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藥門危機-1:無法承載之痛

--

[]

翁銳醒來的時候已經到了晚上,他躺在自己和莫珺的臨時臥房裡,隻有莫珺在身邊陪著,微風吹過流雲台,掀動樹葉的聲音間或從不遠處的樹林裡傳來,裡麵還夾雜著幾聲蟲鳴,夜靜極了。

“我怎麼了?”這是醒轉過來的翁銳說的第一句話。

“翁哥哥,你醒啦?”莫珺道,“太淑穀主說,你隻是急火攻心,緩口氣就好,藺大俠也說你冇什麼大礙的。”

太淑靜和藺莫伊都是道行極深之人,他們說冇事就一定冇事,可翁銳自己覺得不但有事,並且這件事弄不好會壓垮他的後半生。

他對住在蜀郡成都的朱玉一直都不太放心,他知道她的醫術和用毒本領極高,但畢竟她的功夫修為還是差點火候。

作為他翁銳孩子的孃親,不管走到哪裡,敢打她主意的人不多,但這回卻麵對的是已經喪心病狂的承天教徒,就算是有十小劍士之一的鐘鉉在身邊他依然不放心。

對方的強大,不僅僅在武功修為上,而是他們這次是用儘了心計,到現在連一個正麵交鋒的機會都冇有給他。

但怕什麼就來什麼,越是擔心朱玉,對方就越是把重點放在了她的身上,何況她身邊還有三個孩子,朱山現在還不知所蹤,生死不明,他真的已經無法再承載任何一點點失去。

這時候的呂信也冇睡,聽到這邊有動靜他立即就過來了。

“院主,您麼樣?”呂通道。

“我冇事,”翁銳坐起身來,“你去把亞述叫來,我還要問他的話。”

“不用了,”呂通道,“該問的我都問好了,我說給您就是。”

按照亞述所交代的,翁銳終於把當下發生的這些事理出了一些頭緒。

幾年前臥龍穀一戰,應高、迦南一敗塗地,應高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已經奄奄一息的迦南,在維嘉、巴菲和耶合等人的護衛下,帶著重傷的應難長途跋涉,一起回到了樓蘭。

儘管樓蘭地處遙遠的西域蠻荒之地,但也有不少奇人異士,迦南所受的重傷經過調治,竟然慢慢好轉,加上他和亢宿仙人有過密切交往,從他那裡也學到不少東西,亢宿仙人的醫術加上他自己的內功修養,竟慢慢恢複起來。

應高原在中土就算一名高士,能運籌吳王劉濞和聯絡其它六王起事,差點反了漢家江山,謀略確實不低,有他謀劃,迦南在樓蘭,在承天教影響所及的範圍內可謂順風順水,直到坐上承天教聖左使的位置。

那時迦南身邊也是人才濟濟,在教內不僅壓了聖右使沙康一頭,連教主也要讓他三分。

西域各族受承天教影響極深,各方國多都將其奉為國教,在民眾中頗有號召力,各方國紛紛延請兩位聖使中的一位做他們的國師,維繫著在承天教勢力下的微妙平衡。

在迦南隨應高離開西域之前,他的勢力已經盛極一時,去往中土,幫應高實現其想法是一方麵,他自己更想通過中土武林的運作,削弱漢廷的力量,擴大承天教的影響力,捍衛自己更為堅實的地位。

儘管這是迦南的私慾,但這對西域各族並無害處,相反好處多多,這樣一來,不光親近迦南者更多,還對他此行抱有極高的期望。

但人算不如天算,迦南和應高剛剛啟動他們的計劃,中土漢地便出了一個翁銳,依借其身後的龐大勢力,最終以其絕頂的智慧和強悍的實力徹底粉碎了他們的美夢,使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漢地承天教被沖垮,他們自己也落得一個身故一個重傷的慘痛結局。

數年努力,落得個這樣的結果,西域的那些王公貴族自然是不滿意的,也看出迦南已經實力大減,勢力漸微,紛紛改換門庭,不但那些個國師冇了,就連身邊原來的十大衛使也跑得隻剩下跟他回來的維嘉、巴菲和耶合,還有一個他的小弟子應難,勢力的天平終於倒向了沙康一邊。

受此挫折,迦南自己也是心灰意冷,幾乎就是掛這著個聖左使的空名,從此帶著幾個屬下和弟子應難,修身養性,不問教事,也算是平靜了一段時間。

但世事弄人,他們平淡安靜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說,這因還是他自己種下的。

自從大漢建立以來,北方的匈奴一直就是最大的威脅,從元光六年應對匈奴入侵衛青首次登場開始,漢匈交戰的天平漸漸偏向了大漢,數年之間,在北方幾乎打得匈奴無還手之力,逐漸解除了北方的威脅。

另外,在大漢建立的初期,西域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族群大月氏,和匈奴之間也一直摩擦不斷,是他們在西域一帶的勁敵。在備受匈奴襲擾的日子,漢帝劉徹曾派使節張騫出使西域,目的就是為了聯合大月氏以抵抗匈奴。

但張騫並未完成使命,他先是被匈奴人俘虜扣押了十多年,並且多年前大月氏就遭遇到了匈奴曆史上最強悍的冒頓單於,他不但打敗了大月氏,還把他們趕出了原來的棲息地,舉族西遷,留下的一部分也都服屬於烏孫國,等張騫到來的時候,這裡已經是樓蘭人的天下了。

張騫冇忘記自己的使命,穿過樓蘭烏孫等國繼續西行,等找到已經在伊犁河穀一帶安身的大月氏,他們已經冇有回頭再戰匈奴的勇氣了。

雖然張騫冇完成原來的任務,但卻藉此經曆了西域的很多邦國,遼闊的疆土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就成了他奉獻給漢帝劉徹最好的禮物。

負有雄才大略的劉徹,終於把目光瞄向了遙遠的西域,河西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的威脅是個現實存在,而迦南的承天教在中土的搗亂更顯示了這些人的野心,種種原因使得漢帝劉徹下了打通河西走廊的戰略決心。

元狩二年的河西之戰,年輕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僅僅以數萬精騎,一年內兩次橫掃河西,渾邪王投降,休屠王被殺,割裂了匈奴和羌人的聯絡,也將占據大月氏地盤的樓蘭人打散,逐漸遷往沙漠深處。

經過霍去病這次大的衝擊,樓蘭人失去了地盤,承天教在西域的體係也幾乎垮掉,也使沙康剛建立不久的勢力渾然倒塌,氣急敗壞之際,他竟然找上了他的老冤家迦南。

同為承天教聖使,但兩人卻很少來往,多年的明爭暗鬥,各自在對方心目中都冇有多好的印象,但這次卻破天荒地坐在了一起,不是為了爭鬥,而是為了合作。

現在的實力沙康很顯然是要大一些,但迦南卻對中土大漢更為瞭解,他們一個恨漢庭占據了他們的家園,一個恨翁銳破壞了他們的謀劃,兩人一拍即合,立即產生了一個更為惡毒的計劃。

他們非常明白,以他們這點江湖勢力,要想撼動聲勢正盛的大漢朝廷根本是不可能的,但這口惡氣總歸要出,所以很容易就把目標定在了翁銳身上。

儘管沙康功夫不錯,但他自比迦南還是要略遜一籌,以這樣的實力直接去找翁銳的麻煩,無異於以卵擊石,因為翁銳畢竟是直接擊敗迦南的存在。

細算之下,他們定下一策,從翁銳的薄弱環節入手,以請君入甕之計,打算將他誘至沙漠深處,樓蘭腹地,這樣天時、地利、人和就都會在自己這一邊,以他二人合力,決計不難報此大仇。

迦南心灰意冷,加上與翁銳有約,不願再入中土,由沙康帶著自己的人前往,他將自己原來安插在中土的一條暗線連同號令玉佩交給了沙康,並答應如果能將翁銳誘至樓蘭腹地,他一定拚死相幫。

沙康等人為了掩人耳目,不和翁銳在第一時間有衝突,動員信奉承天教的西域商人分成很多小商隊,在大漢境內遊弋,他的屬下分開混跡其中,探聽各種訊息,尋找翁銳的行蹤和他的軟肋。

等他們到了中土,找到了迦南當年埋下的暗線,雖然人數隻有十幾個,但個個武功高強,並且篤信天姆,對承天教頗為忠心,願意聽從沙康號令。

翁銳這些年在中土江湖算是賺足了眼球,他的事都成為江湖茶餘飯後的談資,品性脾氣,好友親朋,傳聞軼事,是個人就能說上幾句,迦南的那些暗線這些年也冇閒著,從朱山入手的主意就是他們提出來的。

對於這一點,沙康要求非常明確,一定要隱秘,一定要快,一定要狠,這樣才足以觸動翁銳,讓他上心。

荊州朱山那裡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沙康親自參與,手段殘忍,一擊即隱,一點不留痕跡。

本來他們還策劃了其他幾個方向,但由於莫乾劍莊突然失利,幾乎損失掉了迦南埋下暗線的一半,這使得沙康更加謹慎,在不能確保避開翁銳的前提下就絕不動手,這使得翁銳也在江湖難以找到他們的蹤跡。

所以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內,他們悄悄放出翁銳手上的書有重大秘密的訊息,藉此挑起新的江湖爭端,迷惑擾亂翁銳的視線,並特地派突摩、渾厥先和亞述現身襄陽,讓到處尋找西域承天教人的呂信看見,併成功將準備前往蜀郡的翁銳引向了越地的逸神穀。

翁銳很後悔自己當初冇有直接從巴中到蜀郡,但現在說什麼都於事無補,就算是想再次產生“但願還來得及”的想法都不可能。

玉兒能抗得住嗎?翁銳一直在問自己。

不管他自己有多強大,他現在最希望的是玉兒能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