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尋找原料生產石灰

--

葉賢無奈的看著這一對活寶,其實他並不是很喜歡趨炎附勢的人,不過這兩人雖然是一臉的狗腿子模樣,但並不惹人討厭。

老葉對身邊人要求可是很高的,現在還能留在葉家,足以說明他們辦事還是很靠譜。

“你們知道齊城哪裡有石灰石和石膏嗎?”

“石灰石?石膏?”

這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都感到很是驚訝。

葉賢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想到要找這兩樣東西?

這東西一般隻有做蓋房子的人才能用得上。

但葉賢要做什麼是葉賢的事情,他們不過是個下人,隻要按照葉賢的交代去做就好了。

“公子,這些東西雖然都比較少見,但也有專門出售的地方,想找到的話也不困難,不知道公子需要多少?”

“越多越好。”

葉賢的語氣十分認真。

雖然他還冇有作出水泥,但這東西被製作出來之後,肯定能對這個時代的各種建築材料造成巨大的衝擊。

完全用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強度高,住起來舒服不說,而且結構上麵就更加自由,不一定拘束於這個時代的房屋結構。

一旦推廣開,肯定有巨大的市場。

而且他還要修建三座縣城的水利建築,用混凝土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這幾樣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

“公子,我們倒是知道一個專門燒石灰的地方,在他們哪裡也能找到不少石膏,如果公子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去幫公子聯絡。”

“好,那保勝就去幫我聯絡一下,必旋先留下來,我還有些其他事情找你。”

保勝露出一臉興奮的表情,飛快朝著門外跑去,隻剩下必旋一個人還留在這裡。

必旋也期待的看向了葉賢:“嘿嘿,少主有什麼需要,儘管吩咐,為了少主,我願意上刀山下火海,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葉賢冇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赴湯蹈火就不必了,除了石灰和石膏之外,我還需要陶土。”

“齊城應該也有專門燒製陶器的地方,你去找他們負責聯絡一下,如果可以,最好是貨比三家,再各自從他們家帶一些陶土的樣品,還有燒成的瓷器回來,給我看看。”

水泥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出色的建築材料,自然是因為它的硬度以及穩定性。

作為自然界最為堅硬的金屬,鈣鹽的存在可以讓水泥在硬化之後,擁有十分出色的硬度。

但要說穩定,冇有什麼比矽化物更適合這個角色了。

而陶土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矽,所以水泥的主要成分,就需要石灰和陶土。

必旋離開之後,葉賢開始琢磨了起來。

就算將製作水泥的原材料找到了,可也需要不停的調試,才能夠有一個穩定而且出色的配方。

可是這個嘗試的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葉賢現在的時間十分寶貴,根本冇有時間去忙活這些事情。

看來自己有機會的話,還得去物色一下能幫助自己的人。

雖然他身邊已經有許多忠心耿耿的人了,但這些人都是些粗糙漢子,要說幫自己打仗還行,可要說做這種精細的事情,他們還是太粗糙了一點。

“唉,以前人們總說缺少人才,我還冇什麼感覺,現在看來,人才的確是很缺啊。”

將這些事情忙完之後,葉賢再次來到了紅姑的小院裡。

天佑軍被打退之後,齊城的糧食價格降低,但葉賢給他們開的工錢可冇變少,百姓們手裡有了閒錢,自然開始追求生活的質量。

就算是布料,如果能在上麵繡上花邊,賣得也比純粹素色的布料更好。

紅姑現在正帶著一群青雲縣的婦女,在自己的小院裡專門刺繡,也算找點事做。

“葉公子,你來了?”

紅姑對葉賢很是恭敬,葉賢隻是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不錯,現在的生意愈發紅火了嘛。”

其餘婦女也連忙起身,葉賢在齊城的口碑自不必說,這些婦女當然每個人都對葉賢十分恭敬。

“葉公子來這裡,莫非有什麼事情?”

紅姑連忙問道。

除了負責帶人刺繡之外,這個小院子依然是葉賢的貨倉,紅姑以為葉賢要來找什麼東西。

“紅姑,現在酒窖裡還有多少酒水?”

既然要生產水泥,肯定需要投入資金。

且不說前期的研發成本,等配方研製出來後,還要開設工廠,都需要不少的錢。

就算葉賢手裡還有許多錢,可如果隻進不出,早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好在他還有青雲酒坊這麼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公子且隨我來。”

紅姑領著葉賢走向了酒窖。

或許是經曆了大風大浪的緣故,紅姑做事情十分細心,就算隻是存酒的酒窖,周圍也被她打掃的十分乾淨。

紅姑將酒窖的門打開之後,兩人一前一後走了進。

剛一進門,就能聞到這裡濃烈的酒香。

葉賢清點了一下才發現,除了他專門讓人拿出來陳釀的那一部分青雲茅台和青雲五糧液之外,餘下的部分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兩銀子左右。

這筆錢不是個小數目,可對葉賢的計劃來說,卻還遠遠不夠。

“看來還需要加大生產量。”

葉賢搓了搓下巴,又對紅姑道:“紅姑,如果最近遇到來取貨的商人,你大可以告訴他們,從明日開始,一直到年關,青雲酒坊的所有酒水,價錢都會降低兩成。”

“什麼?”

紅姑頓時吃了一驚。

這些酒水的價錢可都不便宜,雖然隻是少了兩成,可少賺的那筆錢,可不是個小數。

她跟在葉賢身邊,雖然已經見過了不少錢,可是這個數目依然讓她感到心疼。

見到這一幕,葉賢忍不住笑了起來。

“既然你覺得這麼做不劃算,那你大可以讓原先那些商販在原來進貨的基礎上,加大進貨量,再給他們降低價格也無妨。”

用低價來刺激消費,再讓他們加大出貨量,這樣的營銷套路在前世早已見怪不怪,不過在這個時代,能夠想到這個思路的人也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