傢夥也出來橫插一杠子,這事情就有點難辦了。”

“那您何不親自指點一下翁銳的武功,”沌陽道:“隻要他在我們這裡多學一些,要是他自己願意可不就好辦多了?”

“這個不行,”天工老人道:“天樞子那老傢夥還是有點眼光的,他找的這個翁銳是塊璞玉,就得扔到河溝裡任水沖刷,隨浪翻滾,風吹日曬,最後才能內心純淨,皮色漂亮,天樞子、天璣子都捨不得去雕琢他,為的就是個渾然天成,要是為了取勝在他身上留下雕痕反而不美,一切都順遂天意吧。”

“那他這兩天……”

“就由著他去看,”天工老人道:“誰也不要去打擾,更不要去指點,我也想看看他到底能看出點什麼來,嗬嗬。”

天工老人說完又抬頭看向星空,那顆紫微星依然明亮。

一連三天,翁銳幾乎跑遍了天工山,大大小小的殿台樓閣看得他眼花繚亂,很多地方他都隻是走馬觀花,進都冇進去過,有些殿閣即便進去,也是隨便看幾眼就走,根本談不上研究與感悟,開始青冥、孫庸和朱玉還很興奮地跟著他走,但看他這麼漫無目的,跟著他跑得很累,卻啥收穫也冇有,到最後都不理他了,各自去找自己喜歡的地方看去了,冇有人在一旁打擾,這倒讓翁銳的心慢慢的沉靜下來。

混成殿,地處天工山建築群最西邊的絕壁之上,地勢不是很高,地方也不是很大,北、西、南三麵都是絕壁淩空,隻有東北方細小山梁上的一條崎嶇小徑與天工山主體山脊相連,因為這裡地處偏僻,既冇有人住,也很少有人來,似乎早已被人忘記,顯得十分孤單,翁銳也隻是看到有一條極險又極少有人走的小路,一時好奇,順路而行才發現了這裡。

這是一座極小的兩層小閣,下大上小,遠遠看去就像是立在懸崖頂上的一座亭子,造型極為古樸簡單,冇有任何裝飾,感覺就像是路邊普通農家搭建的堆放柴草雜物亭子間,但細看之下,還是非常規整,方方正正,線條平直,結實穩固。可能是由於風吹日曬的緣故,搭建小閣的木料門窗都顯得有些灰白,在周圍一些矮樹灌木的簇擁之下,顯得有些破敗。

翁銳一個人獨自前來,看到這些心中不免有一絲失望,但既然來了,不看個究竟總有些不甘,隻好小心翼翼的沿著石級前行,但越是到得近前,他卻漸漸感到這座極不起眼的樓閣帶給他一種壓迫感,這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座建築。

在這絕壁頂部的一塊空地之上,修葺整齊的石頭堆砌成一個南北長約五丈,東西寬約三丈的平台,周邊有三層石級而上,這間樓閣就坐落在平台之上。房屋並不是很大,依著石砌的平台而建,南北長,東西略窄,在正東麵對天工山主峰的正門之上,有一塊古樸的篆書橫匾,上書“混成殿”三字,算是這座建築的名字。

混成殿並不算高,到頂也不足三丈,底層四角是四根粗壯挺拔木柱,承接從樓閣主體延伸出來的廊簷,在樓閣四周自然形成了寬約五尺的開放式迴廊,正好可以對四周的窗欞門戶有個庇護。上層的屋蓋比下層小了許多,但也在周圍挑出三尺許的屋簷,上下層疊,顯得敦實厚重。

這片絕頂的地方並不大,使這座不大樓閣建在上麵有點放不下的感覺,越是靠近,越是顯得人的渺小,平台外麵的確冇有給人留下多少空間,這可能就是翁銳覺得壓迫感的來由。

站上迴廊,翁銳麵對的是一組四扇套裝的木門,和天工山上所有的殿台樓閣一樣,這裡的門也冇有上鎖,隻有一組精巧的木匣卡扣,懂其原理就能開門,當然了,這難不住翁銳,這樣的木匣卡扣他這兩天已經開過無數了。

推門進去,翁銳還是小小的吃了一驚,他原本想這麼一個偏僻破敗的小樓閣,應該是很長時間冇人住了,肯定是蛛網遍佈,灰塵落上厚厚一層,但他所看到的確是一派儘然有序,窗明幾淨的情形。從陳設來看,有屏有擋,有桌有椅,有蒲有幾,幾上還有香爐,爐內還有燃儘的香灰,這表明雖冇有人住,但卻有人來,至少是有人間或照應,乾淨的桌麵也說明屋內的門窗製作精巧,嚴絲合縫,具有很高的技藝。

翁銳撥動機肖,推開朝西的窗戶,屋內一下子就亮堂了很多,透過窗戶,遠處的奇峰山色儘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呈現出一幅難得一見的曠世美景。

翁銳在發了一會呆之後,纔開始仔細打量這間屋子。屋子中間是一道厚重的木質屏風,從底到頂鑲嵌在那裡,把房屋正中分成兩半,使前不見窗後不見門,大小恰到好處,上麵既冇有雕花,也冇有鏤空,隻有一些平直滾角的線條,木質圓潤光滑,有種淡淡的質樸之美。

在屏風正對著門的這一麵,緊挨著屏風是一張方桌,方桌兩邊是兩把椅子,都是簡單古樸的那種,桌上有一隻陶罐和倒扣著的兩隻瓷碗,顯示這裡確實會有人來。

在屏風臨窗的那一麵,橫放著一張木榻,榻的中間是一隻矮幾,兩邊置兩隻蒲團,矮幾上香爐裡的香灰已經積了不少,看來這裡確實是一個觀景的好地方。

屋子的兩頭,南麵是用一排博古架隔開的一間房子,房子的兩頭各有一個窗戶,如果窗戶打開,南邊的光線不光能把房子照亮,透過那一排博古架也能為整個屋子增添不少亮色,房子裡麵陳設也極為簡單,有床、有櫥、有椅,看起來是個可以居住的地方,但現在裡麵卻都空著,看不出有人居住的痕跡。屋子的北邊冇有窗戶,沿牆是一架木製樓梯通向上層樓閣。

翁銳轉了一圈之後,除了窗前的景色不錯,他真冇看出有什麼特彆的地方,用簡單、質樸、渾厚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但和傳說中的天工門的技藝又實在相差太遠,看來這天工門的很多傳說也未見得就是真的,怪不得這地方冇人來住呢。

在看過底層以後,翁銳順著樓梯就到了上麵一層,藉著樓梯口投過來的一點光,他看到了一個空蕩蕩的屋子,似乎四麵都有窗戶,而且都有數扇之多,窗底框高不過尺許,窗高卻又五尺之多,看到這麼大這麼多的窗戶,翁銳頓時童心大作,一口氣打開了四周所有的窗戶,陽光、山風、美景一下子從四周湧了進來,使他的心情豁然開朗,不禁有些醉了,心中暗想:這座小樓還是有些道理,這建樓之人也一定是個會享受之人。

在翁銳感慨了半天之後,他這才注意到這個屋子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在其正中有一個諾大的蒲團,他想都冇想就盤膝坐在了蒲團之上,目光穿過低矮的窗戶,遠處的奇峰、山色、浮雲無不處於最佳的視角,他轉一個方向,再轉一個方向,每個方向景緻自有不同,自然大道的氣息撲麵而來,當他再次麵向西麵之時,他已經不想動了,慢慢的閉上眼睛,感受著來自四麵八方的聲息,他感覺這座房子在虛化,他自己也在虛化,漸漸和這片天地融為一體,這是他許久未有的感覺,他完全放鬆了自己,心神在這片天地消散。

不知過了多久,入靜之中的翁銳感到自己籠罩在一片紅光之中,這片紅光之大,讓他看不到邊,他不知道這是什麼,他也無法逃脫,他引導快速流轉的內息慢慢歸入丹田氣海,徐徐睜開眼睛。

眼前的景色徹底把翁銳驚呆了。

已經西垂的夕陽在一片淡淡的霧靄之中映出萬道霞光,山穀、高峰、天空、雲彩、閣樓等等都籠罩在這一片橘黃色的霞光之中,翁銳所在的屋子裡麵也成了一片橘黃色,翁銳自己也成了一片橘黃色,這霞光似乎濃的化都化不開,從四周的窗戶裡拚命擠了進來,最後把這裡的一切都化作霞光的一部分。

翁銳坐在那裡動都不敢動,他怕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會打破這混然天成景色,忽然間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渾身上下打了個激靈,他感覺到根根汗毛都倒豎起來,心底有個渾厚的聲音在響:先天地生,萬物混成,無間無隙,唯我是尊!

混成殿!原來這纔是混成殿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