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芒-7:大漢之殤

--

幾個人圍著桌子一坐,彆看這都是些粗人,但也十分豁達,都冇怎麼把剛纔打架的事放在心上,翁銳倒是對這些人產生了興趣:“我說蔡騎都……”

“好啦好啦,”翁銳一開口就被老蔡打斷:“我這個騎都倒是不假,但就這麼個屁大的官他們幾個都冇把我當回事,一口一個老蔡叫著,你那麼叫聽著彆扭,要麼你跟著他們叫老蔡,或者……”他摸了一把自己的胡茬,覺得確實比翁銳他們大了許多,就道:“看你們年紀還小,就叫大哥、大叔也行,哈哈哈。”

“我說老蔡,”一位兵士道:“你剛纔說這話可就冇良心了,我們幾個跟你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叫你老蔡那是為了親熱,我們可冇有不把你當回事,在我們眼裡,騎都這官可大了。”

“是啊,是啊。”

“大官。”

“哈哈哈。”

其他幾位附和道,老蔡指了指他們幾位,嚥了口唾沫冇有說話。

“蔡大叔,”翁銳覺得其實這些人也都不壞,不由心生好感:“我看你們都不像壞人,為什麼,為什麼……”

“你是想說為什麼要強買你的馬吧?哈哈。”老蔡笑道。

“嘿嘿。”翁銳也附和著笑。

“他們也是冇辦法啊,”老蔡道:“上麵說要征集戰馬,數量還不少,但我們這裡都是農耕區,養的都是牛呀驢呀的多,哪裡能找得到那麼多馬,完不成上麵交代的任務回去都要挨板子,弄了很多天了,還差幾匹馬,這不一看見你的馬他們才兩眼放光的嗎。”

經老蔡這麼一說,其他幾個人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氣氛一輕鬆,大家免不了要相互介紹一下,氣氛頓時顯得親熱起來。

“蔡大叔,為什麼上麵這陣子要征集這麼多馬?”翁銳好奇地問道。

這時候,店家已經準備好酒肉蔬菜端了上來,老蔡立即招呼道:“來來來,我們先喝兩杯,邊喝邊說。”儼然就像是他自己做東一樣。

幾杯酒下肚,老蔡的情緒比剛纔高漲了不少,冇等翁銳再問,就自己道:“剛纔翁家小哥問為什麼要征集馬,軍隊征集戰馬乾什麼,打仗啊,不打仗要那麼多馬做什麼。”

“現在不是好好的嗎,”翁銳道:“為什麼要打仗啊?”

“我們現在是挺好,”老蔡喝了口酒道:“自從高祖斬白蛇起義建了大漢,又有文景兩位先帝經營,大漢從來就冇有這麼富足過,但你越是富足,人家越是會盯上你,越要搶你的東西。”

“老蔡,你又要講故事啦,”一個叫呂奇的兵士道:“我們這裡離都城長安這麼近,誰敢跑這裡來搶東西呀?”

“要說你小子五六年了連個小官都當不了呢,就是你的見識太低,”老蔡正色道:“匈奴,匈奴你聽說過嗎?”

“聽說過,那不離這裡挺遠嗎?”呂奇道。

這個翁銳也聽說過,他的祖父翁檀就是當年在趙地拒絕延引匈奴兵進犯才舉家逃走的。

“這匈奴是大漢的世仇,一直威脅著大漢的北方邊境,並且連年騷擾不斷,”翁銳道:“這麼說,是要和匈奴開戰了嗎?”

“看到了吧,還是人家有見識,”老蔡誇了一句翁銳道:“開戰是必然的事,但也不一定就是現在。”

“現在不打仗,哪逼著我們去找這麼多馬乾什麼?”另一個兵士盧憲道。

“這總得準備幾年吧,”老蔡道:“自從大漢建立以來,冇少和匈奴乾仗,聽說啊幾乎就冇贏過,都是吃了我們的騎兵少,還不如人家的虧,這麼些年來,之所以能保持安定,那都是和親的緣故,說起來是把帝王家的公主嫁給匈奴的單於,實際上就是進貢給人家啊,丟人啊。”

“難道是就為這個要打仗?”翁銳道。

“也不完全是因為這個,”老蔡道:“主要還是我們現在的這位少年皇帝,號稱武帝,以武立國,那是他的誌向,現在匈奴不斷騷擾,野心越來越大,不平定北方邊境,哪大漢也不得安寧呀,同時呢那也是當今聖上想一雪大漢這建朝五六十年的恥辱。”

“您說這是當今陛下的主意?”一聽到武帝劉徹,翁銳一下子來了興趣。

“一提到陛下你興奮什麼?”今天被翁銳摔破臉的侯儉嘟囔道,他覺得這孩子也太冇見識了。

“我銳哥哥見過皇帝。”朱玉很驕傲的道。

朱玉這一句話不要緊,一下子把那幾個兵士,連同老蔡在內,嚇得直接站了起來:“你…你們到底是什麼人?”這老蔡說話都開始打哆嗦了,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位權貴,那可是掉腦袋的事。

“蔡大叔,你們坐下,”翁銳站起來使勁的拉他們,他們纔敢慢慢坐下,看得朱玉在一旁咯咯直樂:“蔡大叔,彆聽玉兒瞎說,我哪裡見得到皇帝呀,就是去平陽侯府的時候偶爾遠遠的看了一眼。”

“啊?你是平陽侯府的人?”這些人一下子又站起來了。

“哎喲,你們怎麼啦,”翁銳不耐煩的道:“我就是個平民百姓,是個郎中,隻是去給平陽侯府的人看過病。”翁銳撒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謊,說完還狠狠地瞪了朱玉一眼,朱玉也調皮的展了展舌頭。

“哦。”這些人才長長出了口氣,慢慢的坐下來了。

“我說這翁家小哥是有見識的人吧,”老蔡慢慢的恢複了狀態:“但不知小哥你們這次要去哪裡?”

“我要去漢中,過大巴山,到龍目山去找一位道長。”翁銳也不想細說。

“哎喲,這千裡迢迢的路可不近,”老蔡道:“你的馬你們還是騎著吧,我們也不缺這一匹。”老蔡心裡已經有點犯嘀咕,這傢夥年歲不大,不但能進平陽侯府,還能見著皇帝,不管他是什麼人,能不惹就不惹,就算他的官不大,但這點覺悟還是有的。

“蔡大叔,這是什麼話,”翁銳道:“我說給你就是給你了,再說這也是聖上的旨意,保家衛國這也是我們的本分啊。”

“哈哈哈,好說,喝酒,喝酒。”老蔡舉起酒杯,大家推杯換盞又是一陣吃喝。

“蔡大叔,剛纔的話您還冇有回答我呢。”翁銳放下酒杯道。

“嗯,”老蔡沉吟了一下,說話有點小心起來:“彆看當今聖上是位少年皇帝,登基也冇有幾年,但卻有著超人的見識,登基後大赦天下,減輕賦稅,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還有一係列改革的政令,民間的新氣象不斷地湧現,國家也是一天比一天強大,現在厲兵秣馬,那一定是為未來做準備。”

“您剛在說要一雪大漢前恥的事是怎麼回事?”翁銳問道。

“這也和以前的和親政策有關,”老蔡道:“以前是打不過人家纔去送公主去和親,去討好人家,但時間長了這些匈奴人就會越來越過分,甚至把這主意打到了太後身上,幾乎引起了一場戰爭。”

“這麼厲害,您快說說。”這個翁銳還真冇有聽說過。

“聽說過匈奴的冒頓單於嗎?”老蔡道。

其他都搖頭,隻有翁銳點頭道:“聽說過,這傢夥也是一位暴君。”

“暴不暴君那是他們匈奴自己的事,但他卻給大漢帶來了一場奇恥大辱,”老蔡道:“當年高祖駕崩,呂氏太後掌朝,匈奴冒頓單於不知那一根筋搭錯了,竟送來一份書信給呂氏太後,大致意思是說:‘你死了丈夫,我也死了妻子,咱倆都不開心,生活也冇有意思,要不你做我的女人,我做你的丈夫……’裡麵充滿了調戲之意。”

“豈有此理,”翁銳怒道:“那後麵怎麼處理的呢?”

“當時滿朝文武也是義憤填膺,主張殺掉使者,立即開戰,以雪此恥,”老蔡道:“但匈奴的騎兵非常厲害,就是高祖在世時屢次交戰也冇討過便宜,太後雖說也是怒火中燒,但她是極聰明的人,再三斟酌,考慮到我們大漢的實力,最後還是決定隱忍,就給莫頓單於回了一份書信,意思大概是:‘單於啊,不是我不想,可是我已經年老色衰,頭髮和牙齒也脫落了不少,現在的我已經冇有什麼姿色,就算是想跟你在一起估計你也不會有什麼**,再說我已經行動不便,就送你兩轅大車和兩匹寶馬,以後請不要再惦記我這個老太婆了……’”

“唉……”翁銳重重的一拳砸在自己的腿上,他也覺得真是丟人。

“經過這麼一處理,雖說換來了一時的國家安寧,但也使這份屈辱像一顆種子種在了人們的心裡,”老蔡道:“武帝不可能不記得這件事,他年輕有為,做事未雨綢繆,我看不出十年,大漢定能一雪前恥,打敗匈奴。”

“但願能出現這麼一個時代,這也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宏大時代……”翁銳幽幽的道。

這話說的有些沉重,大家的話忽然少了很多,又喝了不少酒,翁銳看朱玉也有些累了,就帶她去休息了,留下老蔡他們繼續吃繼續喝。

離開的翁銳還是很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走出長安城,很多見識傳聞都會隨之而來,就連老蔡這種老兵的見識也不一般。

他的感慨中還有另一層意思,他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師兄衛青,立誌殺敵立功,拜將封侯,也許等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