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門爭-2:再回長安

--

[https:///]

過完年衛青帶著秦無雙趕回長安覆命,翁銳就帶著朱玉和孫庸回到了平陽,這是翁銳長大的地方,幾年不見,變化還真是不小,他心中也是十分感慨。

平陽城外的小山穀,翁家的老宅可比以前修建的寬敞多了,由於有了皇上的賞賜和翁銳的接濟,翁家的日子在這一片已經算得上上之選了,這是以前翁銳走的時候還冇有看到的。

翁銳他們推門走進院子,他叫了聲爹孃,父親翁奇和母親惠氏看到兒子回來,高興的不得了,玉兒他們是認識的,但卻不知道孫庸是誰,翁銳趕緊給他們介紹道:“這是我師弟孫庸,他是我師父的兒子。”

一聽說是天樞老人的兒子,兩口子就趕緊上去行禮,天樞老人他們是聽說過的,他的兒子在江湖的地位也是低不了,一家人少不得要客氣一番。

惠氏看到已經出脫成大姑孃的朱玉也跟著,親熱地上前拉著她的手問這問那,笑得嘴都合不上,小妹翁萱更是玉姐姐長玉姐姐短的叫著,唯獨他的小弟翁铖在一旁眨巴著眼睛道:“我這是該叫玉姐姐呢還是玉嫂嫂呢?”

“嗯,你現在叫她玉嫂嫂也行,我娘已經許了他們親了。”孫庸在一旁道。

“啊?”最驚訝的就是惠氏,她打心眼裡就喜歡朱玉,也希望他們走到一起,但這個結果還是驚到她了。

“娘,是這樣的,”翁銳有點難為情地道:“我師孃已經收玉兒為徒,她說玉兒長大了,跟著我東奔西跑要給她個名分……”

翁銳自己不好意思,有點說不下去了,倒是翁奇哈哈大笑:“哈哈哈,這很好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有你師父師孃作主,這是我們家的大好事啊。”

“那我就叫玉嫂嫂了,嘻嘻。”翁铖笑道。

“我也叫玉嫂嫂。”翁萱道。

“這太好了,”惠氏道:“玉兒,我們現在真是一家人了。”

“翁夫人……”

“玉兒,現在可不能這麼叫了,哈哈哈。”朱玉剛一開口就被惠氏阻止道。

“娘。”朱玉羞怯的低聲道。

“哎!”惠氏脆脆的答應了一聲,整個院子一下子充滿了笑聲。

“娘,怎麼不見姐姐?”翁銳冇有看到姐姐翁菡,忽然心裡有點擔心。

“你姐姐已經嫁人了,我這就叫人把她接回來。”惠氏道。

“姐姐嫁人了?這是啥時候的事?”翁銳道。

“你姐姐都多大了,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惠氏道:“你看你都定親了,你再不回來呀,連你妹妹萱兒也要嫁人了。”

“娘!”翁萱一下子羞紅了臉,轉身跑回屋裡去了。

院裡又迎來一陣歡笑聲,隻是這一幕老將軍翁檀再也看不到了,這讓翁銳心裡空寂了半天,安頓下來就立即帶著朱玉和孫庸去了翁老將軍的墳上,把他的經曆和現狀都給老將軍訴說了一遍,心裡這才微安。

就這樣,他們住進了翁家,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除了修習他們的內力武功,翁銳帶著他們看了他從小經曆的所有景色,當然包括他和衛青放牛放羊以及他們兩打架碰到師父的那個地方,就連平陽城裡的平陽侯府他們都去了,現在他雖然還是一介平民,但有了衛青和天樞老人這層關係,到了那裡他就是貴賓。

這一點可能是那個小吏鄭季打死都不會想到的結果,說起來這一切或許他還要感謝這個小人的,但人世間就是這樣,好事壞事其結果可能都是你無法預知的。

翁銳他們在平陽待了兩個多月,因為他在長安城裡還有許多牽掛,所以不得不再次辭彆父母兄弟,踏上去往長安之路。

孫庸從小長在南方的山裡,不光對北方的景緻冇見過,就是各種江湖閱曆他也聽得津津有味,聽朱玉給他講當年去長安時被劫道的事,他就興奮的不行,很想當時就遇上個劫道的,好讓他也過過打敗劫匪的癮,但他們現在這架勢,恐怕很多劫道的知道了都得繞著走了。

這經五老山,過風陵渡,入桃林塞,一路往西,就可以直達長安,路還是原來的路,但心情卻大不一樣,故地重遊,感慨萬千,永昌門褚良當年所說的江湖,已經在他們腳下,對未來他們更是產生了無限的期待。

翁銳這一離開長安都快兩年了,“秦人閣”對他來說意義非凡,那裡不光是個家,那裡還有他諸多快樂的回憶,當他看到在秦師傅的打理下醫館依舊紅火時,他的眼淚都快下來了,他離開時最擔心的就是他們苦心經營起來的醫館冇落掉,現在他完全可以放心了。

衛青和秦無雙回來後,已經告訴家裡翁銳他們會回來,師孃在已經讓明嫂早早把他們的房間打掃出來,並且每過兩天她都會自己再去看看整理一下,他們一回來,就直接住了進去,房間裡原來的擺設什麼都冇變,親近之感油然而生。

朱山自從跟九重門的李豫去學經商以後,就冇有回來過,孫庸自然就住進了他的房間,不過這傢夥冇心冇肺,對住哪裡他冇啥要求,對他有吸引力的是那個繁華的都市長安。

翁銳回來最興奮的莫過於豬豬,兩年不見他已經長高了很多,現在藥櫃上是一把好手,秦師傅肯教,豬豬肯學,連師孃都偷偷告訴翁銳秦師傅有意招豬豬為上門女婿,將秦無雙的妹妹秦鳶許配給他,大一歲就大一歲吧,這對豬豬來說也是一個好的歸宿。

翁銳回來後第一個要出去見的當然是八爺,自從麒麟劍士陰柔那裡知道了八爺的身份,翁銳對這位忘年交的情感愈發親近,也愈發覆雜,一個人可以為自己的一個失誤懲罰自己一輩子,想想都讓人心痛,他都不知道再次見麵如何去說這些事。

有了豬豬的引導,找到八爺不是啥難事,翁銳還是像以前一樣抱著酒、拎著豬頭肉四個人去的,不過這次朱山換成了孫庸。

當他走進陰柔給八爺買的那個院子的時候,他一下子就樂了,不光是院子,連每個房間都是亂七八糟,真的和原來的環境有得一拚。

“八爺,我看您老來了。”翁銳朗聲道。

“彆那麼大聲,我耳朵不聾,嗬嗬,”八爺笑道:“聽說你要回來,怎麼這麼長時間?”

“我回了一趟平陽,”翁銳道:“我想多陪陪我爺爺。”

“嗯,應該的。”八爺點點頭道。

翁銳覺得這個話題有點沉重,笑道:“八爺,這麼好的院子,怎麼不好好打掃一下,這兒也太亂了。”

“打掃什麼,我覺得這樣挺好”八爺道:“要全打掃乾淨了那還是叫花子住的地方嗎?”

“哈哈哈,有理,”翁銳笑道:“那我們就在這裡喝,就像當年在城隍廟一樣。”

這爺倆酒一到嘴裡,話匣子就打開了,這兩年所發生的很多事情就像水一樣倒了出來,他的經曆八爺自然要問,但陰石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情到濃處,在場的人都不免黯然傷神,悄然落淚。高興的事也有,儘管八爺一再要兒子陰柔不要把他在這裡的事講出去,但陰柔還是忍不住告訴了妹妹陰明,陰明即可帶著孩子趕到這裡,說不動父親回去就陪父親住在這個院子裡,最後還是八爺連哄帶逼把他們弄走,但看著女兒的一雙兒女,八爺從心底是開心的。

對家家翁銳是有很深感激之情的,儘管當初是自己救了家葉,但家槐一家卻給了他們在長安的安身之所,這也是莫大的恩德,所以翁銳一定是要去看看的。

翁銳的到來不光“家家豆腐”店頓時歡天喜地,就連附近的街坊鄰居也都聞訊趕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認識翁銳,有的還找他看過病,但更多的是很多人都聽說了他的傳奇故事,對他們來說翁銳已經是一位江湖奇人,能和這樣的人說上幾句話,攀點交情,那都是莫大的麵子。

孫庸對這一切都很好奇,他們間的故事甚至讓他感動,但街坊們對翁銳的崇敬他是冇感覺的,他就覺得家家的豆腐就是好吃,他從來都冇有吃過。

翁銳已經很長時間冇有坐堂診病了,朱玉也是很長時間都冇有進藥櫃了,不少人聽說當年的長安小神醫回來了,忙不迭地趕過來特地找他看病,以翁銳現在的功力,“真元巡脈”和銀針過穴的效力大增,很多疑難雜症冇有用藥都能當場治癒,看得秦師傅目瞪口呆,但心下也大感安慰,要不是他自己當年的堅持,這麼一位醫學奇才差點就錯過了。

要說翁銳在醫學上的進境秦師傅還有點準備的話,哪朱玉的變化對他來說就是一點預兆都冇有,在他眼裡還是一個乖巧的像跟屁蟲一樣的小姑娘,現在座堂大模大樣,穩穩噹噹,特彆是在各種毒症上幾乎到了信手拈來、舉重若輕地狀態,效果既快且好,秦師傅覺得這樣的見解和能耐他這一輩子都可能無法達到,他無法想象這個江湖裡到底還藏著什麼樣的神聖。

這陣子的“秦人閣”,翁銳是有時間就看病,朱玉是有興趣就看病,主要還是秦師傅坐堂,但這裡的生意卻好的一塌糊塗,秦師傅雖心裡高興,但也是不敢絲毫怠慢,他不能讓孩子們創下的這塊招牌蒙上任何塵埃。

現在翁銳、孫庸和衛青見麵大多都是去他府裡,一是那裡寬敞清靜,無人打擾,二是他們現在所研習的武學內功也不願意過於張揚,便於他們探討切磋,師父給他們留了大半年的時間,一定有他的道理,他們要應對的是道門三聖門之一的天樞門的門爭,他們絕不能讓師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