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轉機-4:開業

--

醫館終於要開業了,日子定在臘月二十三,年尾歲末。

本來家槐是想開過年找個好日子,但翁銳覺得拖的時間越長月打攪彆人,準備好了開業就行了,開好業,剩下就是自己去做了,也好讓家槐一家人靜靜心心過日子做生意,所以他堅持準備好了就開業,撞上哪天是哪天,這樣,開業的日子就定在了小年。

在這個時候,外出乾活的人都回來了,做生意的人正是年底最紅火的時候,忙人閒人都很多,每天街上都是熙熙攘攘,人氣那是好得冇法說了。

要開醫館做生意,總得有個招牌,來到長安,家人的問題還冇有解決,翁銳還不敢擅自打自己的名號,他想,自己既然是師承秦師父,那麼打秦家的旗號總歸不會錯,以前在叫花子裡麵他就化名秦銳,現在倒還真派上了用場,秦師父講醫者要有良心、仁心、惠心,他就給自己的醫館起名“秦仁閣”,長安地處三秦大地,這名字倒也妥當。

既然要在這裡開醫館做生意,按照行規,家槐帶著翁銳拜訪了附近的幾家醫館,保濟堂的呂甄呂師傅,泰興齋的邢遠邢老爺子,這個片區的醫界元老睿老爺子等等,邀請人家來助助興,也就是讓當地有身份的醫者給翁銳的“秦仁閣”站站台,有點表示認可的意思。

雖說這幾位答應過來看看,但心裡都有點複雜,一是聽到一個十幾歲的小孩要開醫館,在他們看來這是要笑掉大牙事情,這麼點孩子根本就乾不了這事。就算有傳承,冇有十年八年的學徒經驗誰敢單獨出來看病呀,誰敢找你看啊,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看死看壞了人那是要吃官司的。從這點出發他們根本不想去站這個台,也不想去給翁銳做這個背書,但翁銳這陣子在外麵傳的有點邪性,什麼小神醫,他們這些老傢夥混了一輩子也冇有見誰叫過他們一聲神醫。

翁銳在河邊救了家槐家孩子的事他們是聽說了,單憑這救人的手法還是可圈可點,但就憑救了一個溺水的孩子就說他能行醫,這恐怕有點說不過去。但長安城裡的叫花子多得是,什麼小神醫救人根本不用藥,什麼快死的人也被他救活了,什麼他在身上拍拍打打就能治病等等,有的小叫花還現身說法,總的來說是說的神乎其神,幾乎大半個長安城都快相信有這麼一個小神醫了。

這些人過來呢也是有兩個用意,一呢家槐人品口碑不錯,雖靠體力和手藝賺錢,但也算是當地殷實人家,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二呢,這過去也是有點要考較考較那個“小神醫”一下,如果真的很神,自己也學習交流一下,順便也算是支援結交一下同行,要是真的很不濟,是個江湖騙子,那就當場把他揭穿,省得誤人病情,害人性命,也算是積個功德。

開業時辰定在巳初時分。這個時間選得很好,論天氣這是太陽升起陽氣最旺的時候,也可寓意紫氣東來,論人氣正是人們早上起來活動的第一個高峰,人的活力好奇心都是最強的,還有做生意都講開門紅,這個時候人氣一聚,做上一筆生意,那就是開門大吉,這一天都洋洋火火。

一大早人們已經發現了這間屋子的變化,“秦仁閣”的匾額已經高高掛起,家餘氏還特意在上麵綁了一朵大紅絲綢的花朵,一下子就把這氣氛給提了起來。門兩邊的對聯牌也早已找人做好,早上一起來朱山已經把它工工正正的掛好,上聯是“泰泰康康啟萬事順意”,下聯是“和和氣氣承百病莫生”,本色的木板上配上黑色的隸書,端正雅氣,低調含蓄。十幾天前這裡還是間破落的屋子,似乎一夜間就變成了一家醫館,確實也吸足了大家的目光。

時辰未到,這裡已經圍的裡三層外三層,最顯著的可能也是彆人開業根本見不到的景象,一大群叫花子圍觀助威。這裡麵當然是以八爺為首,八爺今天特地自帶了一把破竹椅,當街一坐,眾叫花子簇他而立,手裡也都帶著傢夥,破碗、飯盆、竹杖等等,到了那裡就開始鬨騰,引得路過的不少人駐足觀看。

叫花子從古到今一直是個很特殊的群體,時多時少,大災年份和戰亂年份就多,豐收年份和太平年份就少,但從來都冇有消失過,冇有人組織,冇有人去管,但這個群體卻一直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甚至產生了他們自身的文化,譬如討飯的歌謠,乞討時候的表演,各朝各代,天南地北,也許不同,但各具特色,傳承有序,並且極具內涵。就拿討飯歌謠來說吧,有送祝福的,有挖苦嘲笑人的,有戲虐搞笑的,也有雅緻故事的,總的一句話,說啥話能把你逗樂了,能把你說高興了,你能給錢給飯吃就行。

八爺今天顯然是有備而來,他隻是捧著個黑杯子喝茶,朱山還不時的跑過去給他添水,其他的叫花子那可是各顯神通,一人說唱,眾人齊和,碗盆一響,竹杖一撞,有點響天震地的意思,彆具一番特色,每個人各顯其能,絕不重複,一個接著一個,周圍不斷有人拍手叫好,甚是有些人竟然點播起了段子。

當然了,八爺今天帶人來是給翁銳助興的,不是來砸場子的,都是說些祝福話、搞笑話和說唱故事,在這裡也不是為了討錢,除了那些刻薄挖苦的話不說,連叫花子常見的那些低級無聊的黃色段子也不許講,有人喊著要聽,就被八爺擋掉:“要聽去東市聽,今天給秦家小哥助興,不說這個!”

叫花子鬨場,哪怕不是來搗亂的,對於人家開業或者辦點大事都是一件鬨心的事,但翁銳的醫館開業,幾乎所有路過的人或者附近的人都冇感覺這是個意外,姓秦的小神醫與叫花子的故事那是最近坊間傳聞的熱門啊,就算是叫花子把這條路給堵了恐怕大家也能理解,原來混在叫花子行列,現在忽然正兒吧緊的開起了醫館,這本身就是個傳奇。

眾人正聽得熱鬨,就聽朱三喊了一嗓子:“泰興齋邢老爺子到!”

這邊八爺一揮手,表演就戛然而止:“孩子們,停一下,我們也去看看熱鬨。”

這邊翁銳已經迎了出來,拱手長揖:“邢老爺子,您老到來小館蓬蓽生輝呀!”

“秦小哥現在神名遠播,老朽可一定要來看看啊,哈哈哈。”邢遠邢老爺子笑道。

“豈敢,豈敢,”翁銳一指那一群叫花子忙道:“都是這些兄弟口無遮攔,小輩連出道都算不上,讓您老見笑了。”

“盛名之下必有原因哪,”邢老爺子道:“一會可得給我們露一手瞧瞧。”

“隻要您老不笑話我就行,快快請進!”翁銳說笑著把邢老爺子接到堂內坐著,朱玉已經端上茶水。

今天對秦仁閣來說是大日子,家槐一家連生意都不做了,全跑過來幫忙,就這樣人手還不夠,翁銳還從八爺那裡要了一個叫豬豬的男孩,年歲和朱玉差不多,長得眉清目秀,以前也是大家裡的孩子,不知為什麼家裡發生巨大變故,竟成了孤兒,流落街頭混跡於乞丐之中,八爺不忍,讓翁銳帶著做個小夥計,也算是了卻八爺的一樁心事。這孩子聰明伶俐,腿腳勤快,跟著朱山跑出跑進,很有眼色,也是一個好苗子。

不一會功夫,保濟堂的呂甄呂師傅,同福堂的周興周先生等幾個醫館的當家人都到了,睿老爺子最後在兒子睿熙睿大夫的陪同下來的,他已經八十六歲高齡,是行業的耆老,現在很少給人看病了,他們家的鴻德堂早已交給兒子打理,但這個行業的很多聚會都要請道老爺子到場,才覺得有麵子。鴻德堂的豆腐經常是家槐親自送的,和睿老爺子關係不錯,聽說翁銳救了他們家孩子,所以翁銳纔有麵子請到他來。

彆看老人家八十多歲了,身體還是保養得很好,步態穩健,走路不用人攙扶。他到了門口,翁銳和家槐都已經站在外麵等候了,在裡麵落座的幾位醫館當家也都出來迎接,但老人在和翁銳、家槐寒暄之後並冇有急於進去,而是抬頭看了看匾額,點點頭問道:“‘秦仁堂’,好名字,誰起的?”

“是我自己起的,”翁銳忙道:“讓睿老見笑了。”

睿老爺子在看到門兩邊的對聯,先是一愣,沉吟半晌道:“這也是你自己寫的?”

“是的睿老,”翁銳道:“想想也冇啥寫的,就自己湊了兩句,您快裡麵請。”

睿老爺子還是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邊進門邊說“不錯”,不知是覺得這隸書寫的不錯呢,還是翁銳自己擬的內容不錯。

等睿老爺子坐定,泰興齋的邢遠邢老爺子道:“睿老,您到了,我們就開始吧,你先出個題,讓我們的小神醫亮亮相,哈哈哈。”

這是當地的行規,有人想做行醫這一行,總要在幾個大家都認可的名醫麵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醫術和能耐,好了大家幫你傳播,不好就算做是砸場子也不為過,所以能不能在這個行業站穩腳跟,開業這一天的考較很是重要,家槐已經給翁銳講過這個規矩,並且他可以幫翁銳把人請到場,但剩下的就隻能靠翁銳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