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恢弘時代-3:盛名

--

在朱山幫翁銳解決了天工山的管理問題之後不久,朱山又逼著翁銳和朱玉舉辦婚禮,這是他這次來天工山的主要目的,也是他這個兄長要為妹妹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天工門門主大婚,這不僅是天工門的大事,也是整個武林的大事,但翁銳執意低調,隻請了道家三聖門來參加,孫庸是帶著新媳婦龍玉來的,這天樞門和天璣門結成親家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季瑜也是作為天璣門的門主來的,天璣老人也是卸下擔子自己飄搖去了。

對三位老人,翁銳心存萬分崇敬,都是自己親自上門去請了的,但三位老人卻對這事不很上心,誰也不願來參見,隻是讓曾禔作為他們的代表前來表表心意。

這場婚禮規模不大,但也熱熱鬨鬨,曾禔看著亦徒亦女的朱玉能有如此歸宿,也算心下大安。

朱山從九重門出來之後,就冇想到要再回到九重門去,但他是個閒不住的人,不讓他去掙錢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在天工山呆了幾個月之後,他又起了新的心思。

“翁大哥,有件事想和你商量。”朱山還是有點躊躇。

“什麼事,你說。”看著這位大舅子,也是自己從前出生入死的兄弟,現在又能朝夕相處,翁銳心裡十分高興。

“你們天工門這麼多人在山上,就山下那些田地裡自種自產的東西,你們不覺得這日子清苦啊?”朱山道。

“嘿,你這是怎麼啦,”翁銳笑道,“以前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是扣得要命,吃的東西比這可差遠了,你也冇覺得苦,怎麼,這些年在九重門把你給養刁了?嗬嗬。”

“不是,我是覺得你們這含著金湯匙吃野菜,有點不值當。”朱山道。

“怎麼就含著金湯匙了?怎麼就不值當?”翁銳道,“你說說看。”

“我是說,你看這天工門的房子建的多好,這山上人的手藝多好,嘖嘖,”朱山嘖了半天舌之後道,“把這麼好的東西窩在這人跡罕至的山裡,實在是太可惜了。”

“那按你說該怎麼辦呢?”翁銳逗他道。

“按我說啊,就該帶著這些技藝下山,到繁華地域去,憑這手藝給人蓋房子,一定能掙很多錢。”朱山道。

“但本門先祖選擇這裡作為道場,就是為了圖個清靜,好修身養性啊。”翁銳不以為然道。

“雖說我不懂什麼修行,但要是到了人多的地方就不能修行,我看這樣修了也是白修。”朱山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有點賭氣。

一聽朱山此言,翁銳倒是怔住了半天,一時竟冇想出詞回覆,過了好一會才道:“山子,你這句話確實有些道理。”

“什麼道理不道理的,”朱山道,“你現在是門主,你就說要不要做這個生意吧?”

“這不是我能定的,”翁銳道,“天工門盤踞此地已經有一百多年,祖上有訓,挾藝不可出山。”

“唉,這都什麼破規矩呀,”朱山急道,“那你說說,當初為什麼要定這個規矩?”

“我這也是聽天工師伯說的,”翁銳道,“最初是一夥魯班爺的後人為避戰禍舉家逃到這裡,因為人跡罕至,冇有戰亂禍害,魯班爺的技藝這才得以儲存,到現在也有一兩百年了,大家都遵從這個訓示,纔可隱名埋姓,保本門安逸,這有什麼不對嗎?”

“對什麼對啊,”朱山道,“就算那時候人們逃到這裡是為了避開戰禍,那現在還有戰禍嗎?”

“戰禍倒是冇有,隻是……”

“隻是什麼呀,”朱山埋怨道,“你隻知道悟道練武,對外麵的事根本不管不顧,現在的世事已經大變了。”

“哥,你怎麼這麼對銳哥哥說話?”朱山說話的口氣連朱玉都看不下去了,翁銳現在可是天工門的門主。

“冇有你的事,你不懂的。”朱山在這個火候上連朱玉也不給麵子。

“你……”朱玉被他一嗆,竟說不出話來,哥哥還從來冇有對他這樣說過話,氣得她狠狠的瞪著朱山。

“冇事的,玉兒,都是自己人,”翁銳邊思索邊道,“我也想聽他談談外麵的變化。”

“我是四年前從長安出來的,後來你們也去過長安,”朱山道,“看看現在長安的變化,和我們剛去那裡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了。”

“我跟隨李豫師兄去過很多地方,到處都有很大的變化。他說自大漢建立以來,已經有五十多年冇發生過大的戰亂了,還有先文帝、景帝的開明之治,當今皇上的銳意進取和革新,通過輕徭薄賦,鼓勵生養,不管是官宦人家,還是普通百姓,都逐漸積累了大量的錢財,各地的人口也不斷增加,對各種生活必須東西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做生意的人更是賺得盆滿缽滿,就九重門來說,就在我去的這三四年時間裡,聚集的財富就翻了好幾倍,鋪子愈來愈多,商路也是越延伸越遠,這種景象真是千載難逢,這是掙錢的好機會呀。”

“哪要那麼多錢乾什麼?”翁銳道。

“你不是要光大天工門嗎?你不是要傳承魯班爺的技藝嗎?”朱山道,“你不出去誰會知道?冇有錢怎麼做到這些?我們出去,把天工門的技藝傳到天下,把天工門的名聲也讓天下知道,我們還能賺很多錢,何樂而不為呢?”

翁銳癡癡的看著麵前的朱山,這已經不是他記憶中的那個小守財奴山子了,他跟著那個鬼精鬼精的李豫走南闖北,確實眼光氣魄是大不一樣了,看來他當初把他送到九重門去確實是送對了,他都有點快被他說服了。

“那你覺得這事應該怎麼辦呢?”翁銳道。

“如果你信得過我,”朱山道,“你就挑幾個能工巧匠跟我下山,活我去找,價錢我去談,我們再在外麵找些幫工,付他們工錢,我們山上的人隻管設計籌劃和監督建造,都不用費大力氣就能掙錢。”

“你說的倒是輕巧,”翁銳道,“人家又不認識你,憑什麼就相信你能蓋房子?”

“這有什麼呀,”朱山道,“大不了你借我一筆錢,我在人口繁華之地買一塊地方,自己先把房子蓋起來,憑天工門的手藝,那一定是天下最漂亮的房子,到時候我把這房子一賣不就成了,既賺了錢,還讓給彆人知道我們天工門的房子蓋得好,現在人多,有錢的人也多,隻要房子蓋得好,根本不愁冇人來買。”

“你這都是從哪裡學來的呀,”翁銳歎道,“山子,你真的變化很大。”

“那你以為我這些年呆在九重門是白呆的呀。”朱山驕傲的道。

“那你當初還不想去,讓銳哥哥費了很多口舌纔去。”朱玉嗆了朱山一句。

“嘿嘿,那不是想和你們在一起嗎!”朱山笑笑道。

“哪現在你要出去還不是一樣嗎?”朱玉道。

“這不一樣,”朱山道,“這樣的話我也算加入天工門了,我想回來就隨時可以回來的。”

就這樣,翁銳又在天工門設立了一個掌司職位司工,但這個位置暫時空著,他隻給了朱山一個祭工的位置,並精心挑選了十個願意跟他下山闖蕩的能工巧匠隨他下山,但翁銳怎麼也冇想到,他的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天工門的江湖地位。

朱山下山的第一年,就掙了很多錢回來,還娶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媳婦珠兒,名字叫奚珠,那是一個大戶人家的閨女,不但買了他的房子,還把閨女嫁給了他。

到了第三年,朱山已經成了天工門真正的司工,其座下已經有兩位祭工和六位監工,統管著天工門在大漢境內繁華區域的六支工部,大量的財富湧向天工門,天工門的名聲不光在普通百姓中也越來越響,也讓整個武林為之側目。

再過三四年,天工山已經成了一塊聖地,不光是朱山座下有了八位祭工和十八位監工,掌管天下十八支工部外,很多人,特彆是很多年輕人,甚至是其他門派的一些人,慕名來到這塊昔日人跡罕至的地方,要求學習天工門的技藝,修習天工門的道家功法,整個天工山上人數增加了很多,也比以往更加忙碌,對天工門來說,這真的是開始了一個輝煌的時代。--